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读偶记     
张爱玲:《私语》张爱玲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忽视了多年.新时期以来,她的部分作品一经重印,立即给新一代的读者带来一个惊喜.她是个十分独特的作家.她反映的生活,她对她反映的生活的理解和评判,她作品中的情调和韵味,还有她那既老到圆熟而又清新活泼的语言,都是独特的,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中,卓然自成一家.她为人为文,都极富个性,和谁都不近乎,  相似文献   

2.
闲读偶记     
  相似文献   

3.
闲读偶记     
当代作家中,蓝翎的经历很奇特,或者说,很有戏剧性.50年代前期,23岁的他因和李希凡合写两篇评论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不期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注重,称他们为“两个‘小人物’”,把他们的文章赞为“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并一下子上升到“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的高度.紧接着,以此为由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对俞平伯和胡适的批判运动.几乎是一夜间,李、蓝两人一鸣惊人,声名鹊起,由默默无闻的青年业余作者,一跃成为文坛瞩目的青年评论家.两人共同署名的文章,频频见诸报刊,且被认为是正确观点的代表.然而,时间并不太久,1957年10月,反右运动行将结束时,李希凡依然如旧,蓝翎却突然间成了“右派”,从而一落千丈,身心俱遭摧残.20多年后,尝够了世间的种种滋味,才重返文坛,且又回到了他成为“右派”前兢兢业业工作过的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从蓝翎的大起大落中,可以看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命运只能由别人摆布,自己根本不能作主,荣达也罢,倒霉也罢,只能听凭政治(或日权力)决定.它给你安排什么角色,你只能充当什么角色,别无选择.李、蓝两人当初写《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和《评<红  相似文献   

4.
闲读偶记     
魏明伦:《巴山鬼话》n1993年10月的深圳文稿竞价,在全国反响强烈,有褒有贬,众说纷坛,到最后,似乎说坏话的居多.然而,毕竟有不少文稿高价售出,作家精神产品的物质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确属好事.剧作家魏明伦的杂文散文集《巴山鬼话》率先以8万元人民币成交.槌声一响,文稿易主,创造了文坛一奇.当初,有人担心,书稿一旦被私入而不是出版社买走,便会据为己有,很难付梓面世.看来,这担心是多余的.《巴山鬼话》就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并发行了,而且印数2万.只不过买主的名字以“出品人”的资格和作者的名字并列印在书上了.这书,是我所见到的第一本有出品人的书.  相似文献   

5.
闲读偶记     
周涛:《稀世之鸟》周涛原本以诗名世。他的新边塞诗,独树一帜。近年来,诗很少做,却写了大量散文。他的散文,以真思想、真情感、大格局、大气势,引起文坛震惊,使多少务弄多年散文的大小名家笔下小而轻的情思、情意、情景、情趣相形见绌。读者惊喜地发现:散文竟还有这么个写法! 《稀世之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于1991年初自乌鲁木齐寄我。我一口气读完,读得兴味盎然。他的取材、语  相似文献   

6.
闲读偶记     
董桥:《乡愁的理念》有一种书,一看就懂;读后一想,收益甚少.只因书中真货太少,鲜货太少;人云亦云的道理,鹦鹉学舌的语言太多,几无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书,读罢就后悔,有一种吃亏上当之感.还有一种书,粗读好似  相似文献   

7.
闲读偶记     
《启功韵语》《启功韵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不厚,定价竟是9元。买时,颇心疼。买回一读,甚觉值得。单书前那17帧彩印书法,就够人品赏不尽,如享太牢。启功,以书画名世,也善诗。他的诗,别具一格。读多了新派的“朦胧诗”之后,再读读启功诗,当别是一种滋味。诗,并不只是要写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离情别绪、孤独呀、寂寞呀等等,并不只是那种甜蜜蜜、酸溜溜、软绵绵、灰苍苍的调子。诗国的疆域大着呢,诗艺的招数多着呢。启功的诗,题材极广,题画之外,举凡患病、住院、失眠、吃饭、乘车、写字、作画、感怀、伤逝、论诗、论文等等,均可入诗。语言干净利索,义蕴深沉隽永,且常常透出令人想笑而笑不出的幽默。他的诗,绝不温柔敦厚,平和冲淡。诗中写世象,有他自己的爱恨褒贬;诗中含世味,有他自己品咂过的辛酸苦涩。他的诗,是真诗,虽然他自贱为“胡说”,自谦为“韵语”。  相似文献   

8.
闲读偶记     
《周作人散文选集》时下,书市上有不少名作家的“诗全编”、“散文全编”乃至“小说全编”.这种书的特点是全.力求把某名家的某种体裁作品全部收拢一起,昭人以全貌.至于是否真全,或收拢得是否合适,那是另一回事,比如《鲁迅散文全编》,除编入《野草》、《朝花夕拾》等散文集里的作品外,还从杂文集中选取入不少.如果杂文算作散文的一种,则应当把杂文全部编入.而选编者的标准似乎偏重于写景、叙事、抒情的作品,殊不知鲁的全部杂文都有强烈的抒情性,只不过常常把情寓于理,而不是离于景和事.那些“全编”,大都印装精美,定价昂贵,出看到者自有其用意和目的,但对多数普通读者来说,我以为不必贪大求全.如果不是对某名家特别感兴趣,或打算研究他,就不必读他那个“全编”.名家的作品,并非都是佳作,也有不少中不溜儿的,甚至较差的,作为普通者和业余习作者,书款并不充裕,大可不必去买那个“全编”,不必费时费力地去啃那个“全编”.要读,读选本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9.
闲读偶记     
余秋雨散文,近年来读者日众.他的书,甚至走上街头的书摊.这现象,庶几表明散文读者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很可能,有人是真的能欣赏余文的妙处,有人只是“随大流”,是否真懂,还很难说).读余秋雨,不同于读三毛、罗兰.读余秋雨,需要有足够的文史知识,有丰富的文化素养,或者说,需要有不同凡俗的文化情怀.否则,很难和作者“接轨”,很难理解文中蕴涵的历史感、沧桑感、大悲愤、大慨叹,和作者发自内心的对文化良知、文化品格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闲读偶记     
台湾作家余光中,以诗名世。他的散文,也独树一帜。这册《鬼雨》(花城出版社出版),是他的散文选集。我读过一遍,又读一遍(值得重读的散文集可是不多),越读,越品,越觉着有一种又深又长的味。在其他散文家(包括大陆和台湾)的作品里,从没有读出过这种味。究竟是啥味,很难说清,反正使人十分受用。他在《逍遥游》中慨叹:“当你的情人已经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我觉着,他的散文,正像一首可以送给玛丽、玛丽也会欣然接受的菩  相似文献   

11.
闲读偶记     
贾平凹:《抱散集》新时期散文名家辈出。我最喜欢的,只两家:一为孙犁,一为贾平凹。孙犁作品,愈老愈辣,文字极简约,意蕴极深湛,读后掩卷,总令人回味不已。贾平凹散文,另辟蹊径,独抒性灵,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全无我们早已厌烦了匠气。这本《抱散集》(作家出版社出版),是贾平凹的散文选集,书不厚,却足能体现他的散文全貌。前边的大部分,是记游咏物之作。这种题材的东西,弄不好就会  相似文献   

12.
闲读偶记     
钱钟书:《宋诗选注》 自鲁人大毛公为《诗经》作《毛诗诂训传》以降,历代都有人为前人的诗文作注。后来,还不断有人既选又注。最有名的是《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通过选注,一是把有代表性佳作从大量良莠不齐的作品里挑选出来,二是解词释义,扫除语言障碍,这就为普通读者的学习、欣赏提供了方便。这是个好传统。近年来,出版或重印了不少当代人选注的古代诗文的选注本。就我读过的而言,我觉着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无论其选还是其注,都最具特色。还有一本有特色的是俞平伯的《唐宋词赏析》。 首先,钱选宋诗的标准十分明确,也十分独特。在书前的序里,他定下了六不选:“押韵的文件不选,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把戏也不选。大模大样地仿厢前人的假古董不选,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的旧货充新也不选……有佳句而全篇太不匀  相似文献   

13.
闲读偶记     
余秋雨,著名学者,有多种文化艺术专著行世.著述、讲学之暇,也写散文.多数作品在上海《收获》上辟专栏连载,很有影响.这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知识出版社出版).书名《文化苦旅》,大有深义存焉.  相似文献   

14.
闲读偶记     
段海峰主编、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家感悟人生丛书》,凡五种,皆可读.说可读,一是人人都有人生,但未必人人都能感悟出什么,更未必人人都能写出文章;而这些名家,既有独特感受,又能款款道出,我们读后便可得到启示,有益于自己的人生.二是,各书所收,全系短章,意蕴深长,语言活泼,无教训人的架势,有亲近人的态度,因而耐读,也好读,读后,又可得到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闲读偶记     
《欲读书结》(三联书店出版)是王蒙在《读书》杂志发表的专栏文章的结集.读书,各有各的读法.有的能把书读死,有的能把书读活、读死者,要么囫囵吞枣,要么寻章摘句,书是书,我是我,读毕掩卷,所得甚少.读活者,总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认识、体验和书结合起来,参照、印证、分析、引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加深理解,开扩思路,进而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读法,哪怕只抓到书中的某一点、某一部分,也会使自己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6.
闲读偶记     
近年来,陈天然以他的一笔好字,蜚声海内外;都知道他是书法家,大小城市都能见到他的墨迹。知道他是画家的人,并不多。这情况,大概缘于美术作品不易流传,见到者不多所致。我早知道他是画家,想欣赏他的画,却很难找到。十年前,陈先生赠我墨宝两件,一写“翰墨香”,一为集《离骚》句“望崦嵫而勿迫,恐(?)(?)之先鸣”。装裱后,悬于壁间,日夕品赏,越看越觉着有味道。他的书法,苍劲遒健,质朴雄奇,铁划银钩,力透纸背,龙蛇飞舞,气势夺人,有骨气,无媚态;尺厚的东西。我对这位风格独特的书法家产生强烈兴趣,很想了解艺术家其人其艺。  相似文献   

17.
闲读偶记     
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个奇特人物.他初为富家子弟,声色犬马,风流倜傥;后为艺术家,才华横溢,艺品高绝,于诗词、戏剧、绘画、音乐、书法、篆刻,无不具有高深造诣,为世间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正当他39岁的盛年,竟毅然舍弃妖妻美子,万贯家财,和酷爱半生艺术事业,去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了.出家后,修南山律宗,持戒甚严,缁衣芒鞋,黄卷青灯,一日二餐,过午不食,物质生活十分清苦,而内心世界却异常澄澈而平静.从李叙同,到弘一法师(李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从一个蜚声海内的艺术家,到六根清净、一心念佛的苦行僧,这个转变实在太大,以致于在当时和以后,世人多不理解.但当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事略,他的思想演进的轨迹之后,便庶几可以解开他的出家之谜.  相似文献   

18.
闲读偶记     
《清风集》“文化热”中,出现不少评说文化的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独出心裁,另辟蹊径,推出了一套别致的丛书:《解忧集》、《清风集》、《知味集》、《书香集》、《说画集》。谈酒,谈茶,谈吃食,谈书,谈画,从各个方面描述中国人(特别是文化人)的“生活艺术”。各书均为名家所编,不是辑录古书、旧书,炒前人剩饭,全部篇什都是约请当代文化艺术界名人专为各书撰写的。话题虽是老话题,文章却是新文章,极具欣赏价值。这册《清风集》,袁鹰编,全是写茶的。华夏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种类,名目繁多。文化人并不人人嗜酒,却几乎人人饮茶。茶能消乏解渴,又能移情寄性。最是春朝独坐、寒夜客来之际,身心困顿、亲朋欣聚之时,一盏在手,慢啜细品,更会引起许多绵思遐想,悲欢哀乐,娓娓情怀,款款心曲。因此,关于茶,便大有文章可做了。多数是说喝茶,品茶,也  相似文献   

19.
闲读偶记     
林语堂:《苏东坡传》《苏东坡传》(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是林语堂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苏东坡所处的时代是个政治大变动的时代。他踏人仕途不久,正赶上王安石变法。变法的功过是非且不论(林语堂全面否定了这场变法),反正苏东坡以反对者的姿态被卷入了这场斗争。反对者很多,但苏东坡受的折腾最久,受的摧残最重。他是一个很值得一写的人物,多才多艺,多姿多彩,又多灾多难。著者  相似文献   

20.
闲读偶记     
吴冠中散文选吴冠中是著名画家。他的绘画,既继承中国传统,又吸收西洋技法,通过艰苦探索,卓然成为大家,影响达于海外。1993年,法国文化部曾授予他法国文化最高勋位(他于1946年去法国留学,专攻绘画,1950年回国)。绘事之余,他也写文章。很多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