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界中有许多我们已经发现的规律和许多尚待我们去发现的规律。我们通常以为物质的变化是规律指使的,其实这种认识比较肤浅。我认为,与其说是“物质在按规律做事”,不如说是“物质内部的能量在指挥着物质做事”。我们都知道,物质内部隐含着巨大的能量,而我认为物质内部隐含着的能量却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尽管相互感应的程度很微弱,但这种感应不需要时间。物质内部隐含着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就会有正性能量与负性能量之分,并且这些能量的相互感应的程度也会大大提高,并遵循“同性能量相互排斥,异性能量相互吸引”的法则。而未被激发的能量则主…  相似文献   

2.
大爆炸新说     
我认为,奇点并不是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的几何点,而是由纯能量构成的一种稳定的物质形态——不振动的超级弦。时间与空间是相互独立的,时间没有开端,更不是由大爆炸而产生。时间和超级弦的存在都没有、也都不需要理由,但可以肯定:时间和超级弦都先于大爆炸而长期存在,但由于超级弦非常稳定,以至于它在大爆炸之前的冗长岁月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当然,也没有其他物质能与其发生作用),因而时间的流逝也未对超级弦构成任何影响。这样一来,时间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了。  相似文献   

3.
质量与能量     
什么是质量?什么是能量?它们能相互转化吗? 现在,让我们仔细地讨论这个问题。 质量是物质的量,其度量依靠其引力性质或惯性来实现。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物质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能量形式亦很多,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原子能……能量的度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4.
希格斯粒子是科学家彼得·希格斯设想中的一种亚原子,这种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粒子与宇宙中的普通物质相互作用,才导致了这些物质有了质量,形成了宇宙中的万物。但是,我不太赞成这一个观点。我认为,物质是由希格斯粒子吸收了能量而产生的:在宇宙诞生的那个大爆炸当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同时也诞生了大量的希格斯粒子,而希格斯粒子不断吸收大爆炸产生的能量从而转化为有质量的物质,导致了宇宙中的万物诞生;而宇宙中的能量在通过希格斯粒子转化为物质后,能量开始不断减少,宇宙的温度也在不断下降,直至降至现在的宇宙微波辐射温度2.7k。照此…  相似文献   

5.
正对绘画艺术的初始启发古时候,自然主义者观察到植物和动物都有双侧对称结构,冰雪有六边形对称结构。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加强了这种认识。19世纪,透过显微镜,科学家观察到大自然的基本构造单元(细胞、晶体)也呈左右对称结构。20世纪,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证明了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这使科学家又观察到新的对称结构——物质和能量的对称。进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学习了水的变化之后想到的一些感悟,其实,可以将题目扩大一点,将水延伸到物质,因为不仅是水的不同状态可以相互相互转化,只要给与一定的条件,其他物质的不同状态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达成转化条件,只不过,其他物质不同状态的转化条件达成较难,在日常中很难目睹到,水则不然,水的变化条件相对较低,因此,水的不同状态相互转化我们司空见惯。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认识了水,水是一种液体,具有流动性、重量、温度这三个显而易见的特征,但是作为最平凡却又最不  相似文献   

7.
信息迷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支柱。没有物质,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没有能量,生命也无从维持;但没有信息呢?我们的世界将一片死寂。也许,人类会发现,宇宙的历史,并不是物质运动的历史,而是信息流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金涛 《科教文汇》2010,(18):126-127
我们可以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及电荷在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等作为特例都纳入此恒力系统来研究问题,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在只有恒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与恒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首先通过证明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从而引入类保守力,通过类比引入恒力势能,进而把重力做功、电场力做功等与之相联系的重力势能及电势能也纳入此系列,最终将能量守恒定律进一步推广到一般;同时也为物理学关于功与能的关系作一更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目前,世界上的发动机等动力机的能量转换是恒等的,本文阐述一新发明的能量转换机械原理、初步构造和初步技术,是能量转换一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李飞 《资源科学》1985,7(1):74-79
森林群落的生物生产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数量特征为人们所重视。它以有机物的重量或能量为指标,研究生物各个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固定、消耗、分配与转化的规律,并探讨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生产力的研究是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相互转换研究的基础,并为合理保护、管理和利用生物资源,创造高产、稳产的人工群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资源范式的证伪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念平 《资源科学》2001,23(4):26-35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有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这一基本认知之上的。但是如何仅仅根据这样的认知并不能将自然资源与自然物质和能量区分开来,也不能准确地界定自然资源。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自然资源与人类是共同起源的,是与人类的知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而且自然资源的范围、质量与数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发展水平。所以,自然资源指的并不是自然物质的能量本身,而是人类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而开发出来的附着于自然物质和能量之上的使用功能,自然物质和能量仅仅是承载自然资源的载体。对自然资源物质概念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体系的调整或重建。同时由于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许多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因此自然资源科学必将会成为超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之上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1901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通讯,无线电报的时代开始了。飞机1903年,由莱特尼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伟大的相对论原理产生了。塑料1909年,美国人利奥·贝可兰发明了酚醛塑料的制作方法,出现了聚酯、聚苯乙烯等物质。航空母舰1910年11月14日,美国人钱伯斯第一次驾驶飞机在军舰上起飞成功,航空母舰出现了。量子理论1913年,尼尔斯·玻尔发表了量子理论,改变了科学家们认为原子粒子不可见…  相似文献   

13.
环保能源——太阳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是一团主要由氢组成的直径为 1 .39×1 0 6 km的火球。其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由氢聚变成氦的热核反应 ,以 E=MC2 ( M为物质的质量 ,C为光速 )的关系进行质能转换 ( 1 g物质可能转化为 9×1 0 1 3J能量 ) ,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钟向太空发射的能量约为 3  相似文献   

14.
没有人亲眼见过暗物质,否则所见之物也就不是暗物质了。不过,科学家还是可以从理论上推测暗物质的形状,比如,英国和丹麦的理论物理学家推测出了暗物质的一种形式,直径20厘米、由原子积聚而成的球体。这些暗物质球每个重约1011千克,难以被我们目前的仪器所探测,人们只能通过暗物质对物质的引力影响来间接地了解它们。按照目前宇宙学的标准模型推算,宇宙物质中约4%是普通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物质;23%左右是暗物质,73%左右是暗能量。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真面目是今天的宇宙学中最大的秘密。暗物质球是怎么产生的呢?物理学家认为,在宇…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为什么改变压强可以改变物质的沸点?──江西省广丰县广丰中学杨红东沸点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互吸引力,而分子的动能比较小,无法摆脱引力的束缚,所以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使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沸腾就是组成物质的分子获得足够能量,互相摆脱束缚,从液体表面逃离,成为一个个的气态分子。  相似文献   

16.
陈念平 《资源科学》2001,23(4):26-30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有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这一基本认识之上的。但是如果仅仅根据这样的认识并不能将自然资源与自然物质和能量区分开来,也不能准确地界定自然资源。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起源与发展,而且自然资源的范围、质量与数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发展水平。所以,自然资源值的并不是自然物质的能量本身,而是人类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而开发出来的附着于自然物质和能量之上的使用功能,自然物质和能量仅仅是承载自然资源的载体。对自然资源物质概念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体系的调整或重建。同时由于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许多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因此自然资源科学必将会成为超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之上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切生物资源都是其种质与特定环境结合的表现,不同类型(或系统)的能量、物质转化功能与水平仅是其表现形式。畜禽等家养动物从其生态环境中转化能量与物质为人类利用,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途径之一。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受生态地理规律的支配,而这种分布与配置的合理与否,不仅对种质本身的保存和发展有极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其外界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一个世纪以来,有一个谜团一直萦绕在物理学家的脑海里:反物质都去哪了?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就是——为什么宇宙中有物质?恒星、行星、星系和星系团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植物和动物也是由物质构成的。本来这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是另一种奇怪的东西出现后,我们就陷入了理解的困境,这种东西就是反物质。根据我们对宇宙起源和反物质的了解,物质和反物质都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反物质具有一个非常最重要的特点:当它和物质结合时,会相互湮灭抵消,并产生巨大能量(光子)。另一方面,物理定律表明,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应该创造了等量的物质和反物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语文素质的好坏。所以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作文具有“双重转化”的特征,也就是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再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学生作文的过程也就是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再把形象换成作为客观化物质的体现的文字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的不守恒性 我们知道,对任何一个系统来说,其物质和能量都必将自发转化为他者,从而以作功、损耗或衰败崩溃的形式使原物消解为无。这种转化是守恒的,不灭的,但对原物而言,都必然自趋消亡。这就是物质与能量转化定律在量和质上的两个规定。然而,信息的流变与转化却不服从这一定律:一本书或一张图纸,由于千万次的传播运用而千万倍地发挥作用并转化为现实的物质产品,但这一信息资料本身,却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