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0年 1 2月 ,亦即二十世纪之末 ,西安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罕见的现象 ,忽如一夜之间 ,像是有许多的聚光灯 ,不约而同地一下子把焦点都调集到了老书法家卫俊秀身上 ,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卫俊秀热”。先是《西安晚报》专栏对卫老进行连续报导连续评论 ,接着陕师大召开卫俊秀书法研讨会 ,继而西安文化界各路名人纷纷站出来发感想、谈看法 ,以至于影响到一般文人与市民大众在聚谈中也少不了“卫俊秀书法”的话题。这正是 :古时江郎诗才高 ,纸贵洛阳美名豪。长安书艺今更热 ,德艺双馨属卫老。我学报编辑部对于这件文化盛事当然不免也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江苏省劳模吴调公先生艳称激赏的人生观。是的,奉献,奉献,象春蚕吐丝,象蜡炬映人,年逾古稀、在教育园地整整躬耕了五十个春秋的吴老就是这样永远不知疲倦地奉献着……甘作人梯乐育桃李有一段时期,“教授不教”之风弥漫。然而,这“不教”的教授却从来与吴老无缘。承担各种各样的教学任务,是这位老教授深感无穷乐趣的事。他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还为本科生开课,近年来又承担了指导外国高级进修生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李萍先生是离休干部,多年“修闲”终于“修”出正果:潜心研著的《书法经纬》图文并茂、行销海内外,被港澳人士誉为“大陆最佳书法著作”;他创立的沧燕书法学校连续数年被天津市评为成人教育先进单位。他组织学员为天津艺术节举办的沧燕书法展览好评如潮,受到市领导和市书协的表扬。  相似文献   

4.
板桥先生,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康照32年(公元1693年)生,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卒,终年73岁。他是我国清代“扬州画派”的一位杰出代表,号称“扬州八怪”中的一“怪”。他的绘画、诗词和书法,被誉为“三绝”。以下记述的,是有关板桥先生日常绘画写字作文生涯中的几件趣闻“怪”事。一板桥先生有个“怪”脾气:对于肩挑小贩、放猪牧鸭这般穷人,只要给他送一碗烧热了的狗肉,他总是作书画小幅以回敬;可是,对  相似文献   

5.
王学仲先生既是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得主,又是“黾学学派”的创始人与“黾学”的践行者。他诗、文、书、画四绝,著作等身。他还提出了“碑、帖、经”三派论,这是对中国书法史进行系统梳理之后所作出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的提出,影响着当代中国书法的创作与审美走向。王学仲先生对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领域的独特阐释与创作实践,与其书法创作形成了“异体同源”的并立之势,引领一代风尚。为此,笔者采访了王学仲先生。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卖字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书法是很有名气的,尤其是他的章草,深为书法爱好者喜爱。很多人都想重金购买沈先生的书法作品,然而他总是惜墨如金。不过有一次,沈从文先生却破例卖了一次字,卖字的钱他分文未取,而是援助了一个年轻人。那是1917年,沈从文先生主编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时的事情。在众多来稿的作者中,他发现有一个就读于河北高等工业学校的16岁的学生很有才气,这个学生叫章恒寿,当时笔名芦苇。沈先生便将芦苇的诗作选发在“文学周刊”上。此后不久,沈先生收到这位从未见过面的青年人的来信。信中说,他父亲得病就医,死后殡葬,家中负债累…  相似文献   

7.
<正>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解放教学”等思想,时至今日依然是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低年级语文书法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健全,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提高学生的书法创造力,促进教师书法教学水平的提高。一、陶行知基本教育理念在低年级书法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做合一”基本理念的教学应用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欧阳中石先生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书法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两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曾获全国模范教师、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他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人文学者,对逻辑学和书法学有深入的研究,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学科建设和当代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书法艺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主持创办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率先在国内高校完善了书法学人才的学历培养体系,大批毕业生构成了当前书法文化研究、教学和创作的骨干队伍。他完成了多项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编著了数十本专著和教材,成为书法学和逻辑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今年欧阳先生已是80高龄,本刊原拟刊发本刊编辑对欧阳中石先生的访谈文章及书学研究的5篇学术论文(含下期2篇),以此来对欧阳先生的经历和贡献作一扼要的回顾,并希望藉此推动中国书学的研究,但欧阳先生不同意只这样做。他认为过去的应当让他过去,现在要做的应是面向未来的事,在访谈中他提出了两个新的课题,作为自己80岁后的新起点。本期《关于汉字的憧憬》一文即是他为启动这两个课题而特意撰写的文章。我们深为感慨,先生虽已80高龄,仍“志在千里”,这对年轻一代是最好的激励。  相似文献   

9.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漫画家和翻译家。他不仅漫画画得好,而且对世界各国的语言研究也有颇深的造诣。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学习外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中,“22遍读书法”就是他在学习俄语时创造的一种方法。所谓“22遍读书法”,也叫“读字”学习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每读一遍就在题目的旁边画  相似文献   

10.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而他的一生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启功先生生前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关注,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爱护,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励耕”奖学助学金,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对青年学者景舜逸老师的书法研究和教学给予了莫大的鼓励,一直认为:“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书法教育很有必要。”他很欣赏和肯定景舜逸老师对石鼓文的研究成果,夸奖:“现代写石  相似文献   

11.
马立智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善篆隶楷行草,著述颇丰。可以说,“活”是马立智先生书法的第一大特点,其书法讲究动态鲜活;“变”是其书法的第二个特点,他的书法讲究字间的有序变化,融书、情、理、趣于一体,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畅”是其书法的第三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表现出动态的、流畅的美感来;“达”是其书法的第四个特点,也就是做到达其形、达其情、达其意、达其神,也就是艺术之“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2.
说到书法,说到自己常常能捧个奖,发表些东西什么的,其实都离不开我两份解不开的情缘,是它们串起了我的书艺人生。一是受祖父影响,早早接触书法。在我的童年就知道"书法"一词,这得益于我的祖父黄质彬先生。上世纪20年代,祖父因工作原因从云阳县城到了乡下,后索性又安家于乡下。尽管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执著和热爱。他写书法与名无关,与利不搭界。他是一个纯粹将书法融入到自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先生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所以他提倡人生艺术化,即要求人们过“本色的生活”;能充分领略生活的乐趣和富有情趣;同时具备真善美;并且不唯理智。在他看来,实现人生艺术化的方法主要有:要顺从自然,要“尽性”;要多活动、多读书;对实际的人生要有超脱的态度;要辩证地理解人生和现实的缺陷;要善于欣赏生活。朱光潜先生的人生艺术化思想的淑世目的在于:拯救时弊,改造社会;为了打破现实生活中的利害关系;为了使人们过严肃而豁达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说启功先生是个书法家,而知道他的诗、画与书法同样高标绝俗的人却不多。50年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师大的老校长陈垣先生就曾称赞他是诗、书、画“三绝”,陈垣先生的话决不是溢美之辞。而启功先生却认为诗书画只不过是“三余”。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执教已60多年了。论学问,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乃至于艺术都有精湛的研究,同时先生又精于文物鉴定,现在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凡听过先生的课或听过他淡话,读过他著作的人都会感受到先生学问的渊博和见解的透辟。所以有人说他是书法专家,他总是笑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教育家,是一个时代英雄。”(吴玉章语)他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捧着一颗心来”。这是一颗赤心,这是一颗爱心。他55年的人生历程,便是这颗爱心搏动的历  相似文献   

16.
(一)同学少年金庸先生是闻名海内外的武侠小说家。他1924年出生于的浙江海宁,1941年,在战火中,他就读于衢州中学(今衢州一中),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历程。“那时学习条件很艰苦,读书使我有苦中作乐的感觉。”“中学阶段度过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难忘,也最快乐无忧的岁月。”说起少年时期离家求学的经历,金庸先生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7.
淳茗 《初中生》2010,(9):79-79
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成事”,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时让妻子督促小孩练习书法.规定大儿子写300个字,小儿子写200+字。  相似文献   

18.
他一生从教,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博士后。他的书法是艺术界的传奇。他曾师从书法家吴玉如先生、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画家齐白石先生、京剧艺术家奚啸伯先生,各大领域成就卓著,却白戏:一生“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9.
程艳梅 《天中学刊》2013,28(1):6-12
林水檬先生,马来西亚“汉学研究”和“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标志性人物,被称为“边陲的国学大师”.他早年师从词学名家叶嘉莹先生,用力于唐宋诗词,对韦应物、刘禹锡、柳宗元、韩愈、李殉、李白、范仲淹等人的创作奥理多有阐发;后研究重点逐渐扩展至马华本土的社会现实,在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尤其是马华文教、马华历史等领域用力尤勤,成就斐然;同时,林先生秉持华人学者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的传统,在研究之余,从事古典诗词、书法、散文等创作,藉以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风格自成一家:林先生从事教育40余年,对马来西亚教育界贡献至巨,2012年2月获得马华“百年树人精神奖”之“传薪奖”.  相似文献   

20.
伏涓 《现代语文》2006,(10):94-95
去年八月,名书法家、国学大师、书画鉴赏家、教育家启功先生在北京去逝。这样一位名满中外、作等身的学界泰斗,生前在谈及社会给予他的各种头衔称谓时,曾郑重其事地说:“我这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我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这是何等谦逊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人们只知道启功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却不知道他最看重的却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更不知道他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因为这些被他的书法光环所遮没。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条崇高的教师行力准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