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幕。参与此展事的民间艺人1176名,展出珍贵实物2322件。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北京,其中一些传承人在向观众现场展示其精湛技艺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独门绝技能否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2.
华振鹤 《寻根》2009,(5):134-137
由张鲁庵先生创制的鲁庵印泥,是一种专门使用在书画篆刻艺术作品上的高质量印泥。创制至今的80年来,受到艺术界普遍欢迎,知名度日益提高。2008年3月,鲁庵印泥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获通过。近日,笔者走进传承人符骥良先生寓所,请他就该印泥的前世今生作一介绍,让公众对此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日前,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551名,加上2007年6月公布的首批226人,全国现有777名、10大种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这10个种类的“非遗”项目主要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固然让传统艺术的守望者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4.
逝世人物     
《上海文化年鉴》2013,(1):336-339
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江苏泰县口岸人。原名荣发,出生于淮剧世家。8岁起随父马麟童学艺,幼时由著名淮剧旦角马艳琴亲授,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非遗”专家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参与群体,发挥着指导、咨询、检查、监督等作用.本文对“非遗”专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担当的角色,以及具体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实际,对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民间传统体育进入学校,并转化成行之有效的体育教育资源,不断实施民间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化,对于传承与保护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推动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黄龙溪"火龙灯舞"进入校园,实施校本教材化研究,探讨"火龙灯舞"校本化开发的积极意义和途径,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民间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认证的孙丹威女士表示:“《茉莉花》的歌已是世界的歌,现在我们要让‘茉莉花茶’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的茶!”  相似文献   

8.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利用形式。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日益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将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作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中的一位,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教育是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初始教育、民族意识培育方面肩负着重任。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深入挖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民间游戏、民俗节庆和民间艺术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实践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总结出系列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维和保护行为已然走向纵深,厘清"保护"概念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保护"概念的形成发展趋势及其在应用实践中的主流思维。  相似文献   

11.
左尚鸿  赵奉蓉 《寻根》2007,(6):93-101
肉连响表演与巴人军舞遗风 鄂西土家族地区堪称歌舞之乡,这里传统舞蹈名目繁多,如摆手舞、撒叶尔荷、耍耍、八宝铜铃舞等。其中的肉连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左了 《大理文化》2010,(7):96-103
采访时间:2010年4月30日下午5:00采访地点:大理古城武庙会《"非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活动现场。采访话题:大理民间文艺的发展及出路问题。主持人:左家琦(《大理文化》编辑)谈话人:杨刘忠: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兼副馆长。郜金福: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级传承人,瓦猫制作工艺大师。杨万涛: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剑川县文化馆副馆长兼阿鹏艺术团团长。  相似文献   

13.
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应该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学校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积极呵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热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企业与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等措施来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巴蜀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巴蜀民间艺术经历着历史的巨大考验的同时,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然而,多方利益的诉求又可能使巴蜀民间艺术的发展违背自然规律,走向加速灭亡的境地。笔者认为,运用艺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巴蜀民间艺术进行解读和阐释,通过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探寻其整体性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是以学术研究带动文化保护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雅安藏茶: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雅安藏荼”的定义、历史沿革、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推进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的最好平台,是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讲坛.它对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提升成都市软实力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从区域文化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对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淮剧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非常鲜明地体现出苏北地域文化特色。但现有研究少有从区域文化层面充分认识淮剧在形成、发展与传承中积淀与凸显的文化特质,也尚未有论者真正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体认淮剧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记忆价值。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淮剧当成一种地方戏剧艺术样式来欣赏和研究,还应该关注其蕴含的族群认知、价值观念、思辨精神等因素,并由此探究影响淮剧艺术特质的形成原因,充分认识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戏曲史及文化史上的地位,确认其对苏北文化研究及相关地域文化研究的典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纳入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视野之中,不仅具有学术整合的价值,还有促进各民族文化自觉和构建西南地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目前旅游类型中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凉山彝族火把节就是一个代表。火把节的成功举办,既为民族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创造了极高的社会效益。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部分即原真性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出现了过度商业化、世俗化、缺乏真实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火把节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