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督教神学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流溢"说和基督教教义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由三位一体说,上帝创世说,原罪赎罪说和末世报应说等所构成的一整套宗教思想体系.奥古斯丁放弃和批判了美在形式的传统看法,完全割断了美和物质世界的联系,把美只归结为彼岸的上帝,把美学完全融合于基督教神学,创立了一套神学美学.在他的...  相似文献   

2.
神学美学视野中的现代美学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美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危机很大程度上也是现代性之危机的一个表征。要认识这一危机的根源,就必须回复到美学诞生时的具体语境之中。现代美学是启蒙思想摆脱中世纪基督教意识形态运动的组成部分,但这种运动的附带结果是导致神性的失落,进而导致美学与理性主义缠夹不清。对康德美学的误读和误认,使得现代美学总是在康德的体系中摇摆,无论是审美主义还是反审美主义都是这一误解的结果。因而,若要对现代美学的困境有充分认识,回到现代美学这一命题提出的思想背景,引入神学美学的视野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阐释3位代表性神学思想家的美学思想,旨在提倡宗教与审美两因素的结合。加强 神学美学的研究,不仅是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且也为陷入困境的当代美学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 路。  相似文献   

4.
康德审美理论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审美理论所蕴含的深刻神学意涵对西方现代神学美学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巴尔塔萨、海德格尔、谢瑞等重要代表人物的神学美学思想无不与康德审美理论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第二波西学东渐潮流中,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独树一帜,格外显眼,得到广泛传播和研究。在萨特美学与汉语思想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上,其美学思想的人学价值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本质论美学,并在存在论美学视域下参与到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6.
约翰·邓恩和埃德蒙·斯宾塞在十四行诗的创作上都别具匠心,独具魅力,有着很深的造诣.两位诗人以迥异的创作手法,深刻地诠释了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与神圣相和谐的神学美学思想,巧妙地将世俗的意象融入神圣的理念,实现由人性向神性的提升,并分享上帝的恩典.  相似文献   

7.
任何承载自身文化的语言在最基本的层面上 ,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 ,而语境作为一种独立自足的结构 ,具有最基本的阐释功能。“汉语语境与西方美学”讲述的是汉语语境中的西方美学 ,即汉语语境如何“转述”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在汉语语境中的“遭遇”,以及两种独立的语境相遇时所形成的阐释学意义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8.
老子有关道的哲学是老子进行形而上学的理性沉思后对世界本原问题所作出的回答。同时,道所具有的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与老子继承和批判神学宗教中的神性观、天命观和神迹等问题密切相关。探讨老子的道观与早期神学宗教的神性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宗教向哲学和科学蜕变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子时代的人们的宗教思维。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西方神学美学思潮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理论,如何看待、阐析西方神学美学在20世纪重新粉墨登场,以及这种回归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就成了值得我们认真思索、探讨的课题。文章将试图从其历史背景和理论内质着手,分析该思潮出现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语韵文博大精深.文情并茂,诗、词、曲、赋堪称华夏四绝.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务必对何谓精华了如指掌,将翻译的原则融会于心.文章以典型译例从现代与实践两方面探讨汉语韵文英译的3条美学原则:保持元叙事美,力达自然美,追求音韵美.  相似文献   

12.
许地山是位基督徒,他的许多作品,或显或隐地表达了基督神学思想。他以文学的形式努力构建汉语基督神学思想,这是他的基督教信仰与他的中国文化观念相遇的产物。当我们尝试着揭示许地山基督神学思想的架构时,也同时完成了对许地山文本的深层阐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格律诗、散文和语篇等三种不同文学体裁,探讨了英汉语的节奏和韵律美学功能的异同,并以大量的实例或数据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美学功能特征,意在让朗读者或阅读者准确把握英汉语朗诵的技巧与标准以及对美感的体验,而且对语音、文学、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对翻译均有指导意义,为大学英语审美化教学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24日至28日,由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主办、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协办的首届神学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襄樊学院召开。在开幕式上,襄樊学院院长向显智教授、副院长朱新义教授到会祝贺。向显智院长代表襄樊学院党委、院行政热情欢迎到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介绍了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与学院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特邀代表香港道风山基督教研究所观察员陈家富博士、《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熊元义博士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向会议发来了贺辞。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波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大陆、港澳台等地区近50名专家学者与会,就圣经、艺术与神学美学,巴尔塔萨的神学美学思想,神学美学原理及汉语语境中的神学美学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讨论。国际著名神学美学家、德国杜宾根大学教授库舍尔(Karl J.Kusehel)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温伟耀教授因故未能到会,分别向会议提交了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5.
神学与美学的相遇发端于"两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两者的契合空间与悖论同时存在,并在神学美学体系中得以彰显。C.S.路易斯的神学美学思想为神学与美学的会通提供了极佳的注脚。他将神学语境下的审美问题指向人类自身,并借着对爱的诗性言说,使神学与美学的会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金洁 《文教资料》2010,(1):102-104
海德格尔的美学之思不仅对西方关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民族审美精神的理解。以海德格尔的精神实质为指引重新解读中国传统关学、为传统美学“去蔽”,实现当代中国美学在回归中超越。将会为建构有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生美学一直是中国现代美学所关注的话题。当代人生美学的研究已经从人生美学的基本理论、审美形态向学科层面推进。在已有的研究中,似乎较少关注自然与人生美学的关系。本文提出人生美学的自然之思,其基本观点是,人生即是"向死之生"的自然过程,人生美学的研究似乎应该首先关注人在这个自然过程中的审美需要。从自然出发来审视人生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人生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者说,人生美学的自然之思的中心问题是建造起审美的自然人生,在顺应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和社会法则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追求人生的自由和超越,以满足人生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弗·洛斯基的一生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证明东正教真理。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任何神学都是神秘的,而否定神学是通向与上帝的神秘结合的道路。在他看来,否定神学不是抽象的神学,而是直觉的神学。“直觉神学”自身包含着矛盾,改变我们的理性,以使我们能够达到对神启的现实的直觉,从而上升到上帝那里,是我们理解教会教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圣经文化在汉语语境中的现状",主要研究其接受者人群的思维模式。以受教育程度及其知识背景来划分,从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农民基督徒、知识分子基督徒以及文化基督徒"接受圣经文化现状的原因与产生的不同情况。同时,提出了很多人不曾注意到的中国文化与圣经文化之间的"互动",除了圣经文化单方面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作用外,还考察了中国文化给圣经文化带来了生机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理性信息、情感信息,还有美学信息。美学信息是一种能唤起听读一方审美共鸣的言语信息。它产生于说写者对特定语音和字、句的艺术处理,诉诸人们的听觉或视觉,具有娱人悦己、帮助理性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及营造良好的信息接收氛围、提高信息的接收质量等多种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