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喜欢阅读小说,小说中鲜明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很吸引人。如果有人问:这部(篇)小说为什么让你着迷?可能一些同学们除了几句简单的“写得好”“情节惊险刺激”“主人公让我喜欢”之类的话以外,就再没有更深层次的表达了。换一个要求,让同学们写小说评论,许多人就感到难以下笔。其实评论小说不可怕,对于初中生而言,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就一般情况而言,小说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情节因素,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常常需要对情节仔细地加以分析。这种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揭示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而且由于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它的选择和建构体现着作家的艺术匠心,因此这种分析本身就很有意义。小说的情节分析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弄清情节的组成部分,理清情节的发展脉络。人们常常把情节的发展脉络叫做情节线,与此相对,我们也就有理由把情节的组成部分看作是一些“点”。当然、无论是“点”或“线”,都只  相似文献   

3.
理论家把小说里的人物分成不同的“形”和“态”.即“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动态人物”和“静态人物”,这对于创作和欣赏很有启发意义.与此相关.爱·缪尔《小说结构》的第一章.把小说分为情节小说和人物小说。古今中外都有一些小说重在情节的编织,作家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来安排人物,人物对事件的反应不是从其内在秉性出发,而是根据情节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的阅读很重要,其中小说是重点之一。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要关注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几个要素,本文拟就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5.
《外国小说鉴赏》是苏教版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两本语文教材之一。这本教材一反小说教学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套路,依据“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话题,选编了十六篇外国经典小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小说鉴赏应该如何落实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小说鉴赏课,  相似文献   

6.
小说情节论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但是,有人提出小说的“非情节化”,将成为我国今后小说发展的趋势。诚然,“非情节化”的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成为小说创作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但因此忽视或贬低情节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的创作倾向,却是不可取的。 情节,在小说中的地位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一作为一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在一个上午连续三次手术之后,心脏病突发,濒临死亡的边沿。借用她丈夫的一个专业术语,可以说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陆文婷的“断裂”。陆文婷为什么“断裂”?是她原来体质太弱吗?不是。在医院里,她算是“身强力壮”的,本院的保健科甚至没  相似文献   

8.
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小说样式,现在已越来越为广大的阅读界、出版界所认可和注重。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特有的要素,微型小说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世界一些著名的小说家和评论家——如美国的欧·亨利、罗伯特·奥弗法斯特,日本的星新一、进腾纯孝——对此都作过阐述。我们综合分析他们的观点并研究微型小说的创作实践,可以这样认为:立意、情节、结局是微型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要素是在遵循小说共有规律的前提下的特有的要素特征。“立意”即表现什么,是微型小说的构思核心;“情节”和“结局”即是用什么表现和怎祥表现的问题。三个要素中前两个是内容上的要求,后一个是形式上的要求。现在,我们就这三个要素的规律特点,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教学本单元,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熟悉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整体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应引导他们从小说的写作获得启发,找到借鉴,培养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提炼、反映生活的能力,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写好记叙文的能力。本单元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在第三册有两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有《小说的人物和环境》、《比较阅读》和《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在第四册有一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  相似文献   

10.
万安 《中学生博览》2022,(20):54-55
<正>链接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小说元素”,有的让人感动,有的引人深思,有的逗人发笑……让我们从中采撷一二,学习创作一篇小小说。任务解说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和“超短篇小说”,小说样式之一。它是一种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和事件都不作完整描写和叙述的小说体裁。  相似文献   

11.
“非表现”的表现──“五四”浪漫小说抒情风格论张忆中国现代小说,有相当部分作品由于淡化情节而呈现出“散文化”倾向。“散文化”的本质是小说由叙事向抒情倾斜。在这类小说中。一情节的中心地位程度不同地削弱、作品的结构核心与叙事线索,常常不是情节,而是叙事主...  相似文献   

12.
“议项链”,是《项链》这篇小说的最后一个情节,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成了世界小说名作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从情节看,小说从“借项链”写起,经过“失项链”,写到“赔项链”,故事已经结束,主题已经体现,结构已属完整,为什么还要写“议项链”?按照小说创作的基本要求来看,的确,创作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它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写了“议项链”这个情节,点破了钻石项链是假的,使情节发展出现了新天地,使作品更具有激动人心、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结构更加奇特、完美、自然。这…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2001年第4期刊登丁雪野先生赏析《幸福家庭公司》的文章,浏览一过,不禁瞠目,并因此而生杞忧。《幸福家庭公司》是台湾作家吴地先生写的小小说,初见于《厦门文学》1999年第8期,旋即为《新华文摘》转载。顾名思义,“公司”是做生意的地方,作品提到的这个公司很特殊,专门为单身的人提供“第一流的家庭温暖”,“供给寂寞的单身者天伦之乐”。小说所描写的正是该公司为一个单身汉提供温暖家庭服务的一幕。情节很简单。“她”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他”的家,“她”扮演妻子,“大毛、二毛、三毛”扮演成“他”的孩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名教授、名现代学研究家严家炎所《金庸小说论稿》中的《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一,对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作了细致而精当的分析,对中学生怎样写好作很有启发。原很长,这里只是其要点发表.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半便士     
《半便士》和《第一次打猎》都是很优秀的短篇小说,两篇小说虽然讲述的事情完全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结尾处用很简单的笔触,使情节出现大的转折。两篇小说一个写母爱,一个写父爱,表达的方式不同,却都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格字)  相似文献   

16.
微型小说,顾名思义,“微小”是它的基本特点,而“微小”又突出地表现在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等方面。但这些仅仅是表面的特点。微型小说固然难以展示宏大的历史画卷,但同样能够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刻的人生主题。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从文体特征上看,自有它独特的内部审美机制,概括地说,就是点面结合,言微意远,以小见大。在美学特征上,微型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的手段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为单纯美与含蓄美的融合。日本著名作家星新一认为,一篇优秀的微型小说,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立意新颖奇特;二、情节相对完整;三、结尾…  相似文献   

17.
以往教《祝福》,小说中的“我”总被轻轻带过,如今才幡然醒悟,这是多大的浪费!学生应当了解鲁迅在这个人物身上寄予的深意,千万别忽视了这个“我”, “同学们,这篇课文还有一个难点需要探讨,小说中的‘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们思考过吗?”说话间,我注意到有两个同桌的学生已在小声议论,就先请他们发言。“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祝福》中的‘我’同  相似文献   

18.
《大淖记事》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与一般小说相比,《大淖记事》在情节和人物上所费的笔墨很少,但他的小说并不显得干巴无趣,相反人物丰神俊朗,情节含蓄蕴藉,读起来很有韵味。文章主要从故事叙述、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三方面赏析《大淖记事》中“以少胜多”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一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的性格、典型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和青年作家的谈话》)也就是说,情节是环绕着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这种情节,通常被称为故事。“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伊莉沙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靓”这个词现在真的是很流行,无论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哇,好靓哦!”之类的话。但这里所说的“靓女”,并非真的“靓”,只因她叫张柳靓,大伙儿赶时髦,给她起了个小名:靓女。柳靓其实也挺靓,只是她的装扮太不靓。你瞧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平日里总是上身一件白T恤,下身一件牛仔裤。如果让她假扮男孩子,准会迷死一大批妙龄少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