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出自伏尔泰的名言,似乎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人人发声的底气所在.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权利与权利间是平等的,所以谁也无权干涉别人.似乎只要尊重这份权利在先,就能获得舆论场的百花齐放,同时一片祥和.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研究和弄清的重大课题,也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搞明白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同样也需搞明白"三个谁"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个谁"归根结底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弄清"三个谁",就是要求我  相似文献   

3.
东方已经在那儿了,谁去发现,发现什么,怎样发现?文化输出,有这个必要性吗?从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时代,我们走向了小说时代、散文时代,现在又进入了传记时代。传记时代是新闻的时代,新闻已经超过了思想。于是花边新闻层出不穷,追新、求新、想新取代了对历史和自身的认识。所以我今天的发言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发言,也是一个可能悲观大于乐观的发言。  相似文献   

4.
如果让我来说中国知识分子的罪状,我也能举出一堆:同类相残(文人相轻),内心压抑,口是心非……不过这样说话是不对的。首先,不该对别人滥做价值判断。其次,说话要有凭据。所以,我不能说这样的话。我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只在一个方面有欠缺:他们的工作缺少成绩,尤其是缺少一流的成  相似文献   

5.
“风格即人。”很多人都认为这话是马克思说的,也有人说不是,并且旁征博引,搬出好多资料。我到图书馆查了查,证明后一种说法正确。我认识上的一个错讹也由此得到纠正。“风格即人”是谁说的?是18世纪法国一位博物学家布封说的。布封是科学家,也是著作家。他写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说话的历史远远长于文字的历史。有证据的说话历史,至少已经有了万年之久。古往今来,有关如何说话、怎么把话说得更好的探索和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们常说的“口才好”,就是形容一个人的说话才能比较出众、超出了一般水平。这种“嘴皮子”技巧,才真正地反映着一  相似文献   

7.
正奥巴马老婆去买花,花店老板说:"你真幸运,嫁给了一位总统!"她微微一笑说:"我嫁给你,你也是总统!"这是怎样的一种自信!不是我嫁给谁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谁,嫁给谁我都幸福!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因为,一旦失去将痛不欲生!女人外表可以柔情似水,但内心一定要强大。一个家庭幸不幸福,80%以上取决于女主人。偶尔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写出来,值得女人去思考:在好友的聚会上,一个35岁的女人,中等姿色,学历也不高,却嫁了个气宇轩昂的好老公,据说是硕士,后来做家具生意发了家,结婚10年,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儿,好多人特别是女人半妒半羡地感叹,嫁到这么好的男人,这个女人真幸福。我笑着不说话,想来她的故事不会这么简单,这个女人名叫明依。幸福能力1:会做菜,会煲汤,会踏实过日子。明依嫁给老公的时候,他还是大学里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灯     
铁凝 《出版参考》2009,(12):4-5
21世纪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相似文献   

9.
学“说话”     
“说话”谁不会,何况我们这些以“说话”为职业的播音员呢?可成为节目主持人以来,我却常常为“说话”而犯愁,起先是不大会说,尔后是往往不知说什么,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10.
桂运东 《新闻前哨》2002,(12):24-24
好版面的标准精美的版面会说话。版面说话是通过新闻在版面上的位置和处理形式,以无声的语言、无形的信息,给读者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包含丰富的信息,如谁主谁次,孰重孰轻,哪急哪缓。如突出什么,淡化什么,强化什么,弱化什么等等。版面的组成,包括多种因素,最关键是新闻本身。一个版面,尤其是要闻版,没有一篇有影响力的新闻,没有一定的信息量和可读性(现在应该追求必读性),设计再完美,也不能成为一个好版面。好版面要有好图片。图文并重是版面发展的方向,新闻图片是报纸不可缺少的品种。版面上的新闻图片既美化版面,又丰富…  相似文献   

11.
汤国基 《新闻世界》2007,(11):18-18
王菲前不久曾经对媒体说。“其实上帝吝啬得很,他给予每一个人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我有天赋的好嗓子,但我却不是很会说话,我的任性、爱发脾气,其实也与我的不会说话有关。我若很会说话,在很多情况之下,就用不着发那么大的火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资料链接 《中国媒体替谁说话》一文发表后,立刻引发热烈讨论。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撰文《读后感三则》。文中说:“等了好久.等到了上个月环球时报丁剐的文章。丁的问题是,媒体应该为谁说话?回答是。要实事求是,为自己的祖国说话.而不应盲目追逐洋时髦。随洋新闻之风而摇摆。这里的立意其实很浅显,但由于说的人少了,便十分难能可贵。深刻的道理和美的东西一样.往往是简明朴素的。我想把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稍加变动.说:‘新闻是没有国界的.新闻记者是有祖国的。”’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轻舞飞扬”是一个温馨而美丽的谎言,那么《有我是谁》就是一大堆冷酷而丑陋的现实长江文艺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一部长篇网络小说-新人新作《有我是谁》,四十五万字,光凭书的那厚度也是够吓人的。那天翻开时本来很随意,读着读着就不能放下,  相似文献   

14.
在这里,我要为她——一个小小的街道幼儿园的年轻园长,唱一首赞美诗。文儒幼儿园深埋在一条印满历史痕迹的寂寥古巷里。要不是门前挂着那面小小的牌子和院子里飘出的欢快童声,谁也想不到,这普通而简陋的院落里竟有一所幼儿园。而她,同样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姑娘,个子很小,纤弱文静,只有两道长长弯弯的眉毛,象画出来似的十分有神。她要  相似文献   

15.
有说,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因此它是生活的真实。也有说,今日之新闻乃明日之黄花,但它毕竟是历史的真实。新闻是以事实为主体的。用事实说话,由此显得公正与理智。所以,新闻作品中的“我”这个提法,本身有些犯忌。“我”这过浓的主观色彩是否会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研究工作中,我常觉得对出版史的研究实在太不重视了,这是不应该的。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谁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出版工作对整个社会生活以至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一个人从童稚时期起逐渐掌握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不就需要依靠出版机构提供的各种教  相似文献   

17.
出版神话是这样创造出来的--白冰的活法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有一位业内的知名人士曾私下跟我说过,当今中国出版界只有两个半编辑,其中,白冰算一个.我们没有必要猜测这话是谁说的,另一个半编辑是谁,也不必在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但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白冰的活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8.
电影和电视有什么不同?有人答:一个在影院里看,一个在客厅里看。说得一点没错,只是还不在点子上,国外有机构早些时候就做过这样的调查,最终一个小孩的答案获得第一名:电视是在和我说话,电影是我在看别人说话。太有才了!确实,电影总是“自说自话”,而电视不同,  相似文献   

19.
记录历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史书的,一是史诗的。我一直在想,介于史书和史诗之间的新闻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历史。读完《世纪洪水》,我发现,新闻不仅能因为记录了某些历史的片段而成为史料,而且还能够以记录者的“哲学”为经纬,去编制一个独立版本的历史。对去夏的百年...  相似文献   

20.
“当枪手,很丢人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笑到最后的,总是非枪手媒体。世界上大致有两种媒体,一种是枪手媒体,一种是非枪手媒体。两者都面向大众,但有明显区别,枪手媒体“识时务“,非枪手媒体则显得“少根筋“。枪手媒体,谁的枪手?应该不止一种,比如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枪手:明里暗里(往往是暗里)为维护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说话,当然也得到好处,赞助、广告之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