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浩 《教学与管理》2007,(6):129-13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要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的和谐发展。语教育在学生的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着主导性角色。传统语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由于缺乏对语教育对个性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就都陷入了机械化的教育模式。因此,新《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课程还应  相似文献   

3.
有关音乐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的出发点是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它要求在研究学生共性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尊重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使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周红 《现代语文》2006,(12):63-63
《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组织。”语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学科的特点,关注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近年来,语教学中个性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并重,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中学语教学共同的培养方向,主张“通过语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性”,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语文个性化教育理念,并将这一教育理念贯串于各项目标要求及实施建议中。直接表述“个性”的文字有16处之多(间接表述或与“个性”关联的文字更多),表明了阅读要个性化,写作要个性化,演讲要个性化,学习方式要个性化,评价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本文仅就写作个性化目标探幽发微,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语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特的精神,引导学生善于表现真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8.
素养,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语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2001年实施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充分发挥语课程的育人功能”。笔通读了整个新课标,关于语素养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课中师生的语言互动对学生的语言与个性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阅渎课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课程标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多边高效的言语合作、沟通,学生在肯定每个个体生命价值、个性差异的人氛围里积极参与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思想情感的交流、共享,这是实践语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个性发展与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新课改立足于新世纪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等。总之,新课改要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为什么新…  相似文献   

11.
“有个性色彩”是高考《考试大纲》“发展等级”中“有创新”的具体要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要求。有个性色彩,就是要张扬考生鲜明的个性,发掘考生写作的潜质,展示考生思维的智慧,激发考生写作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全面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能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个性观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与社会环境实践关系的辩证考察,全面探讨了人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实现问题,深刻阐明了人的个性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一定个人的独特的自主活动的表现和结果,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自由个性”阶段,是人的个性发展的三大形态。  相似文献   

14.
学生美术作品的个性美追求,就是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表现中释放纯真的个性。美术教育对发展学生个性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保护这种差异其实就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和创造性。”美术课堂应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个性美追求。教学中,笔者从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全面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个性在人的发展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视个性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习作教学也不例外。《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封闭的作教学中,学生写出来的作,犹如生产出来的统一型号的标准件、复制品,缺少鲜明的个性。学生作要做到个性化,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和引导的教师,必须有开放的理念:开放作的内容,开放作的形式,开放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美术个性体验教学三部曲——情境、角色、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试行,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也随之调整,以适应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当前小学的美术教育注意密切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把重视个性原则作为教育改革中的基本原则,从而凸显学生的审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对于个性体验教学,日本、法国等国家一直来都很重视,他们把“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确立为教育目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相似文献   

18.
2000年9月,在接任初一(6)班班主任时,适逢学校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学校优质教育研究》中“个性发展教育”子课题的研究,联系自己二十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感觉到在班级工作中开展个性发展教育很有意义。三年多来,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价值多元的世界,人与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干差万别,必定会有无限丰富的个性。因此,教育学生必须适应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习作点评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以往的习作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