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博  聂青 《时代教育》2009,(7):217-217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位比较系统论述文艺思想的理论家、美学家,文艺思想非常丰富,很多文论思想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源头和依据.本文从他的摹仿说和功能说来探讨他的文艺真实观,他是如何看待文艺的真实性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文艺美学是由当代中国学者提出并在当代中国学者群体的共同努力下建设的文艺学学科新形态.胡经之先生是我国当代最早倡导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胡先生在不断探索中确立了"审美体验论"文艺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陆梅林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和阐释,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质、构成和方法等,其中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辨析.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美学和文艺思想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强调唯物史观对于研究审美主客体及其构建整个美学大厦的方法论意义,并同时回答了文艺论争中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美学的种种疑问.陆梅林的丰富的理论研究,奠定了我国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常常独树一帜,别具新见,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现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于琴 《现代语文》2007,(9):63-63
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见苏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是篇美学价值很高的游记散文。1997年7月初,作者应邀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美化”——文艺的特殊规律文艺的特征是什么?这是美学和文艺理论所探索的中心问题之一。从来的美学家和文艺家对这个问题有过各种回答。有的认为文艺的特征是形象,有的认为文艺的特征在感情。这都从不同方面寻找了文艺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科学、道德等等之间的区别。但是,文艺不同于科学和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別,还在于它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审美意识不同于科学意识和道德意识,它有自己反映现实和反作用于现实  相似文献   

7.
李长之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美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他把文艺批评与文艺教育(即美育)联系起来,倡导“美育救国”。同时为了弥补“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的“生命力”匮乏的裂痕,极力主张从古代的审美资源中去挖掘“浪漫”人格。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有关审美价值的学说是近代才有的,但是,我国有关文艺审美价值的思想,却早已有之。这种传统美学对艺术价值构成的认识,历来有以儒家思想为主的社会功利审美价值观,与以道家思想为主的陶冶性灵审美价值观。儒家的社会功利审美价值观可以追溯到其创始人孔子。下面试对此加以描述与审视: (一) 政治价值。受传统礼乐政治文化的影响,孔子极为注重文艺审美创作的政治效益。这是与西方美学家的价值观不同的。在西方,美学家们往往着重强调文艺的独立地位和  相似文献   

9.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和心理功能的交叉应用学科,目前在国内外正处于蓬勃兴起的热点上.由中山大学陆一帆教授主编,三环出版社出版的《文艺心理学丛书》,是一套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学科齐全的大型系列丛书.它不仅为国内学界所未见,就是在国外也鲜有先例.首批推出的8种,均系作者们潜心研究所得,其中部分研究成果曾先后在《中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是一位著名的美学家,也是一位富有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家,他的富有现代意义的文艺批评理想的建构,是在中国本土文艺与西方现代文艺思想的交往对话基础上并结合当时的文学创作现实进行的,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今天文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朱光潜先生是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有"美学老人"之称。他学贯中西,刚毅睿智,学问人格备受世人推崇。他不仅在美学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留下了《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重要著作,而且对社会和人生问题颇为关注,极负责任。他除了自己做人认真,还十分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可谓在为...  相似文献   

12.
张金凤 《师道》2008,(7):27-28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相似文献   

13.
文艺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复杂性体现为文艺活动本身存在自由和非自由、有法和无法、有形和无形、功利和非功利等种种要素的辩证统一,这种艺术辩证法的成因在法国基督教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雅克·马利坦看来,是由于完整的文艺创造活动的两个组成部分——隐形之诗和显形艺术之间既是和谐互动的,同时又存在隐形之诗超越显形艺术的关系。马利坦的诗学理论独特而深刻,为我们窥视文艺创造辩证关系的奥秘开启了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创造——本杰明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美学家本杰明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对素为人们轻视的艺术创造中的“复制”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给予了肯定性的论证,革新了文艺理论的视角,这给我们如何评价、接受正在勃兴的通俗文艺,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在物我同一中物我交感,物的意蕴深浅常和人的情分深浅成正比例。”(《朱光潜全集·文艺心理学》第一卷)这句话启示我们:物我同一、物我交感,是一种美感体验、一种移情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形与神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哲学概念,也是我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对于二者的关系问题,我国古代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曾从不同角度、结合不同的艺术样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本文简要考察哲学形神理论的发展脉络,并由此探讨形神理论对文艺审美的切入。  相似文献   

17.
王朝闻是中国当代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王朝闻先生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的美学研究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辩证融合的思维方式进行辨证的理解和把握,本文将从辩证融合的思维方式这个角度对王朝闻的美学思想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齐格蒙代·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本世纪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别——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这一学派从上世纪末开始在欧美各国逐渐流行,并形成若干流派,对医学、心理学和文学艺术各领域产生很大影响.在当代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被应用于研究文艺心理学、艺术批评理论和审美教育等方面.弗洛伊德并不是美学家,但他所创立的学说对西方美学发生着深刻影响,以至渐渐形成一个独立、势力强大的美学流派——心理分析美学.  相似文献   

19.
"视界融合"是德国美学家伽达默尔的文艺解释学概念。伽达默尔的文艺解释学概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师生双方在敞开的、深刻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情境中坚持做到视界融合。"教"与"学"的视界分割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充分地挖掘教材,拓展延伸,才能让学生的认知更全面,记忆更深刻。  相似文献   

20.
一本值得美学和文艺理论界注意的新作《文艺美学论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学家、四川大学副教授王世德同志。多年来,我国的美学研究偏重于抽象理论的探讨和思辩,文艺理论研究则多出发于政治和社会学的角度。但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艺术的重要功能是审美。从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