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阻值相等的三个电阻R和R1、R2、R3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且R1=R2=R3,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20V,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  相似文献   

2.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因此各电阻分压时遵循U1∶U2=R1∶R2的比例关系.即:在同一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串联电路的这一分压原理在电学解题中有重要的应用,现以下面两方面为例.一、解物理量估算问题例1如图1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R2=20Ω,R3的阻值不为0,当断开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可能是()(A)11V(B)10V(C)9V(D)8V解析: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3V.则当闭合开关S时,电阻R1被短路,两端的电压变为0V,所以电阻R2、R3两端的电压共增…  相似文献   

3.
一、规律探索问题1在图1所示的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图中所示位置A滑到位置B的过程中,定值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阻值有什么关系?分析:设滑片P在位置A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A,则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1=IAR1、UA2=IAR2.向右移动滑片P到位置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使得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也变小;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设为IB),此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变为UB1=IBR1、UB2=IBR2,其变化量分别为△U1=UB1-UA1=IBR1-IAR1=(IB-IA)R1,…  相似文献   

4.
题1 如图1,电压表测量的是( ) (A)R1两端的电压. (B)R2两端的电压. (C)R1、R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分析有同学根据用电器距离电压表的远近来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错选了(A).电压表测量的应是并联部分的电压,图1中  相似文献   

5.
于正荣 《物理教师》2013,(10):59-60
问题.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1=220√sin100rt(V)的交流电,电阻R1=R2=25Ω,D为理想二极管,则下述正确的是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50V.  相似文献   

6.
1.根据电路结构讨论求解 例1 在图1所示电路中,开关S1,S2是两只只能同时断开或同时闭合的联动开关,R1=10Ω,灯泡L上标有“6V3.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置于中点,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当S1、S2两开关处于某一状态时,用电流表测得电流为1.2A;S1、S2两开关处于另一状态时,用电流表测得电流为0.3A.  相似文献   

7.
(2005年北京市)如图1是小李探究电路变化的实验图,其中R1、R2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已知R1>R2>R0,当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置于某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当滑片P置于另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若ΔU1=|U1-U′1|、ΔU2=|U2-U′2|、ΔU0=|U0-U′0|则()(A)ΔU0>ΔU1>ΔU2(B)ΔU1<ΔU2<ΔU0(C)ΔU1>ΔU2>ΔU0(D)ΔU0<ΔU1<ΔU2分析:我们乍看此题无从下手,一时没有解题思路,从理论分析: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具有分压作用.U=U1+U2+U0的和不变,…  相似文献   

8.
例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U=6伏,R1=40欧,变阻器R2阻值0~20欧.试求示数变化范围解(1)当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移到B点时,R1、RAB串联.示数U1=IR1=0.1安×40欧=4伏(2)当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移到A点时.R1工作,R2被短路.答:R2滑片P从B移到A,示数变化范围0.1安~0.15安;示数变化范围4伏~6伏.例2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U=6伏、R1=40欧,变阻器R2阻值0~20欧.试求示数变化范围.分析此题只是电压表改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电阻两端电压.其余与例1相同.答:R2滑片P从A移到B,示数变化范围0.1安~0.15安示数变化范围0…  相似文献   

9.
李明 《中学教与学》2003,(11):33-33
例题 在图 1所示电路中 ,电阻R1=1 2Ω ,R2 是最大阻值为 2 0Ω的滑动变阻器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电流表○A1示数为 0 5A .如果电流表○A2 的量程是 3A ,○A1的量程是 0 6A ,为了不损坏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欧姆 ?错解 :电源电压为U =I1R1=0 5A× 1 2Ω =6V .为了不损坏电流表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应为I2 =I-I1=3A - 0 6A =2 4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R2 =UI2=6V2 4A=2 5Ω .分析 :要求解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电阻最小值 ,应首先分析一下 ,在什么情况下 ,滑动变阻器连…  相似文献   

10.
1.导体两端加一个电压为6伏且稳定不变的电源,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2安,那么导体的电阻是_欧.如果加在导体两端的电源是由两个6优稳定不变的电源串联起来的,那么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伏,导作的电阻是_欧.2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是两个电阻,AB两端电压U=6伏,且保持不变,如果R2两端的电压U2=2伏,R1=4欧,那么通过R1的电流是_安.3.电阻R=15欧,要使加在R两端电压是总电压的1/4,应给R串联一个_欧的电阻;要使运过R的电流是总电流的1/4,应给R并联一个_欧的电阻.4.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开关K断开和团合…  相似文献   

11.
题如图所示,电阻R1=4Ω、R2=8Ω、R4=4Ω, 如果R2两端的电压为U2,通过R2的电流为I2, 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通过R3的电流为I3, 并且,求R3的值。分析这是一道很特别的电学习题,电路有两条支路,每条支路由两个电阻串联而成。在由R1和  相似文献   

12.
例1 一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15V增大到20V,通过R的电流增加了0.5A.则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增加了多少?  相似文献   

13.
[例1]加在由电阻R1和R2串联组成的电路两端的电压是12V,R1:R2=1:3,则R1两端的电压是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当s接1时,R,与R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I=0.2A.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为  相似文献   

15.
1.当照明电路里接入功率较大的用电器时,亮着的白炽电灯明显变暗.既然接入的用电器与原来发光的白炽电灯是并联的,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呢?答照明电路的干线是有电阻的,其电阻可用R来表示,如图1所示.当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时,电路并联部分A、B两点之间的电阻RAB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RAB)也减小;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电压U不变的情况下,干路中的电流I变大,干线上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UR(=IR)升高,因而并联部分A、B两点之间的电压UAB(=U-UR)降低,又根据P=U2/R可知,原来发…  相似文献   

16.
一、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的电路分析 1.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如图1-a所示的电路即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R0,输入电压为U0,负载电阻R两端的电压U随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而变化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假设电源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当变阻器滑片滑动时,要求R0两端的电压调节方便(即滑片P滑动时,R0两端电压明显变化,并且电压变化大致与OP长度成正比),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应如何取值?2问题的解决为了能直观看出变阻值R1的大小对R0两端电压变化的影响,我利用在Excel中的公式计算,并采用插入图表的方法来分析:2.1公式的推导:为了使问题简化,令R1=yR0,ROP=xR1,则ROP与R0并联的阻值为R并=RR00+RROPOP,设电源两端电压为U,R0两端电压为U0,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有U0=R并+(R1并-x)R1U,由以上各式,可以得…  相似文献   

18.
题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0.6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3.6W,当电流表的示数为3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多大?  相似文献   

19.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6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2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消耗的功率;(3)在原电路中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1,为使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6W,求电阻R1的阻值;(4)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2,为使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也为6W,求电阻R2的阻值。答案(1)电源电压U=IR=2A×6Ω=12V。(2)电阻R消耗的功率P=IU=2A×12V=24W。(3)电阻R1与R并联,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U2/R1,6=122/R1。解得:R1=24Ω。(4)电阻R2与R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2=U/(R R2)=12/(6 R2)。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I22R2,6=I22R2。解得:R2…  相似文献   

20.
1.电压表的接法 例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某同学使用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他先用电压表正确地测量了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他想将电压表接A点的那一段导线改接到电路中的C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