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相伟 《教育探索》2006,1(3):63-65
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既离不开主体的审美创造,又离不开欣赏者(接受主体)的审美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经由审美接受的过程才能最终体现出来。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一种接受主体精神上、情感上的认同和欣赏过程。艺术的审美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二是接受主体(欣赏者)。艺术的审美接受中投入了接受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且这一过程是一种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内含多种心理现象。艺术作品包含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与这三个层次相关的则是接受过程中主体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裴剑波 《教育与职业》2007,(33):101-103
文章以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如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等)为基础理论,结合一些翻译实例,探讨了学生翻译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意识是审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积淀,包括审美敏锐意识、审美感知意识、审美想象意识和审美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3.
误读在审美接受活动中具有普遍性。本文运用审美心理学和现代阐释学理论 ,通过对具体文本审美接受活动中误读现象的梳理与分析 ,对误读的四种模式进了理论归纳与阐释。  相似文献   

4.
论误读的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读的在审美接受活动中具有普遍性。本文运用审美心理学和现代阐释学理论 ,通过对具体文本审美接受活动中误 读现象的梳理与分析,对误读的四种模式进了理论归纳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 ,着重探讨了接受主体对创造主体所形成的文本再创造的审美观照过程中 ,产生意境的审美途径 :意境审美创造活动 ,是创造主体的文本创造与接受主体的再造想象的相互融合 ,即接受情景的虚实相生 ,审美意蕴的多极化 ,终至形成意境那圆融浑成、“太一”化工的“韵外之韵”、“象外之象”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视觉文化的有关知识和接受美学的一些观点对《鸟的迁徙》的审美接受作了简单分析,将其分为调整审美心态、解读体会作品和理性审视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艺术接受过程的研究,我国文艺理论界历来重视不够。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首次对艺术接受者的审美接受过程及其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本文认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这三种审美选择机制的发动、运行和终止,既取决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本身的各自特点和态势,也取决于主客体因子之间互感互动的频率和相互贴近或背离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学审美教育领域,意味着文学审美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即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运用接受美学观,以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以审美经验为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以“师生参与”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以“第二文本”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探讨和研究文学审美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意象”一词,在文艺学中多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是一种可以表现抽象观念或审美理想的对象,同时又是具有高度形象感和艺术感染力的审美对象。然而,“意象”作为一个有着古老起源的审美范畴有其固有的模糊性,当其进入审美接受时,这种模糊性便突显出来。这种模糊性并不影响——甚至可能增强了审美接受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在学理上把这种模糊性的来由、性质和特征解说清楚,就更能理解它那种高度整合、异质同构的审美效果。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基本原理的视角对唐山皮影艺术进行赏析,探讨观赏者在艺术接受过程中的感知心理和审美体验,解读观赏者艺术接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1.
艺术本质是对艺木本体的抽象和概括。研究艺术本质的先决条件是弄清艺术本身、艺术本体。大致说来,目前关于艺术本休的论说有三种,即作品本体论、生命本体论、接受本体论。我们认为,艺术文本、生命意识、接受主体都只是艺术本体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作品本体论、生命本体论、接受本体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指出,艺术本体是艺术活动本身,包括艺术家体验生活、激起审美感兴、形成审美意象、物化为艺术文本的创造活动和欣赏者透过艺术文本构建审美意象、形成审美意境、体悟宇宙人生意蕴的欣赏 接受活动,这一囊括创作(作者)、作品、接受(读者)的动态活动,才是艺术本质研究的基础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品味”的审美心理过程及特征邓新华关键词古代文论;品味;审美心理;过程;特征西方现代接受美学在研究读者艺术接受活动时,曾概括出多种接受模式,如水平接受、垂直接受、个体接受、群体接受等等。中国古典美学对接受方式的探讨尽管还没有达到象西方接受美学那样严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音乐论著《声无哀乐论》和《淮南子》中都论述了音乐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问题,并充分肯定了这一现象的存在。而音乐审美的三性,即选择性、主导性和创造性就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产生接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的当代社会,是数字化和图像化的时代,文学接受遭遇冷落,因为大众的审美接受由传统的文学阅读转变为对图像文化的接受,图像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审美不利于大众审美水准的提高,不利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学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进行文学审美教育对于人们思维的开拓,创造力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发挥,个性的张扬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精神生活的开拓和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悲剧审美     
<正> 悲剧审美意识是悲剧审美主体在对悲剧审美客体的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悲剧审美主体,即悲剧接受者。包括观众、读者、鉴赏者、批评家、理论家等。他们属于不同层次的接受者。一般观众和读者有的只是为了消遣,有的是为了丰富、活跃日常生活,培养艺术趣味。这一层次的人对悲剧的接受,就象大沙漠对一条小河的接受,河水流入到沙漠里面,就再也不能发现它从某个地方流出来。但河水却在沙漠的深处起着滋润的作用。这一层次的接受者对悲剧的接受停留在记忆、印象、复述故事对人物作伦理评价的阶段。悲剧对他们起着加强同情心,净化心灵的作用,起着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文艺学专家姚斯提出接受美学的概念,认为作品在读者没有阅读之前只是半成品。他认为文本和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本是作者创作的作品的自在状态,它独立于接受主体之外,不依赖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而存在,但是作品则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融合了审美主体体验、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审美对象,是被读者感知过、再创造过的文本。阅读者是接受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也要结合接受美学理论,关注学  相似文献   

18.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审美期待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的审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施教主体的审美改造,把审美要素渗透到接受过程,从而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美、感性美、和谐美,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审美期待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的审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施教主体的审美改造,把审美要素渗透到接受过程,从而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美、感性美、和谐美,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能够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发表一些拙见,盼共同探讨。一、加强朗读,诱发通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审美接受过程。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审美直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就是通过各种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