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的动态陈列和高新科技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动态陈列的出现和发展动态陈列是相对于静态陈列的一种陈列方式。动态陈列的明显特点是展品在运动中向观众演示某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或某种功能,而不是在静态中让人参观、静止地传播某种信息,动态陈列在演示中大都需要观众参与进来,自己触摸,自己操作,亲身实验。初期博物馆的陈列都是静态的。动态陈列开始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在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称为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中陈列的科学仪器和工业设备,有许多都可以进行动态的演示,因此受到观众的极大…  相似文献   

2.
自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多元化是指多种展示元素的组合,如景观、空间等组合手段。这种艺术效果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展示理念,同时也可以为展示效果增加活力。本文从自然博物馆在新时期陈列艺术的发展方向谈起,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案例,浅析陈列设计中多元素组合的重要性,表现文化风格的独特性。同时,指出陈列设计者在博物馆展示艺术中应当发挥更多的主体作用。在案例中,我们只对本文探讨的设计理念进行针对性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为博物馆工作者提供一些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科与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和比较研究的趋势愈来愈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比较研究往往能使学科和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正被学术界的实践得到证明。笔者本人是一个热爱电影艺术的博物馆工作者。在博物馆工作的实践中,深深认识到电影与陈列在制作程序、制作方式及制作结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通过电影与陈列的比较研究来启示和改进博物馆的陈列工作,使博物馆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需要。  一、陈列与电影的相似之处首先,电影与陈列使人最易联想到的相似之处便是二者都属于视听…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陈列艺术是设计者情感的表达,好的陈列方式可以充分传递出设计者的思想感情,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和艺术感召力。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和国内的三星堆博物馆是成功体现设计方思想且拥有优秀陈列语言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动态地看陈列工作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讨博物馆陈列工作程序问题,是力图使博物馆频繁涉及的陈列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一种努力,是博物馆陈列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看法是用六个步骤描述这一过程:A.陈列设计;B.制作;C.陈列室布置;D.审查;E.开放;F.建档。这样的程序描述大体反映了至今为止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陈列工作的规律。我们认为这只是对陈列工作步骤的一种静态的看法,如果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就会感到这样的程序描述似乎还缺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利用陈列语言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主体手段逐渐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明陈列语言的含义及其意义。一广义的语言泛指人际交流的一切手段,包含许多种不同的形式。要探明陈列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必须将它与其它语言形式区分开。也就是说,要知道“什么是陈列语言”,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不是陈列语言”。  相似文献   

7.
陈列室是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的基本条件之一。陈列室建筑是一个立体空间,陈列品被艺术地组织在这个空间内,便形成了陈列空间。当观众来到博物馆参观,他们自认为引起兴趣的是那些陈列品,其实是那些陈列品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的陈列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历史的缩影和重现其灿烂文化风貌的窗口,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博物馆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一个高质量的陈列对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陶冶人们情操,激发人们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起着有益的作用.所以,博物馆的改革,首先是提高陈列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主编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博物馆》2009,(3):112-112
大型民族文化陈列“五彩八桂”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于2008年12月11日开展,展示面积近4000平方米,分为序厅、“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和谐乐章”五个展区。整个陈列以广西各地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展示十二个世居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服饰特色、手工技艺和节庆礼俗等内容,采取实物陈列与场景复原、静态陈列与动态陈列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艾晶  李晨 《中国博物馆》2012,(2):112-116
为了加强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学科建设,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3月,本刊编辑部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艾晶和编辑李晨,拜访了我国博物馆陈列艺术著名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周士琦先生。周先生1951年毕业于原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1955年就从事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曾参与中国革命史陈列、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展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展等大型展览设计,1984年担任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励,1998、1999、2009、2011年先后担任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评委,2009年被国家发改委特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的艺术顾问。作者是周先生的门生,此次拜访,向周先生了解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学科的发展情况,同时就当前博物馆陈列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与周先生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