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产业化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现代产业观出发,对图书馆产业化的内涵、图书馆产业化与有偿服务、图书馆产业化与市场经济、图书馆与信息产业的关系、图书馆的经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产业化的趋势日益迫切.政治经济学理论、产业理论为图书馆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分析了图书馆产业化的现实可能性、优势和市场经济及深化改革在客观上要求图书馆产业化等的基础上,文章重点提出了图书馆产业化模式的思路,如创办信息公司、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以"资料库"和"智囊团"为发展方向,与企业联姻,搞有偿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图书馆产业化的理论内涵及其实践价值,驳斥了"质疑论"者的一些错误观点,分析并讨论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馆产业化的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产业论”虽有诸多内在缺陷,但它对图书馆发展道路的探索精神以及知识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值得深入研究。图书馆产业化不可行,但产业精神不可少;应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无私奉献与有偿服务、读者满足率与馆藏利用率、开源与节流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对图书馆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翠芬 《图书馆界》2005,4(2):25-27
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造成了图书馆的生存危机,“图书馆产业论”应运而生,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产业论”遭到了质疑,本文在对质疑论进行批驳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图书馆产业论,并且提出了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应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方式”进行过度,积累资本,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产业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经费短缺造成了图书馆生存危机 ,“图书馆产业论”应运而生。它既有存在的现实基础 ,也存在着诸多内在缺陷。要走出困境 ,“产业化”虽不可行 ,产业精神却必不可少 ,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读者满足率与馆藏利用率、无私奉献与有偿服务、开源与节流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产业化意味着图书馆的消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舒和新 《图书馆建设》2003,(1):11-12,15
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产业,但图书馆具有公益性、文化性和社会教育功能,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主要集中于公共性、基础性、学术性领域,因而其不能实行“产业化”;否则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实际上取消图书馆的存在,而且会增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成本,降低社会整体效益。产业化论反映出中国社会人文意识的严重缺失和图书馆理论研究中的浮躁心态。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权利的界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文的"图书馆权利"一词源自对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权利法案>英文"Libmry Bill of Rights"的翻译,目前中国大陆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权利"的定义主要有民众权利论、图书馆员权利论、公民与图书馆权利论三种观点.文章根据对<图书馆权利法案>的内容、美国图书馆协会智识自由办公室的使命、美国图书馆协会有关智识自由的定义等方面的分析,将图书馆权利界定为:图书馆权利是指民众利用图书馆的自由、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9.
图坛漫谈     
《图书馆界》1999,(1):58-58
新闻媒体公布了国务院改革后的机构编制.这使笔者产生了一些与图书馆相关的联想.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图书馆要产业化,图书馆是产业.  相似文献   

10.
"民事法律关系论"回避了图书馆与读者法律关系的产生是以相应的法律规范为前提,无视图书馆管理活动受行政法规规范的事实;无视图书馆设立的目的与任务及现有的管理体制;把公权力具有的服务性与商业性的服务对等;不区分行政法上"物"的概念与民法上"物"的概念的区别.从认识事物的角度上看,出现只看局部不看全面、只看表象不看本质的视角偏差,从而造成理论的缺陷及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按照公益价值准则,从全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和谐发展的公益性、便利性和经济性角度,基于知识提供服务,顺应用户"满足"和帮助用户"成功"。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从1983年提出以来,先后历经了经验阶段、概念阶段、发展阶段及新阶段。环境论、均衡论和用户论表现的都是图书馆知识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用户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运筹论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能产业化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图书馆产业化”的提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图书馆应首先保证公益性、服务性,产业化不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适度发展产业有益,过量有害,会影响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挥,影响全民化素质的提高。对协调化产业与事业辩证关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出版产业化的快速进程中,出现了出版"产业派"与"文化派"两种价值观的隐性对话。这种争论是对出版业性质问题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当下出版业遭遇行业困惑的省思与探索。"产业派"与"文化派"各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二者之争的解决之道,当下大多数主张"结合论"。在出版产业化大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不忘倾听"文化派"声音,体认其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图书馆产业"与"图书馆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图书馆产业化”这个名词在我们图书馆界广为流传,也频频出现在我们图书馆学刊物上。“图书馆产业化”的理论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论述了图书馆能不能产业化、如何判别图书馆产业化的部分。结论是:图书馆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图书馆产业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概念出发,明确了图书馆的产业属性。认为图书馆的产业属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要求其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并提出了图书馆在产业化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学术界提出的高校与学生存在监护关系论、准行政关系论、合同关系论、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双重关系论等五种法律关系的分析,明确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民事合同的法律关系,而且这种合同关系是一种具有公益性、强制缔约性、国家倾斜保护性的框架合同,从而有助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依法开展。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产业辨析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图书馆产业的概念与归属以及“图书馆产业化”的提法做了辨析,总结并讨论了图书馆产业的7个特点;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探讨了图书馆产业5个方面的机制改造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改革实践———“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散论之三吴慰慈杨文祥王秀亮5图书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树立科学的产业观,明确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的知识、信息服务产业的性质,对于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图书馆面临的实际问题,坚持正确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果 《图书馆杂志》1996,15(3):44-45
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各种信息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众多信息网络正在向着四面八方延伸扩张。与此同时,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是否应向信息产业化方向转轨、图书馆在信息产业中应处于什么地位等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图书馆应成为地区信息中心”的口号也提了出来,一些图书馆纷纷成立“信息咨询部”、“信息开发部”,欲逐鹿于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战场,与已经步入信息市场的各种信息咨询企业一争高下。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定位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探讨了技术环境变化对图书馆的影响,分析了图书馆具有的优势和社会对图书馆的期待,并据此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综合性定位,对“图书馆信息产业化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