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轶 《精武》2012,(29):27-28,30
本文就技战术运用及与之相关的选材、训练安排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提高中国男双技战术水平的途径。以期有利于缩小中国男双同世界顶级男双的差距,在重大的赛事中有更好的表现,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3.
羽毛球男双技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秀羽毛球男双比赛各项技战术环节进行分析,探讨了羽毛球男双竞技特征.认为:直接得分是男双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杀球+封网”是男双的主要得分技术.因此限制对方进攻和为自身创造进攻的机会比进攻本身更重要;而限制和创造进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半场;所以现代男双的争夺焦点已明显转向前半场,发接发阶段创造进攻的能力、发接发优势率已成为男双中影响胜负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羽毛球世界排名第一的女子单打运动员卡罗琳娜·马林(以下简称马林)自2015年以来参加的世界重大比赛中共10场比赛的技战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林前场抢网的意识强,主动性进攻较多,杀球凶猛,"男性化"打法趋于成熟,综合实力强劲.  相似文献   

5.
"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就"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实行新赛制后明显缩短水平接近运动员之间比赛的时间,比赛的节奏加快;世界男单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发接发抢攻的趋势得以推进,后场采用先下压控制的打法得以凸显,网前和平抽挡技术更受重视。  相似文献   

6.
以2010年、2011年全英公开赛进入前八的20场比赛录像作为观察样本,通过数据统计,探讨了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研究证明:优秀男单比赛拍数区间主要集中在“1—14”拍,比赛中多以网前技术(例如:“搓”“放”等)创造中后场进攻机会,而主要的得分手段集中在中后场杀球和前场封网。  相似文献   

7.
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与心理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高低是比赛取胜的基础条件之一,当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双方技战术相互制约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蔡健 《福建体育科技》2013,(1):24-25,3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2011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国的林丹与马来西亚李宗伟的决赛视频为基础,对比赛过程中的发接发、主动网前、后场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对发接发、主动网前的处理体现出两位选手都有着很强的网前抢网意识,目的是让对方起球,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进攻机会,而重杀就成了后场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建议:在训练中要重视运动员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其战术意图,让其多看高水平赛事,明确训练方向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羽坛男单四大天王的逐渐隐去,新一代各国男单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明显可以发现我国羽球男单已经不再是不可撼动的地位了,一家独大已经成为历史,世界羽坛男子单打已是百家争鸣。本文基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研究中心最新研发的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系统,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2018年南京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四强选手中2名中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的击球得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出石宇奇、谌龙各自的打法特点及战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固 《精武》2014,(4):137-138
在2013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中,我国头号种子李雪芮爆冷输给了泰国小将拉差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李雪芮和拉差诺场上的发球与接发球、得失分,各项技术的全场使用频率等技战术进行初步的统计,以求进一步分析双方的胜负原因。研究发现,比赛中双方的回合都较多,整个比赛一直处于多拍的突击与反突击阶段。拉差诺的网前更加积极,尤为擅长进攻突击,敢于果断下手。而李雪芮则一直想用拉开压制对方后场进行突击的战术来打乱比赛节奏。但是李雪芮在前场失误较多,一直没有取得比赛的主动。  相似文献   

11.
欧阳志萍 《精武》2012,(31):83-84
羽毛球女双项目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从1996年中国羽毛球突破奥运零金牌以来,女双一直是羽毛球项目夺金的主力。本文通过对21分赛制和15分赛制下女双技战术变化,分析21分赛制下女双发展总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1分赛制20场和15分赛制10场优秀女双比赛统计数据进行量化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21分赛制下女双更加注重发接发抢攻战术。(2)21分赛制下中场和前场技术使用增加,后场技术使用减小。(3)21分赛制女双比赛整体进攻趋势加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陈雨菲近期4场国际比赛进行数据统计和技战术分析.结果表明:1.陈雨菲拉吊能力强,技术全面,网前手法细腻;2.偏向防守型的风格导致的中场防守失误也比较多;3.后场被动球路的处理单一缺少线路变化;4.扑球和杀球得分率是远远高于失分率,前场的推球、中场的挡网和后场被动抽球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羽毛球女单运动员王适娴的比赛技战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王适娴前场技术精湛,擅长利用拉吊突击的打法,从而调动对手跑动范围,消耗对手体力,但主动进攻意识不足,失误较多.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其比赛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今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观察统计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997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双打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接发前4拍”和攻守技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发接发前4拍”、“后场下压”和“网前封网”的技能高低,对男双比赛的胜负,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运动员的前半场技术相对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15.
卢青  盛怡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6):20-21,25
通过文献检索、观察统计、对比分析法等途径和方法,对李龙大/郑在成近两年国际重大比赛中各项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这对组合中,李龙大的技术相对全面,跑动范围大,前半场抢网意识突出,平抽挡衔接好且球风凶狠;郑在成在场上移动较少,出球相对比较软,球速较慢,但变化较多,意在稳妥。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谌龙和李宗伟2011年4场国际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加入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以击球点的高低作为判断运动员赛场上所处态势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没有扎实的网前技术做保障,后场进攻的威胁性、准确性就没有发挥的空间;谌龙进攻更多的是凭借速度力量,较少依赖线路和落点变化;谌龙杀上网技术组合变化少针对性弱,而李宗伟杀上网技术组合灵活多变针对性强;谌龙需要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专项体能的优势,不仅要具有强攻的“狠、准”,而且要有连续进攻的能力;在多拍控制反控制的过程中增强进攻的准确性、威胁性,是谌龙今后训练与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羽毛球运动在伦敦奥运会周期达到巅峰,并创造了五冠的好成绩。自里约奥运会后,我国绝对统治羽坛的地位开始动摇,男单、男双等优势项目被新崛起的日本队超越,尤其在东京奥运会我国只取得两金四银的成绩。本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赛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羽毛球退役双打运动员蔡云、傅海峰的技战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蔡赟/傅海峰发小球的比例最高的是1号区,同时也具有较高得分率,但是发五号区明显失分率较高;最少的是后场六号区域,只百分之零点七;第三拍挑球技术和抽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多,推球技术和挡网技术的使用比率略低,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得分率较低。蔡赟傅海峰在被动情况下,前3拍只能运用质量不高的平推球来处理。建议:在专项训练中应加强控制与反控制阶段网前球和落点意识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前三拍的技术运用以及加强攻防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研究当前世界高水平男双的技战术,取其精华,集中精力训练,提高发球质量,从而赢得第三拍的主动权;前场技术的运用要加强进攻意识,争取前场进攻主动权,提高前三拍技术的质量,从而为赢得比赛创造更多的机会。本研究旨在为改进中国羽毛球队男双选手的技战术提供借鉴,为广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戴资颖和马林两名运动员在2018—2019年四场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进行分类统计和数据分析。结论显示:(1)从发球技术和发球区域上看,戴资颖会针对马林的打法特点,调整发球方式。而马林在比赛中主要就是以网前小球为主。(2)从接发球和前场技术上看,戴资颖接发球主要以防守为主,而马林主要以进攻为主。前场戴资颖主要是以搓放和勾对角技术来控制网前,而马林更多的是采用高质量的搓放使对手回球直接失误或挑高球从而发起下压进攻。(3)从中场技术上看,戴资颖与马林均以挡放网技术为主,但是各有不同的特点。(4)从后场技术上看,戴资颖更多的是控制落点,调动对手,找准机会下压进攻,而马林以杀球为主要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女单决赛的技战术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李雪芮的发球稳定性弱于马林,连续得分能力强于对手,李雪芮的挑球技术和马林的高远球技术使用率最高,在相持球和多拍球阶段中李雪芮的失分数均高于对手。建议:在新周期备战中进一步完善各类击球技术细节,提高多拍击球的稳定性和降低非受迫性失误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反复观察林丹和李宗伟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表现,对两位选手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攻防相持能力、主动得失分使用技术、关键分技术运用等全场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处理网前球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搓放网前球为主。杀球成为两人得分的主动技术手段,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两位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分相差不大,林丹相持能力略优于李宗伟;关键球处理上,林丹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对手。林丹凭借着略胜一筹的相持能力和关键球处理的优势,最终实现逆转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