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为如何通过组织管理策略有效激发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认同理论和动机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研究团队性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团队性绩效反馈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规则服从、集体情感与责任动机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没有发现个体工作控制源对团队性绩效考核、知识共享动机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最后讨论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作用。心理契约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的内容结构具有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隐性知识蕴含于人脑中,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促进组织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心理契约的良好构建和稳定发展,可以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隐性知识共享的意愿和行为,在组织良好的环境氛围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3.
着重分析图书馆员的心理契约的形成,了解馆员的期望和主观知觉,为图书馆组织探索员工管理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社会交换理论以244个配对样本数据,研究了心理所有权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及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心理所有权对员工知识共享和组织承诺有显著正向作用;组织承诺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组织承诺在心理所有权与员工知识共享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新型知识团队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新型知识团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新型知识团队现阶段及未来的职责,以及新型知识团队员工在图书馆中担任的角色.新型知识团队员工应具备的素质是,要有专业技能、要有沟通表达能力、要有管理技能、要有团队技能、要有IT技术.图书馆应如何构建新型知识团队?一是要有有效的领导力;二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员工招聘和挽留政策;三是要建立促进协同合作的组织文化;四是要建立员工知识.  相似文献   

6.
贺培燕 《津图学刊》2004,(6):23-25,34
心理契约是知识员工与组织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组织与知识员工的心理纽带。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对图书馆知识员工管理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员工管理中构建心理契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图书馆临时员工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78-81
分析图书馆临时员工的现状及自身素质,肯定临时员工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临时员工可通过在职培训、馆内业务学习活动、学术交流等途径,系统地接受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专业技术知识、能力素养和文明礼貌等方面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共享模式,以期推动企业利用新媒体进行知识共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选择最佳知识共享模式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以信息生态和信息生态位理论为基础,以制造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典型代表为研究对象,使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3种典型的企业知识共享模式,并从信息生态特征上对比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结论]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共享的典型模式能帮助员工、团队和企业实现更好的知识共享效果:在员工个体层面,提升企业员工自我学习和知识管理的能力;在团队协同层面,促进团队之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在企业发展层面,为企业知识创新水平的提升搭建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团队背景下的企业隐性知识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团队背景下企业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为项目个人、团队学习的成果通过各种形式向企业转移。影响个人、团队向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领导的支持、组织的机构特质和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的阐释传播与运用、组织中的知识黄页、团队间知识转移的制约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网络分析在团体知识共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某科研团队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成员间的知识交流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关可视化工具绘制出团队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图。然后从整体结构、节点中心度、小团体等角度来分析该科研团队的知识交流共享状况,发现团队中的关键人物、知识流动的瓶颈和孤立点。这些信息有助于发现组织的知识共享问题与特点,可以作为组织改善知识共享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团队是一种任务型组织,其虚拟性、流动性和参与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必然有着区别于一般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要素和过程特性。在分析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基本理论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并探讨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及其对知识转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指出组织和个人对知识共享存在重大的意见分歧,其根源在于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信息不对称”衍生出知识共享的低成本与知识创新的高成本、知识创新的长期性与知识应用的短期性和失败共享障碍等几对矛盾。认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知识共享障碍应该从分析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入手,从员工作为知识供给和需求者双重角色出发,建立“双赢”市场机制,从而建立合理的组织知识共享贡献评价体系,并加强员工对企业组织未知知识贡献的评价权重。  相似文献   

13.
认为影子团队(Shadow Team)是由组织中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具有不同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利用组织内外部的信息、知识和情报,针对并模拟主要竞争对手,开展相应的情报活动并为决策者提供战略情报支持。文章介绍影子团队的概念,特征,作用,团队的构建,讨论影子团队在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艳 《大观周刊》2013,(6):239-239
认真学习和妥善运用知觉理论和知觉的特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这也有利于克服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弱点,把握受教育者的认识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研团队信任与知识共享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可以划分为共享意愿、知识贡献和共享效果三个维度;高校科研团队信任也包含组织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三个维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团队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科研团队组织信任除对共享意愿有显著影响外,对知识贡献和共享效果影响并不显著,而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对共享意愿、知识贡献、共享效果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广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117-120
在心理学的知识定义基础上,深入分析基于工作任务的组织认识知识、组织价值知识和组织情感知识的内涵要素;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知识的结构维度进行验证性分析,指出有关组织知识的结构和内涵要素分析对于研究知识管理和提高知识员工生产率途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人力整合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图书馆知识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人力整合涉及员工招聘、员工结构和员工团队。前者应综合权衡核心价值观、知识水平、内选与外聘、长期雇佣与临时雇佣、内在吸引与外在吸引等因素;中者应从专业、能级、智能、年龄、源缘和岗位结构入手;后者可通过成立学术研究群体、质量改进团队和虚拟团队等措施来贯彻。  相似文献   

18.
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研究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影响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的核心要素,提出促进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并对能力中的因素进行能力识别。[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对传统环境下的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维度进行总结,分析数据密集型环境下科学迅速发展所形成的科研环境,提出在新环境下科研团队数据能力的6个维度及其要考虑的因素,构建以促进团队知识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科研团队数据能力模型。[结果/结论]数据密集型环境下,科研团队数据能力包括科研团队的数据意识,基于数据意识的科研团队的数据检索和数据发现能力,组织、整合和管理数据的能力,描述和保存数据的能力,分析、利用数据并从数据中发现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数据辨析和评价能力。这些能力从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知识整合、知识分享、知识评价等方面促进了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9.
人是档案馆知识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档案馆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包括三个方面:档案馆员工招聘整合、档案馆员工结构整合和档案馆员工团队整合.  相似文献   

20.
组织公民行为是描述那些无法用奖惩系统来评定,但能够提高组织效能的员工角色外行为.根据知识共享活动的特点,从组织公民行为视角对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AMOS软件构建了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其验证.研究发现:能够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因素中,工作满意和心理资本不能直接对知识共享产生正向影响;信任与组织承诺对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同时,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对组织承诺和信任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