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试论我国“民工潮”现象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大批农民流向城市,形成农民工人群体,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国流动人口为1.2亿,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人流动。可见,农民工人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他们作为身份与职业相分离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从传统农村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转型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说他们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显著特色;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未来,故而具有研究价值。同时,研究农民工人的社会流动、社会分化及社会整合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对于这个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中国农民工人产生的原因中国农民工人的产生是直接与农民的流动与分化相联系的,正是农民的流动———从农民向非农产业,特别是向工业的转移,带来了农民的分化,从而产生并形成了农民工人阶层。然而,什么又使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流动的根源?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1.我国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自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再加上现代化的农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1988年以来“民工潮”形成的动因,认为其深层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由此提出选择符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阅读》2005,(4):16-18
据中央电视台2005年2月20日报道,今年开春以来,尽管广州放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再度出现了企业亟需民工,而民工难求的“民工潮”退潮现象,劳动力供不应求。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与“民工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上,陈老师请同学们练习下面一道题:小丽借了一本故事书,共150页,3天看了60页,照这样计算,一星期能按时看完吗?请大家给小丽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工潮”中的村民自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形成的“民工潮”对农村村民自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分析了“民工潮”给村民自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消除“民工潮”对村民自治消极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末中国社会涌现出的大规模“民工潮”,其势方兴未艾。劳务输出最大的省份四川500万“川军”走京津,跑粤闽,每个年头都要为巴蜀大地挣回不下100亿元的巨额财富。另一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建立了41个职业介绍所,输出“皖军”270万,一部分民工还远征到日本、菲律宾、俄罗斯等国。“民工潮”是中国农民继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之后,又创造的一个开通城乡关系的伟大创举,对广大农村尤其是滞后地区带来了富裕和发展,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然而坐观潮头,却喜中有忧。据统计,民工大军中仅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竟约占各地输出劳工的80%,从事“砖瓦匠”、“油漆匠”等手工业者约占3成,就业门路大多集中在建筑、饮食、服务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显然,“民工潮”的整体素质过低,而且存在某些盲目、无序、混乱现象,给社会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加以引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生活素质教育的目的 ,简言之,就是在幼儿阶段培养幸福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技能。幼儿生活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作交往、劳动服务、自我保护、合理消费、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生活素质。下面仅就如何引导幼儿“合理消费”谈些初浅的做法和体会。一、摸清班情 ,制订目标我们在实施“合理消费”教育前通过平时仔细观察以及发放家长问卷的途径了解到 :班内有20 %的幼儿不认识人民币的面额 ;约63 %的幼儿认为父母的钱是从银行里领的 ,至于银行为什么要付钱给父母他们就不清楚了 ;有51 %的幼儿存在不合理和高消费…  相似文献   

9.
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可见看图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用线条和颜色所表现的生活,用文字描述出来。看图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教学时必须耐心指导,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先确定中心,再围绕中心把图画的内容详细地记述下来。我指导学生写这一类型的作文时,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的实质,说到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民工潮”的兴起和高涨,是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产物。“民工潮”的无序和无度,给我国城乡经济健康运行带来负面效应,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实和潜在就业压力以及转移路径的深入剖析,阐释了农村城市化消解“民工潮”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合理流向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区域流向现状的分析,从社会、学校和毕业生自身三个层面阐明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区域不合理流向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合理化流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蒋忠柏跃斌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青年进城经商务工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民工8000万人,这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这些人员...  相似文献   

13.
邵俊峰 《新高考》2007,(11):48-50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史称"有自然之大利三:日荒、日矿、日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山东地少人稠,是近代有名的灾害多发区。在清代,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潮灾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不仅天灾,人祸也接踵  相似文献   

14.
自1989年以来,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内地人口迁入沿海和工矿区,务工经商,迁移剧增,已成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据统计,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2亿左右,其中有5000~6000万人处于流动状态,形成所谓的民工潮。 民工潮主要涌向广州、上海、北京等几个大城市和两个三角洲。据估汁,每年有近2000万民工进入城市。仅北京市,1993年就有90多万外地人取得了北京市公安局签发的“北京市暂住证”。民工潮,在相当程度上属于自发迁移。以广东几个城市为例,1993年,惠州市通过劳动局介绍就业的外来工人数只有8822人,只占就业总人数的10%,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亚文化随之蔓延。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体现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网络流行文化,具有边缘性、时尚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等特点,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对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判断、行为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当下校园中学生间流行"屌丝文化"。学生们自称"屌丝",在自我嘲讽和相互戏谑中彰显自我。在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自1980年起,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论题,随着思想理论的探索深入和文学创作的进一步展开,作家们对人性的理想状态与现实可能之间的分野也越来越有清醒的认识.描述人生的现实处境,反映和思考人在理想和现实间的两难选择,使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超越了简单化的价值批判,真正显现出独立清醒的探索精神.女作家铁凝的<哦,香雪>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抒情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创设合理的情境,往往能在学生中激起感情的涟漪或思考的兴趣,从开始就把学生引入“乐学”的境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感受数学之美,于润物无声中实现学生愉悦地学习数学.笔者梳理了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总结出需要创设合理情境进行情境教学的几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18.
“民工潮”与实施工业化、城市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实际上是一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开发就业。我们应把转移和吸呐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实施工业化战略的主要逾容。为此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中西部确定为我国中近期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保持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推进;保持城乡工业化的协调推进。正确实施城市化战略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我国城市化应选择一条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由于“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远比语文难以入门,难以培养兴趣。新课标实施以来,把数学的生活化作为其突破口。本期我们所选三篇文章,是在此方面所做的尝试和心得。  相似文献   

20.
“民工潮”向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向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上海徐本仁由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而形成的“民工潮”,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作为同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成人教育,对此应该作出什么反应呢?尤其是民工流入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成教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