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我国教育学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振东 《教育学报》2005,1(5):18-26
当前我国教育学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科学化问题,而教育学的科学化不仅是通常议论的研究范式问题,从科学规范并结合我国教育学发展实际来看,还应包括其他一些与教育学研究效度和信度有关的问题。区分跨学科教育研究与多学科教育研究、承认教育理论的多元化存在、超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两极对立、正确认识教育学科学性与有用性的关系、走出“建设中国教育学派”的迷途,以保证我国教育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遵循“逻辑起点一逻辑中介一逻辑终点”这样的理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这三个维度的内在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结构,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和科学性提供了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高等教育”是国际教育学界的一大研究领域,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可以将其归纳为“现代化范式”“批判范式”和“制度范式”。三种范式包含各自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本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基本政策纲领,分别代表了“自由化的全球化”“不平等的全球化”和“制度化的全球化”三种研究取向。在中国高等教育语境中三种范式之间存在“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制度范式是前两种范式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和剖析对外开放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度范式为思考如何化解“跟跑”焦虑和摆脱“亦步亦趋”的发展惯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范式是由教育研究者针对教育活动所提出的较为成熟的教育理论体系总和,既是知识存在和建构的一种形态,也是历史化、社会化和情境化的产物。研究从托马斯·波普科维茨的现代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结合其“土著外国人”与“旅行图书馆”的观点,以实用主义理论为分析范例,解构教育理论范式传播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教育理论范式的传播是一项复杂的联动过程,需要教育理论生产者、社会历史情境以及结合本土化与全球化语境共同作用,同时需要考虑在传播过程中理论范式“自在”与“自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面临范式转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应当更加鲜明地坚持中国立场、拓展世界眼光、强化问题意识、张扬学术思维、注重科际整合。基于新范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形态,当以现实问题研究为核心基点,以“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为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十一五”规划,为了论证其科学性、有效性、前瞻性,笔者从CEPA、“泛珠合作”、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对顺德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取证。这次调研是对职教理论研究的一次验证,通过本个案的透析,职业学校层面的实践研究,相当程度上已经对传统职教理论给予颠覆与超越。本文认为,传统的“室内”或“书斋”取向的职教理论研究范式已经作古,当前研究范式亟待改变——那就是要从活生生的实践中汲取教育的诗情!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范式是指研究者在从事数学教育国际比较时所遵循的基本规范.不同的研究者从事研究的目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从而会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中国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已基本上形成了“现实—理论—实证”、“理论—实证”、“实践—思辨”3种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STEM教育相关的195篇C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可视化地呈现我国STEM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STEM教育研究的热点包括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融合研究、融入STEM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STEM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美国STEM教育研究及本土化发展等四个方面。未来需要拓宽研究领域,关注STEM在高职和高等教育等的应用;立足实践积极探索STEM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创新”;转变研究范式,从“思辨范式”向“实证研究”转换;完善评价机制,提升STEM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范式面临重构的诉求,并引发了关于中国文化走向的激烈争辩,陷入了物质与精神、中学与西学的“两难”选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后,带来了哲学思维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根本性变革,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范式,并带领中国文化走出“两难”困境。这个文化范式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中国现代文化运行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式。它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也不同于西方文化范式,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性和世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姚炎昕 《教育导刊》2013,(12):12-15
教育即交往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基本理论范式。文章主要从“交往”在教育中的定位、“教育即交往”的理论分析及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等方面对“教育即交往”这一教育基本理论范式进行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1.
全纳教育哲学与教育民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全纳教育的哲学是让所有公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全面参与与合作中 ,让每个人达到充分发展。这种教育哲学体现了受教育机会的民主、教学与管理的民主以及师生关系的民主等教育民主化思想。我国要通过发展全纳教育、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促进教育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美国特教印象及其思考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本文是对美国特殊教育的介绍以及中国特殊教育的思考。作者认为 ,美国特殊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高度融合。融合的实现在于有先进的理念、完备的法律、充足的经费、高质量的师资以及强大的科技辅助等作为支撑。中国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特教认识水平、增加投入、规范鉴定与评估、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作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一种对于理性的建构。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导致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使德育走向抽象化、虚假化和失范化。生活德育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同时,将德育泛化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把"知识"与"生活"割裂,使"生活"概念化、理想化和绝对化,跌入非理性的泥淖。实践理性德育汲取了生活德育论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肯定了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成分,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使普遍的道德法则深入人心,成为人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智慧教育云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云服务商业化推进步伐的逐步加快,人们对教育云服务的期望和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教育系统也在逐步探索采用云计算来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以应对更大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与挑战中的价值,然后提出了教育云服务概念,其次分析了智慧教育云的架构(部署方式、服务类型、基本特征、关键特征、教育需求),最后对如何开展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评析三种有代表性的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教育发展可分为群体社会教育、物化社会教育、自主社会教育三个阶段或形态,并对各个教育 发展形态的特点及相互内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物化社会的教育形态阶段,教 育以智育为主,教育的发展必将步入自主化社会教育形态阶段。  相似文献   

16.
我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因为不能有效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而被摈弃。但是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最广义的教育过程有四种模式,特点分明。基于教育模式分析,探讨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券作为政府教育投入的新形式,在近几十年的世界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随着学前教育地位的提高,教育券开始应用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中。在分析香港地区的学前教育学券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梳理教育券政策在学前教育中进行实施的具体特点,从而为我国加强政府的学前教育投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追求高等教育公平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不公平问题大都可归结为制度性不公平。因此,建立高等教育政策运行的公平机制,推进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和制度变迁创新,是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趋近公平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制定特殊教育法、加大执法力度,从而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的平等;建立特殊的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全面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从而促进残疾儿童教育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20.
斯巴达、雅典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城邦国。它们的教育各具特色,对古希腊以及近代欧美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对于我们认识古希腊以及近代欧美的教育,发展和建设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