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是对柔石等五位死难青年作家的纪念,而这纪念,用他的话说,是“为了忘却”。这个意思,径直明确地概括在文章的题目里,在文中也一再点明。一般地说,纪念是重温某种有意义的旧事,表示对这种旧事未曾忘却并期望永不忘却。是“纪念”而“为了忘却”,就很特别,也有些费解。应该看到,这正是本文题目的引人处、内容的深刻处(如果说文有文眼,“忘却”就是全文的眼);也是本文解释上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如,有人认为“忘却”是反语,有人则认为“忘却”即忘却,也有人认为从表面上看象是为了忘却,其实是决不会忘却的: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2.
《包身工》一文中,“有几个慈祥的老板……”一句,引号中“慈祥”一词,有不少参考资料或练习题答案,都认为是反语。这是主观武断、望文生义,没有深入分析的结果。理由如次: 一、结合上下文去认识。上文说:“粥菜?那是不可能有的!”下文说:拣几片菜叶,用盐水一浸,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上下文一对照,就可以发现,包身工在吃饭时,一般是没有菜的。否则,上文的设问就与之矛盾,下文“难得的佳肴”就成了无稽之谈。既然带工老板一般不给包身工准备菜,那么,有几个老板要是准备一点菜,就相对地要好一点,“慈祥”一点,至少总比别的老板慈祥,而不是更凶狠。从这一点上讲,慈祥不可能是反语。  相似文献   

3.
在《祝福》中,当写到祥林嫂悲惨地死去之后,鲁迅满腔怒火地评论道:“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已,也都还不错。”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呢?统编语文教材高中第二册注释说:“意思是:然而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还都不错。这是作者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他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性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屠戮妇婴时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相似文献   

5.
<正>《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13版的一篇文章《"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中有一段话:近年来,散文写作界掀起了一股新的写作潮流——"非虚构写作"。这一写作潮流的始作佣者是《人民文学》。这里的"始作佣者"有两个错误。一是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没有"始作佣者"这一词。所以,这里应该是作者笔误,"始作佣者"应为"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6.
初学英语,一般最先学到的动词就是be(am,is,are),它的词义是“是”。常有老师编顺口溜“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要用are。”帮助学生记动词的三种现在形式。久而久之,同学们的理解会形成定势,凡见到be及它的变化形式都要往“是”上想,这样容易造成理解错误,误译或错译句子。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扩展,be动词是不能一概理解为“是”的。本文就在初中阶段所学不能译be为“是”的情况作一归纳,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等师范《文选与写作》第二册《孔雀东南飞》中,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一句,教材脚注说:“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恨恨,愤恨到了极点。”(人教社1986年6月第一版,第264页) 编注者在这里犯了一个以今律古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王老爷”是初语六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的一个“闲人”。“王老爷”是谁?有人说 ,“王老爷”就是后文中的王子腾 ,其实不然。理由有二 :其一 ,在封建社会中 ,封建等级制度是森严的 ,王子腾是位高权重的封建大官僚———京营节度使 ,而贾雨村只是一个府尹 ,官小位卑。声势显赫的王子腾决不会屈膝去拜访一个位卑的贾雨村。而且 ,贾雨村升任应天府尹 ,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而是靠巴结讨好贾政、王子腾得以升官。因此只有他去拜访“恩人”王子腾 ,而决不会让“恩人”王子腾来拜访自己 ,所以 ,“王老爷”并不是王子腾。其二 ,原文…  相似文献   

9.
路上,两个人为一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一位好心人上前去解围,不料被其中一个抢白:“谁要你管,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弄得这个人十分尴尬,好像自己理亏似的。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周容先生《怎样理解"莺啼过落花"的"过"字》一文,就201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16题诗歌鉴赏的参考答案提出质疑,指出该答案"对‘过’字理解有所偏差"。行文引证翔实,辨析精当,读后大有启迪。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开头尚有瑕疵。周先生说:"摩诘此诗‘过’凡两见。一为诗题(按:指《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见过"连用,解释为拜访,此无异议。一即颈联(按:指"鹊乳先春草,莺啼  相似文献   

11.
反语,是运用跟表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是一种修辞手法。曾见到有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修辞格汇编以及有关的语文教学刊物,由于见仁见智而认为反语可以加引号。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菁灵姐姐:你好!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排在班上最后几名,大家都说我是"差生",是"问题儿童"。班主任老批评我们"差生"拖了班级的后腿,其他老师也常常批评  相似文献   

13.
在向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中,绝大多数同志都能自觉以李月华为榜样,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决心学英雄的业迹,走英雄的道路。但是,也有少数人信心不足,决心不大,认为“李月华的思想境界高,高不可攀,这一辈子学不好,下一辈子也学不到”。很显然,“高不可攀”的说法是十分错误的。它否认了思想改造的可能性,抹杀了英雄人物的群众性,在英雄和群众中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把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4.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老师提问:“你能运用以前学过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来说明今天所学的分数基本性质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就叫一名学生回答。学生面对这样一个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不知所云,尴尬地站在座位上。老师提示道:“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分母相当于——,商不变的性质是——,也就是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在老师的提示下。这位学生填空式地回答完了老师所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听了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铺垫45×6 33×8 46×20 23×30 二、出示自学提示,引导自学1、两位数乘两位数24×16,竖式计算可以分成哪几步? 2、第一步算什么?积的末位和乘数的哪一位  相似文献   

16.
"乳虎"一词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出现了两次:"少年如乳虎"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少年如乳虎"一句中的"乳虎"解释为"幼虎"或"初生的小老虎"是正确的。"乳虎"的这个意义在  相似文献   

17.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天姥天奇丽景观的大笔勾勒。对这个"暝"字,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所作的注是:"暝,天黑,夜晚。"据此,"迷花倚石忽已暝"便被解释为"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这其实是注者的误解。从诗的上下文来看,"暝"作"天黑,夜晚"解不恰当。先看上文,这两句诗的前面是"半壁见海日.  相似文献   

18.
“情”是“实情”吗?甘肃穆玉平《曹刿论战》一文中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语,课本注:“情,实情。”照此说来,这句话就该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明察。弄清楚案子的实情,但一定要按实情办理。”这样翻译岂不是前后矛盾了吗?既然不能弄清楚...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本对蒲松龄《狼》中的“隧”一词作了这样的注释:“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初语一册237页)显然,课本把“隧”看作是“名词用如动词”了。笔者认为,这个“隧”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  相似文献   

20.
课本将《孔雀东南飞》的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句中的“徘徊”释为“犹豫不决”,这是不妥当的。请先看辞书的解释与古人的用例:《辞源》:“往返回旋貌”:《辞海》:“亦作‘徘徊’、‘裴回’.来回地行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回地走”.《荀子·礼论》:“则必徘徊焉,呜号焉”.并附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再有《文选·风赋》:“徘徊于桂椒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史记·吕太后纪》:“欲为乱,殿门佛得入,徘徊往来”;陶潜《饮酒诗》“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以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