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是公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道德教育,始终都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标。韩国现行的《教育法》中规定:教育要培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精神,为维护和发展国家的自主独立进而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创造和发展世界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及民族历史文化等都与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才竞争和教育机制等都积极地与国际接轨。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一方面要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地应对世界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针对民族教育与国际教育结果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文化时代,公民教育不再局限于学习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学习并接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公民教育的目标也不再只满足于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而是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公民.唯有此,“世界和谐“才不会变成一纸空谈.  相似文献   

4.
世界的全球化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不同国家文化的融合,高等院校的教育本土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院校不仅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吸收引进外国教育的优秀成果,而且要坚持自己本土的教育特色,保护和促进本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谈到学校人文教育,笔者认为要把"人文"二字分开来理解,"人"就是要关心人——师生员工素质的发展,"文"就是要关注"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的发展的地方,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人文教育就是要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促使师生员工提高人文修养,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过程. 教育家高焕祥在《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提出:每个人都有三种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人文教育是人文积淀、人文体验和人文实践.  相似文献   

6.
学习陈嘉庚精神和陈嘉庚教育思想,联系当今的教育,我们要继续坚定地坚持开放的原则,认真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要在大学多元文化的交融中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要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有充分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陈思敏 《教育探索》2008,(9):122-123
全球化境遇中多元文化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影响大学生的心灵和谐。为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改进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适应大学生的心灵世界,寻求一种应对价值观世界中的“多元性”的教育理念:在多元文化的统一中把握机遇,并用和谐的方式解决多元中矛盾的理念;追求和谐,却不放弃在斗争中强化主流的理念。要秉持适应大学生心灵世界的价值观教育理念,找寻高校德育课程改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通识教育核心是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的教育。面对全球化和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新时代,大学通识教育必须要担当起新的责任和使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应植根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发挥科研作用,培养科学思维;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历史担当;融汇世界文明,培养世界胸怀。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而又多元化的世界,我们要把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以及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点,并且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范围内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世界文化多元化为汉语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本文根据海外华文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地方大学要放眼世界,掌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性,以开放的视野积极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并以福建师大拓展海外华文教育为例,阐述地方大学在多元文化构建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11.
崔振成 《中国德育》2017,(11):16-20
人的道德品质的诞生需要经历借助伦理而实现道德的过程,伦理安全是道德的产生性条件,也是其保障性条件。道德教育要在伦理世界中借助于文化底色与文化手段方能得以实现。当前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根本病灶在于由教育伦理世界的虚假、文化要素的德育剥离以及伦理交往与伦理关怀的事实性冷漠等所致使的教育世界的伦理不安。匡正教育世界的伦理安全、伦理觉醒与伦理实践的真实内嵌,是中小学德育困境突围的应然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一、“三个面向”和教育人本化的内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也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现代社会意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与才能的各级各类人材;二是教育自身要逐步实现现代化,教师素质和教育管理也要实现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也包括两层涵义:一是要培养能参与世界竞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公民;二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现代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凸现了个体存在的世界意义,同时也促使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具有资源意识。资源意识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投入产出之比,即效率;意味着要重视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资源价值。因此,强调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就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一元和多元的关系,科学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应该重视公民国家意识认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特殊国情又奋发有为的世界大国,这样的大国发展最高端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世界共性,更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要进一步强化有世界水平的特色内涵建设;从五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需要面对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要始终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要扎根中国大地建构理论体系,始终保持中国特色制度底色,善于弘扬中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同时能够为世界提供优秀教育范本的鲜明观点。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动,为比较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文化根本与文化立场应该是,要以本国的民族精神为文化根本,又要善于转换立场,进入异文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是一个强大的日常生活世界。它严重影响了中国迈进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的教育要有“文化自觉”精神,在立足于中国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实施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教育,而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超越不是简单的脱离,而是基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生活世界,追求更完关的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凸现了个体存在的世界意义,同时也促使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具有资源意识.资源意识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投入产出之比,即效率;意味着要重视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资源价值.因此,强调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就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一元和多元的关系,科学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应杰 《考试周刊》2014,(36):86-86
<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又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育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教育交际的障碍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世界跨文化教育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却横在跨文化交际之中,成为交流的一大障碍。克服这一障碍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者的视野就必须扩展起来: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要看到世界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趋势。此外,还要想到几十年后、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今天教育的对象——小学生是下个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