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关注:全景勾勒 记得“奶茶”刘若英初到乌镇时那充满惊喜的话语,“整个乌镇都是我的”;也记得影星周润发领略内蒙风光后的铿锵之音,“我要捐出99%的财产”。是啊,自然景物从来都是我们灵魂里最动人的画卷,沉浸其中,我们或许会找回真正的自己。  相似文献   

2.
秦勇军 《湖南教育》2011,(3):F0002-F0002
浙江省桐乡县的乌镇,是一个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它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地势平坦,无山丘。河流纵横交织,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进入乌镇,眼前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让人立即感受到深弄曲巷、枕河人家的江南水乡韵味。  相似文献   

3.
汽车从杭州开出,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两省、三府、七县”的交界之地桐乡乌镇。镇子不大,但交通方便,美丽富饶,一踏上这块古老土地,便自然而然地忆起1980年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的生动描述:“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  相似文献   

4.
茅盾于一八九六年七月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乌镇在解放前分为乌镇、青镇两个镇,以一条南北流向的车溪为界,东为青镇,西为乌镇,分别隶属于桐乡县和吴兴县.茅盾家是在青镇.茅盾家从曾祖以来并不务农,也没有田产.到了茅盾的祖父沈恩培,在青镇熙和坊(旧名)南端闹市区,开了一爿“泰兴昌”纸店.熙和坊是当时青镇最主要的一条街,南起应家桥(旧名常丰桥),北到油车汇.其中从应家桥到北花桥(又名兴德桥)又是最热闹、最繁  相似文献   

5.
《快乐阅读》2010,(1):92-97
记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做《遇见》,其中有一句歌词是“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当乌镇遇到刘若英,就是现实中最美丽的意外。  相似文献   

6.
当唇齿间随着气息,吐出“乌”这个字眼时,会立刻想到“黑”,总有一种松弛散漫的感觉袭来。我在去乌镇的路上和在乌镇逗留的时候,心中时时涌起历史的沧桑感,而绝不单是因为乌镇曾经诞生过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先生。与许多古镇类似,乌镇有着古老的木屋、古老的砖瓦、古老的青石街道。  相似文献   

7.
《求学》2023,(24):47-50
<正>2023年11月8日,大潮奔涌,日出东方,“十年之约”携光而至,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那一抹熟悉的互联网蓝广告牌出现在桐乡的大街小巷、城乡公交车上,也出现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机场、高铁站……点墨江南,共话世界,全球互联网再次进入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十年沉淀,乌镇峰会带来了哪些数字时代“红利”?为产业创新、大众生活赋予了哪些精彩蝶变?又涌现出了哪些就业新需求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建筑为对象,通过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形式,对古镇建筑的历史风貌以及文化特征进行了解析。体现了以乌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独特建筑风格以及美学内涵,认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意境是江南地方特有的建筑文化。并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以乌镇为例,提出古镇建筑目前在开发和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及论述如何更好运用保护和开发的”和谐”之道来保留其传统特色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朋友们,当你们来到乌镇,见到这群“水乡骄子”,可别忘了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导游!”我相信:在他们的引导下,你们一定会看见这个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最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感受乌镇     
一踩上乌镇的石板路,人就已融入“乌镇文化”了;一登上乌镇的乌蓬船,人就已到了水乡人家了。——题记  相似文献   

11.
乌镇香市     
乌镇香市被誉为“江南水乡狂欢节”,它早已闻名遐迩……今天我和爸爸去乌镇舅爷爷家做客,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了。  相似文献   

12.
茅盾生活过的乌镇,和别的许多江南小镇是有区别的,乌镇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踪迹。乌镇有昭明太子读书的石坊。昭明太子曾跟随老师沈约扫墓到乌镇,为了不荒废学业,就在乌镇建起了昭明书馆,既久,书馆倒塌,后人便在书馆旧址处建石坊以纪念。南宋诗人陈与义,与当地文人交好,曾留下“三友亭”;明代洛阳人茅坤,有《唐宋八大家文抄》的面世;清朝翰林出身的严辰,以为为学必先立志,于是有了立志书院,茅盾童年,就曾在那里读过书;又如拥有“知不足”藏书斋的鲍廷博、理学家张杨园、报人严独鹤等。千百年的文脉,绵绵不绝于乌镇的天空。文才星河般灿烂,在…  相似文献   

13.
可爱的故乡     
浙江是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材辈出的地方。虽然我仅仅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却深深地怀念它! 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在此驻兵以防倭。乌镇在清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1月9日至11日,数字浪潮相约小桥流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进入第9年。有人说,如果把改革看作“切土豆”,以前或许更多是切成条、切成块,而互联网带来的改革则是将之绞成土豆泥,而后塑造成各种形状,目标是实现重塑性变化。那么,互联网是如何改变这座“从前慢”的小镇的?我们不妨从三个角度,领略它“触网”的9年之变。  相似文献   

15.
印象:乌镇     
我们乘乌篷船进入乌镇西栅,芦篷上落着几片枯叶,撑船人慢悠悠地摇着船桨,桨与潺潺水流碰撞发出的“欸乃”声像是水乡乌镇的呼吸。“人家尽枕河”的民居,水上搭就的“水阁”,以及模样拙朴的石板拱桥,让人不禁以为自己闯入了一幅长卷水墨画。  相似文献   

16.
游乌镇     
“三八”妇女节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到乌镇游玩。乌镇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一下车就看到远处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子,黑黑的瓦;木质的门窗,还镂刻着精细的花纹;屋顶翘翘的,线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林家铺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篇优秀短篇名作,它以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表现艺术,黎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了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直到今天,仍能赢得千万青年读者的喜爱.仲春季节,窗外和风习习.笔者打开《林家铺子》,使人仿佛置身于暗无天日的三十年代乌镇,倘徉在乌镇街头,谛听乌镇商人的“苦情”,和他们的生意经……从而使我们对《林家铺子》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所有这些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和茅盾故乡乌镇分不开的.因为《林家铺子》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以作者熟悉的乌镇为背景的,因而作品能透出如此浓郁的乌镇乡土气息,表现出三十年代乌镇的历史真实、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真实感.今天我们重温《林家铺子》后,探索作品与乌镇的关系,对理解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水做的乌镇     
乌镇的名字有着绘画般的美妙.它所提供的是关于色彩的想象:绿水、黛瓦、青石板……在这诸多的景物之间,“乌”字统一了它们的外表,而“乌”色其实也是历史的颜色,因为历史就是蒙了一层厚厚青苔的时间,在时空的深处泛着寒冷的乌绿光芒.“乌”字,巧妙地传达了乌镇年岁的久远.  相似文献   

19.
游乌镇     
“三八”妇女节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到乌镇游玩。乌镇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一下车就看到远处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子,黑黑的瓦;木质的门窗,还镂刻着精细的花纹;屋顶翘翘的,线  相似文献   

20.
建立“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文章以乌镇景区作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为研究范本,通过分析乌镇景区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出如何充分发挥“厂中校”基地在高职院校的涉外导游专业培养方面的功能,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实践训练、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涉外导游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