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迪鸿 《广西教育》2013,(28):29-29,38
三至六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共有课文(含选读)288篇,其中有关生命题材的83篇,占28.8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明确规定:“关心自然和生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曹晓梅 《学前教育》2008,(11):24-25
音乐欣赏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质就是情感的审美,因此,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应始终把握一个“情”字,使幼儿在与音乐的对话中,体验情绪,表达情意,表现情感,从而达成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头发和胡子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能大胆地朗诵儿歌。2、理解小孩和爷爷的形象区别,感受诗歌的幽默和童趣。活动重点:1、通过脸谱的变化,感受作品的幽默和童趣。2、通过粘贴活动,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活动准备:头像两张,每人一张画纸(已画有两个头像),幼儿粘贴用的“头发”和“胡子”。  相似文献   

4.
方言童谣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幼儿园教学中将方言童谣融入课程,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反复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情感体验,重视对作品的感悟和品味。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评价建议”中又进一步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这些表述,集中…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的“诗情画意”和“短小精悍”使之成为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表现一定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感受和情感。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绘画教学就是要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美感和初步的审美 能力。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有三个字:“看”、“说”、“想”。  一看。即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方面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儿歌和儿童诗等文学艺术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优秀载体。  相似文献   

9.
风中的树     
朱媚 《学前教育》2007,(4):34-35
设计思路 中班的幼儿是否可以感受线条的方向,张力的表现性?结合本班幼儿最近哭泣现象比较多,配合情感教育,我们选择了显著审美特点的作品《风中的树》给幼儿欣赏。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其中“引导”和“感受”需要教师预设,而更多的需要捕捉幼儿在活动中反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学前期是个体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文学作品具有促进情感体验的审美心理发展价值。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文学活动审美心理构成及审美情感中的体验接纳、识别匹配、情感表达几个维度,对30篇近4年的活动设计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幼儿文学活动设计重感知和理解创造,轻审美情感的培养。(2)活动设计中的审美情感目标重情感表达,轻体验接纳。(3)活动设计缺乏对情感识别匹配的认识和关注。教师应认识到幼儿具有在文学活动中发展审美情感的基础,在设计活动目标时重视对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与萌发幼儿良好情感(下)文/王瑜元(续上期15页)与“两极性”有关的几个问题1人类高级情感的两极性表现《规程》提出的幼儿情感教育任务,归纳起来不外乎萌发幼儿的道德情感(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理智感(爱科学)和美感(感受美...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那么,在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该如何实施呢?  相似文献   

14.
丁建荣 《早期教育》2007,(11):11-1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蒙德里安作品、世界名曲)、感受(色块、旋律)、想象、创作,培养幼儿对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纲要》在艺术领域目标中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纲要》的内容与要求还说,应当“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美术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历过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由此可见,幼儿绘画的训练需要通过多  相似文献   

16.
傅清冰 《福建教育》2011,(7):102-104
每一位幼儿都是从“涂鸦”开始接触美术活动的。他们用涂鸦的方法认识世界,从涂鸦的乐趣中逐步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涂鸦作品色彩鲜艳而奔放、形式多样而自由,其表达方式既符合三四岁幼儿的情感、行为表达方式,又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何去欣赏、感受涂鸦作品中存在的美。让幼儿尝试用简短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高晓琴 《广西教育》2013,(41):92-9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全国草绳的生产基地。鉴于此,我园努力将草绳融人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草绳纳入到幼儿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力求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幼儿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打破以往“照葫芦画瓢”单向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感受美、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兴趣、情感、智能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有关“幼儿园文学活动的价值”这一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无论是重审美价值还是偏重道德价值或知识价值。教师们在组织文学活动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即:各种价值如何取舍、如何实现。具体来说,在幼儿文学活动中,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孩子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品内涵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对幼儿的本能与兴趣。幼儿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常常被入们忽略,孰不知。这才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及其主要作用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文学活动与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楼必生(执笔)幼儿园有组织的文学活动是否能以发展幼儿审美情感为轴线,从语言艺术角度促进幼儿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验证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理论思考和行动研究。本文阐明我们的认识和初步实践。一、关于文学审美(艺术)情感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