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稚  孙茜 《东南传播》2013,(12):57-58
灾害带给人们深重灾难,对灾害的报道不仅需要对灾害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需要及时、迅速地到达现场;真实、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监督社会救助过程以及充当公众情绪“减压阀”的功能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2.
熊蕾 《青年记者》2012,(27):15-16
有人文视角的灾害报道和没有人文视角的灾害报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生动,能够打动人心;而后者,因为枯燥,会疏远受众和新闻事件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梳理了西方的学术谱系脉络:社会冲突视角、社会运动视角、公民参与视角和传播学视角。在学术实践上,文章总结了2014年中国网络群体事件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类型上体现了多元化视角和多学科对话的发展趋势;研究话题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等话题有所下降,而环保事件、政府公权和社会矛盾则持续热门;在理论和方法上,学者们开始尝试不同理论视角的解读,方法上量化和混合的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最后,文章比较了中西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差异,强调在全球视野和本土实践中互动中现实情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清华大学历史系倪玉平教授的《出入与异同:清代经济史论稿》一书,2019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清代经济史研究的论文集,搜集了作者近20年来发表的经济史学术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漕运、盐政、关税、财政、灾害、量化经济史、人物与事件、思想文化与考证等方面。这些论文或从政治史视角研究清代财政,反思中西财政发展道路的异同;或从计量史学的视域透视中  相似文献   

5.
杨彪 《军事记者》2009,(12):17-18
作为编辑部的派出单位,记者站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结合2008年西南战区发生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与“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报道经历,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认为,新闻作为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借助的是叙事手段。任何信息都是事实的传播,对整个新闻事件,如果没有叙事就无法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所以叙事是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体式。本文以"习近平访韩"事件为例,选取《纽约时报》、新华社和中新社的报道,从新闻叙事视角、新闻叙事顺序和新闻叙事表达,这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新闻叙事方式的差异,以及探讨如何改进叙事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杨柳 《新闻世界》2012,(5):181-182
新闻报道框架分析有利于解构新闻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时的思考与处理方式,从而体现出媒体的报道理念。本文以国内重要报纸为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从时间与频率、文章体裁、文章主题和报道视角四个方面来看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总体呈现了关注事件进展和中立等特点,但是也暴露了在报道此类国际事件时缺乏深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来最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抗击冰雪灾害。国内媒体对铲冰除雪、电力抢修、春运交通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要搞好突发灾害事件报道.焦点集中在一个“责”与“度”的把握上。笔者以此次国内媒体抗击雪灾的成功报道为例,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011年,《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1]一文,使得虎妈在美国一炮而红。对于"虎妈"教育,两国媒体均质疑该方式的科学性。但他们对同一态度的论证与阐释方法存在差异。基于此,从解释学角度,对中美两国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中西媒体以怎样的视角报道与评述"虎妈",而他们各自又是受到何种主流话语的引导而导致了报道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来最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抗击冰雪灾害。国内媒体对铲冰除雪、电力抢修、春运交通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要搞好突发灾害事件报道.焦点集中在一个“责”与“度”的把握上。笔者以此次国内媒体抗击雪灾的成功报道为例,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新闻事件中,灾害类事件往往兼具突发性与持续性的特征,这对新闻媒体的报道提出了挑战。为抢占第一手信源并尽可能地保留临场感,直播报道成为灾害类事件报道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将分析央媒新媒体端在重大灾害类事件中的直播报道样态,并解读其特点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媒体“9.11”事件的报道和“9.11”五周年的纪念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与灾难事件纪念报道的差异,认为灾难事件报道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更注重深度分析和理性预测,提出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的具体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3.
董媛媛 《新闻知识》2006,(12):35-37
所谓灾害,即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坏的现象。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可预知预防性低、损害性大、对外援依赖性高等特点。1灾害报道,顾名思义,就是以传递灾害信息为题材的新闻报道。灾害报道的新闻价值转变由于灾害报道内容的特殊性,我国新闻界曾经对其采取了审慎的态度,表现在具体操作上就是“报喜不报忧”,对灾害题材或弃置不用或借以讴歌“人定胜天”的革命战斗精神,这一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媒体判断灾害事件有无新闻…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发生的“8·17”洪涝灾害灾情严重,引起高度关注。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害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监测环境、满足受众知情权等重要社会职责的体现。本文从此次“8·17”洪涝灾害报道入手,浅析报纸在灾害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探讨如何扬长避短,从而实现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政府喉舌与市场主体的双重角色身份。这种身份促使媒体在公共危机报道中形成了既服从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安排,又寻求自由报道空间来赢得市场的“中间角色”。本论文通过梳理2008年至2013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扮演“中间角色”的情况,试图总结出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以及媒体寻求独立报道的路径,从而描绘出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真实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经济报道中经常是专家在唱“独角戏”。不可否认这种专业视角在经济报道中不可或缺.但如果仅仅只有专家视角却未免显得单薄。要真正学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细节,实现平民化视角与专家视角的融合,让读者在了解经济事件是什么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事件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以2008年南方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抗震救灾报道为契机,突发事件报道将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成为媒体担当其社会公益责任.获得公信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报道领域。与中央级广播媒体相比较,地方广播媒体覆盖面较窄、目标听众相对集中.在突发事件报道上要把握好“事件选择”、“核心报道主题设计”和“报道程序设置”三个环节.着力构建贴近性、服务性更强的报道,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区域影响力,形成差异化报道优势。  相似文献   

18.
灾难新闻对外报道的五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灾难新闻对外报道中,除必须及时准确,外宣媒体尤其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借鉴西方媒体经验,着力增强报道时效性、针对性、多面性、故事性和传播视角的多元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在具体报道中,对外传播媒体应根据新闻事件发展的特点,分阶段、有计划地增强各个环节的着力点.例如,在灾害事件发生后,应该快速反应,有序组织,努力抢占话语权,着力增强报道时效性.随着灾害事件发展,应该客观准确地报道事件本身,重点围绕国际社会关切,开展针对性报道,并以人物故事入手,用朴实语言、感人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海外受众.  相似文献   

19.
动态性报道,尤其是其中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虽然在新闻中的比例有限,但却是最吸引受众的报道形式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尤其是今年南方抗击冰冻灾害期间的新闻报道经历,探讨一下在动态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以便更快更准地寻找到“新闻点”。  相似文献   

20.
背景:从“史匕最牛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再到“周老虎事件”,网友的言论不断闪现在中国的舆论中。这些将自己所见、所闻提供给公众的网民,被称为“公民记者”。在今年的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反击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力量,“公民记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网络汇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