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松 《成才之路》2012,(31):11-11
新课标强调,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实践证明,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法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发展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中的自省是指对数学学习过程、结果、方法的评价与反思.自省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广阔性和深刻性.为了培养这一能力,教师应通过设疑,唤醒学生的自省意识;通过引导,让学生的自省更加深刻;适当放手,让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省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谢锦璇 《考试周刊》2022,(29):30-33
北师大版教材系统化、生活化、开放性强,可谓层层深入、潜移默化,有章可循。特别是新知识的学习,总能找到它的旧知进行联系、迁移、转化、拓展。由此,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眼光去发现与探究,是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能力之一。引导学生主动联结旧知,推进知识建构,激发思维;经常回顾反思,凸显数学本质,发展思维;借助已有经验,适度拓展延伸,提升思维。  相似文献   

4.
<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关于平面图形测量的问题。对周长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深刻了,不但能帮助学生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有助于他们在后续学习中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特别容易出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对部分解决问题有错误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引导学生适时反思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分辨异同,在反思中疏通阻碍,在反思中变通发展,在反思中纵横联系,在反思中突破定式,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6.
7.
一、自身内涵比较,解读多重属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我们要想把一个问题解说得透彻、深刻.对这个问题自身进行多面解剖是一个比较易于操作的办法:即把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结合运用.对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比较.挖掘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的开阔性。  相似文献   

8.
郑毓信教授指出: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是要有从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式过程即“去情境化”过程。只有重视并研究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去情境化”问题,才能使学生经过抽象概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实现“去情境化”的有效策略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虽然让学生看了、做了、想了、听了、经历了,但是学生没  相似文献   

10.
人类思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上。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题、实物情景、直观操作、分类对比、认知冲突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提出问题,用学生的视角引领数学学习,不断提高其数学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精于提出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的价值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照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下,经历数学活动,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进行自我建构的数学化过程。因此,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是在这种不断补充、重组、提升中建构并走向深刻。一、从生活经验的浅层中走向思维深刻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读懂学生的想法,暴露学生的弱点,巧借错误资源,把握数学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要做到以理服人,就必须分析说理。论证过程就是说理过程。理说得深刻还是浅白是衡量考查议论文优劣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13.
体验性学习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体验性学习是在活动、亲历中的学习,是学生自觉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体验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亲历评价与反思,体验并内化良好的品行,提升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明确提出了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为此,我们应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让浅表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阅读吧"《稻草人》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推敲语言,提升阅读的思维品质;通过揣摩心理,丰富阅读的情感体验;通过辨析景物,感受文字的意味深长;通过斟酌表达,搭建读写的自然通道,逐步让阅读走向深度,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体验性很强的认知活动,怎样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在物化的体验中触摸秒,认识秒,建立具体的秒的时间观念,积累更多的能长久留存于心中的活动经验呢?请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片段及反思。  相似文献   

16.
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其中最主要的是依靠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结构,从多方面推测和构想中寻求新设想的思维方法。它像烛光一样,从一个中心点向四面八方扩散,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不俗的见解,达到求异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华应龙老师的这节数学课上,学生始终敞开着心扉,作为积极对话的一方而存在着。首先,是与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既然学生都说会,那就先算吧;才猜了两个数就有学生跟着报出了答案,那就让学生猜吧。教师一再走下讲台的“下岗”,避免了独白式的演讲,使师生对话成为可能。学生仍是“秧田式”地坐着,但不再是孤独的学习者。我们分明看到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共享。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之间有争论、有坚持。最好的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其次,是与计算器、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对话。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与计算器的数…  相似文献   

18.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拓展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将面临一个挑战,既要实现从“一个物体”到“一个整体”的认知突破。又要沟通“一个物体平均分后得到的分数”与“一个整体平均分后得到的分数”之间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9.
鄂冠中 《考试》2011,(3):24-26
【试题回放】 “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意思。冰雪化作春水是“融”,人际关系和谐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沟通是“融”……  相似文献   

20.
在组内研讨活动中,两位老师执教“三角形面积(练习)”: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不同的处理方法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一、教师甲的教学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要知道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们可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