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行进间投篮由于学生运球、接球能力差,协调性不好,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徒手练习做对了,拿着球练却错了;跨步、接球不同时;上下配合不协调。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渐进练习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这种技术的学习时间,现向大家作一介绍。 1.学生成体操队形站立,模仿教师做跨步接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的徒手练习,体会“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要领。  相似文献   

2.
<正>一、徒手模仿练习方法:从罚球线附近,在走动中按跨步接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的顺序做徒手模仿练习。(见图1)  相似文献   

3.
行进间投篮,由于学生运球、接球能力差,协调性不好,经常出现如下问题:徒手练习时做对了,持球练习时却做错了;跨步、接球不连贯,不能同时进行;上、下肢配合不协调等。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划线、标字”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这种技术的学习时间。现向大家作一介绍。1.学生体操队形站立,模仿老师做跨步接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的徒手练习,体会“一大、二小、三高跳”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4.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初中篮球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一般通过两节课就能使学生基本掌握该技术,具体做法如下: 1.把篮球场分为4块,分别划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内,学生轮流持球按标志线做出右脚跨出一大步,迅速迈左脚并用力蹬地跳起举球上肩,当跳到最高点时伸臂压腕将球投出的练习。凡是较好完成此练习的立即升入第二层次学习。 2.由一学生单手托一球向侧平举,练习者在跑动中按跨步接球、上步起跳、腾空投篮顺序做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3.掌握上一练习的学生转而练习下一动作:在距球篮3~4m处运球一次即做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此练习为重点,必须加强指导,反复练习。  相似文献   

5.
在教行进间投篮时我们一般采用如下顺序进行:1、持球模仿练习(1)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站立,右脚左脚连续跨两步跳起投篮。(2)同上站立,将球向前轻轻抛起,做跨步接球,迈步跳起投篮动作。(3)两人一组,相距一大步,一人单手持球于体前,另一人做跨步拿球,迈步举球,跳起投篮动作。2、行进间拿固定球的单手投篮。3、运球投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几个练习,学生们都能较快掌握动作。但要讲究技术动作的熟练性、实战性,就存在着许多不足:一、第一步跨步变成了跳步行进间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快攻的基本战术,讲究的是一个“快…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绝招绝招1:利用技术动作学习的迁移,掌握"跨步接球,上步投篮"的动作练习方法:行进间跨步接球后再上一步(两步)传球;行进间跨步接球再跨一步向前上方传球(引出行进间投篮动作);观察行进间投篮完整动作并模仿。练习实效:通过对已有行进间传接球知识的延伸和迁移,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跨步接球,上步投篮"动作方法,尤其是"跨步接球"的衔接和脚步动作的方法,为后续巩固提高技术动作质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行进间投篮是比赛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多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俗称“三步上篮”。在教学中,多数同学感到“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特别难学,尤其是跨步拿球后再上一步起跳技术,学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女生。本人在读过胡思诺等老师的《三步上篮教学三步曲》后,在实践中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三步上篮”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分解教学,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练习效果明显,具体方法如下(以行进间单手高手右手投篮  相似文献   

8.
行进间投篮是比赛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多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俗称"三步上篮".在教学中,多数同学感到"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特别难学,尤其是跨步拿球后再上一步起跳技术,学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女生.本人在读过胡思诺等老师的<三步上篮教学三步曲>后,在实践中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三步上篮"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分解教学,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练习效果明显,具体方法如下(以行进间单手高手右手投篮为例).  相似文献   

9.
篮球行进间投篮通常称"三步上篮",在传统的教学教法中,一般采取以下几步来进行教学(以右手投篮为例):1)徒手模仿完整动作;2)左脚上步举球;3)教师或同伴托球,练习者走动中或慢跑中跨右步接球;4)运一两次球完成三步上篮动作;5)正常运球完成三步上篮动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但这种教法难度的跨度稍大,对于初学者和技术水平较差者往往难以掌握,尤其在跨步接(起)球这一重要技术环节上.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学习行进间投篮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篮球行进间投篮通常称“三步上篮”,在传统的教学教法中,一般采取以下几步来进行教学(以右手投篮为例):1)徒手模仿完整动作;2)左脚上步举球;3)教师或同伴托球,练习者走动中或慢跑中跨右步接球;4)运一两次球完成三步上篮动作;5)正常运  相似文献   

11.
<正> “三步上篮”(亦称跑篮)是最基本的一种投篮方法,常在快攻中或突破切入篮下时运用。据笔者观察,在教学中,学生“三步上篮”的错误较为普遍.现以右手投篮为例,对“三步上篮”的常见错误、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简介如下: 1.原地接球后跑篮。这种错误主要是学生对跑篮的概念不清,跑动中接球不熟练.纠正方法: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三步上篮”概念,理解“三步上篮”的第一步动作,应是跨步中接球,而不是接球后再做跨步;多做徒手或慢跑动中的持球模仿练习. 2.一步跑投篮。主要是学生心理上害怕碰撞受伤,腰腹肌力量差,第一步跨步接球步子过大,造成身体后仰而轻率投篮。纠正方法:对这类学生要多鼓  相似文献   

12.
行进间投篮(即俗称的三步上篮)是初中篮球教学中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在教行进间投篮时我们一般是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学习跨步接球动作。2)、学习迈步起跳技术。3)、学习跳起投篮。最后再把整个动作连起来。在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是学生容易出错,跨步接球经常出现跨错脚的现象,其次是不利于整个动作衔接。针对这些缺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使用了一种倒序的教学方法,即把行进间投篮的教学顺序颠倒过来从后往前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办法如下(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为例)。1、学习跳起投篮技…  相似文献   

13.
三级跳远技术相对来讲比较复杂,因此使不少学生难以掌握,但通过逆向教学法,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所谓逆向教学法,即用与正常的动作结构环节相反的顺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解决三级跳的最后一跳   用习惯起跳脚的异侧脚起跳,做跳远练习,使之慢慢适应,从而达到协调。 2.解决跨步跳   助跑 2— 3步,用起跳脚起跳做跨步,而后连续进行跨步跳练习。   3.①②结合进行解决跨步跳和跳跃   起跳脚起跳,做跨步跳,跳进沙坑。   4.解决单足跳   在行进中连续做单足跳的练习,两臂协调摆动配合。   5.在 (4)的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5):81-82
<正>一、案例背景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经过认真思考,设计了一堂课,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情景导入(提问,激发兴趣);2.学生(校篮球队队员)示范;3.教师示范;4.走三步练习,第三步双脚腾空后同时落地;5.在第一步落点旁边摆放一张小垫子,加大第一步的练习;6.拿固定球练习,小组长拿球站在一边,学生跨出第一步的同时拿球;7.助  相似文献   

15.
董正旺  蔡红 《体育师友》2010,33(5):38-38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属篮球教学中技术较复杂并对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的教材,因此不少学生难以掌握,但通过逆向教学法,学生能很快掌握。所谓逆向教学,依据教材的技术结构由后向前进行教学。我在教学的设计中分二个部分进行,一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二持球练习。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属篮球教学中技术较复杂并对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的教材,因此小少学生难以掌握,但通过逆向教学法,学生能很快掌握.所谓逆向教学,依据教材的技术结构山后向前进行教学.我在教学的设计中分二个部分进行,一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二持球练习.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篮球跨步投篮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控球(运球、接球)能力差,协调性不好,往往是步子跨对了,手上的球掉了,或手上的球拿稳了,而步子又跨错了,因而破坏了技术动作的结构。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取静球”(即把球放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的练习方法如下: 学生站在篮球场左(右中)中线附近,面对球篮,与篮板成45°角,跨第一步的同时双手主动拿教师手中的球,再跨第二步、第三步起跳做投篮动作练习。教师将球置于手中,五指自然分开,手心向上,使球充分暴  相似文献   

18.
行进间投篮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是高中阶段的基本教材。行进间投篮包括运球后跨步接球行进间投篮和跑动中跨步接传球行进间投篮。对初学行进间投篮的学生,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采用以下教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易犯错误1:行进间步数乱,动作不协调。原因分析:学生对动作概念不清,跨步接球左右脚先后次序错误。纠正方法1:让学生课前了解动作要领,明确哪只手投篮就先跨哪一侧的脚,同时利用原地的自抛跨步接球等方法,反复体会动作,明确动作轨迹,为课堂技术学习做好铺垫。纠正方法2:利用标志桶,徒手脚步练习(图1-1),明确第一步"跨"的动作,第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简化器材法 1.在较近的两棵树、电线杆、篮球架、木桩之间拉条绳,即可练习发球。如果地面平坦,还可进行扣球、拦网等练习和一般比赛。 2.人多球少,学生技术水平较低时,用系有长绳的网兜装一个球,挂在高处或由教师拉着让学生练习传球、垫球、发球、接发球及防守等。二.附加运动量法在人多球少运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练习各项技术时,附加一定的徒手练习。例如,徒手模仿三次起跳扣球后,再实扣一次球;发一次球后,做一组俯卧撑(10-15个);传一次球后,跑一个小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