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李京 《岱宗学刊》2000,(4):71-72
本通过对中国古献的考证,探讨中古代盲人观的认识和态度,指出了中国早在夏商时期就对眼睛作了科学研究,周朝出现了“盲”的金,春秋时期对“盲”作了具体阐述,中国商朝的盲人可以担任官吏,参与朝政,从事谏议、礼乐等职业,中国古代对待盲人是较为理性、民性、科学的,中国盲教育思想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
目盲是一种生理差别,中国三代对盲人的认识是客观的,古汉语的字词及史料蕴含了丰富的盲教哲理。古汉语对目盲名称有不同的字词,常见的就有二十多个,从中可窥见中国三代盲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古汉语对致盲因素也列有不同字词,以说明疾病各类、外伤原因,从中可了解中国古代盲人失明的医学解释和社会意义;古汉语根据盲人的眼睛外观、职业性质及技艺水平划分为三类,各有不同的字词,从中可体会到中国古代对盲人的理性态度及盲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中国古代盲童教育学理邃密,是有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史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3.
人类出现必有残疾人伴生,盲人是残疾类别中尤为痛苦的弱势社群,却因听音辨乐的自然优势,能得天独厚地融入大千世界。中国最早的残疾人专业教育正从盲人音乐教育发轫,“上三代”是“官办”盲人音乐的发达时期。先秦以降,礼崩乐坏,官方瞽目乐师体制停废,官办盲人音乐教育机构无存。延至晚清,盲乐人更多转入并存续于民间,他们是华夏古乐文化一脉相传的承继光大者。但,中国古代的盲人音乐教育与近代特殊教育仍有时代差别,它只是制度化特殊教育的前奏曲目和古典形态。古代盲人音乐教育的近代转型,是古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带来中国特殊音乐教育与时俱进的丰沛内容和无限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一个教授向一群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作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指放在柜台,然后右手做捶打状,售货员先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顾客……“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教授这样问他的学生。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子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这个同学答完,全班表示赞同。这时候,就听教授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记住,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的死…  相似文献   

5.
记周海珊     
记周海珊西丁周海珊,兰州市盲聋哑学校高级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省园丁奖获得者、金城盲教的开拓者之一,是50年代来到陇原开创盲教而今还在讲台的唯一的盲人教师。39年前,19岁的周海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即现民政部)主办的中国盲人训练班毕业,由内务部统...  相似文献   

6.
在人行道上铺设“盲人道”,这在海口市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有了盲人道,盲人在街上行走就安全多了。这盲人道就铺设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是由一块块红色的方形地砖铺成的,地砖上有八条凸起来的细棱,连接起来,就像八条伸向远方的平行轨道。盲人只要用拐杖接触到地砖上凸起的棱,就知道自己走在安全的人行道上,可以大胆地往前走了,这给盲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真为盲人高兴,真想替他们向海口市的建设者们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7.
中国盲人从事音乐的时间几乎与音乐起源的时间同时,到周朝形成了一套任用盲人为乐官的制度,这保证了盲人在先秦的文化地位。盲人因其身体残疾而从物质生产部门析出,但却有幸成了较早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人。在政府任职的盲人以乐与诗为主要的文化资本,以其特殊的耳朵成为乐师和“知天者”,以其满腹的诗歌而成为谏臣和教师,他们为政府的各种典礼提供实用性的文化服务,为孔子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收集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荀子《成相》的形式和内容上,还可以看到盲人之歌的痕迹。先秦的盲人与古希腊的荷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他们的政府职员身份,使他们与荷马式史诗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8.
谢运陶 《考试周刊》2014,(52):113-115
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盲人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给工作、生活、社交活动带来莫大的困难,如何安全行走是盲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研究超声波导盲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C8051F340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对导盲系统硬件电路进行设计,解决系统硬件电路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汉语中主要视力残疾类词汇的使用和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其中,"盲"是没有眼珠的视力残疾,"盲人"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瞎"是后起字,不可单独指称有视力残疾的人,在句中常充当谓语,中国古代没有"瞎子"一词;"瞽"在先秦经常使用,指代有眼珠但眼皮黏连的视力残疾者,作谓语时未见主语为人的用例,后世逐渐弃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戏曲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无论悲剧性题材、还是喜剧性题材、剧作家们都能运用巧笔使得悲剧性作品“悲戏欢作”,喜剧性作品“喜剧闹作”。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苦乐相间、悲喜相错的戏曲格局,集中体现了民族乐观的化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盲印刷的各类出版物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种类繁多、数量可观的规模。以盲杂志为例,50年代当时只有《盲人月刊》一种刊物,至今己有《读》、《医学会萃》、《化世界》、《中国盲童学》、《银手杖》等多种刊物。中国各类盲校都有相当数量规模的盲藏书。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殊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盲人学校从只招收单纯视力残疾儿童,发展到了盲兼有重听、盲兼有可生活自理的肢体残疾、盲兼有轻度或中度智力残疾的儿童(多重残疾视障儿童)走进了盲校。尽管学校采取了增加助教等措施,但仍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3.
日本横滨设盲人指路系统这套电子指示杆网络,利用嵌在路面的磁性铁块及一支能感应磁场的“盲公竹”引路。今天,失明人士要穿越人来车往的日本横滨闹市,不会再有举步艰难的慨叹。原因是在连接星川地铁站,当地图书馆和横滨市政办事处的行人路上,新安装一种指导盲人过路...  相似文献   

14.
盲艺人作为弱势群体一直不被社会所关注,然而作为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他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将沁州三弦书盲人曲艺宣传队的成立与发展进行简要梳理,主要针对盲艺人这一群体作深入了解,通过实地调查,将盲人曲艺宣传队的现状得以呈现,同时分析了他们受到冷遇的原因。希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作为三弦书曲艺传承者的盲艺人,他们的生活处境同样能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盲用汉字学习系统对盲人识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日本盲用汉字学习系统的硬件、软件构成和功能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于盲人识字教学的案例操作、试验和应用结果展开了描述、记录和讨论。继而从人文关怀和汉字结构两个维度,指出日本经验对我国盲人识字教育的学理价值与现实借鉴,以期为教育技术在我国盲人识字教育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瞽”是中国古代盲乐师,由于眼睛失明和他们对音乐的专擅,“瞽”在某种意义上营造了西周至近现代的中国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 “相”,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也有人说“相”只不过是一种“辅乐”的打击乐器,而正是这集两种内涵于一身的特点,使“相”典型地说明了音乐由说到唱的形式发展脉络。 研究这两个概念,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见微知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在历史学专业中属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我校重点建设课程之一。近年来,站在教学第一线讲授“中国古代史”的老师们,为配合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学术性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研究能力为重点,严肃认真,努力实践,对教学理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等作了大胆的探索,成效显。这组笔谈,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以及教材建设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史”的老师们对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谈的虽然只是“中国古代史”,但一些基本原则,对其他课程的教改,也不无参考价值。[编按]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共场所.有各种指示牌引导行人.但对盲人来说,只能靠自己摸索。其实可以通过声音引导。帮助盲人在公共场所自由活动。智能导盲系统工作顺序如右图所示,在体育馆等公共场合的岔路口安装红外编码发射器,每个岔路口编码不同:导盲棒上安装有接收器、单片机、语音储存器,当盲人走到这些地方,接收到特定信号时,单片机调出语音储存器中相应的提示语音,提醒盲人应该如何行动。另外,导盲棒前端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遇到障碍物时也会自动发出提示语音,这样盲人行动起来就方便多啦。  相似文献   

19.
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熟悉环境空间表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盲人对熟悉环境的空间表征对于盲人的空间认知和定向行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摆放模型的方式,探究了盲人对熟悉环境空间表征之特点,结果发现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熟悉环境空间表征造成了不利影响,先天盲被试对环境空间表征较弱,不能够对环境形成整体的理解,而后天盲被试对环境空间表征较为精确,表现与明眼人相当.性别和环境熟悉度对盲人熟悉环境空间表征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