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晋江经济报》、《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2007~2009年涉"体育领域"的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体育城市"建设背景下媒体对晋江体育形象的报道变化。研究认为,这3年间晋江在体育城市建设背景下,三家报业媒体中对晋江体育发展的报道均是客观的。在塑造晋江体育城市形象中《晋江经济报》和《中国体育报》对晋江体育事件的关注度无论是从议题数量、议题范围都明显高于《人民日报》。大型赛事的举办是晋江吸引媒体、树立体育城市形象的"法宝",其次是发展经济、加强媒体沟通。  相似文献   

2.
从“奥运向前冲”看电视媒体与大众体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体育应是电视媒体重要的报道对象,电视媒体是大众体育的最佳宣传与报道载体."奥运向前冲"实现了电视媒体与大众体育的成功联姻."奥运向前冲"为大众体育提供了展现平台,大众体育精彩纷呈的内容为"奥运向前冲"提供了素材."奥运向前冲"用最平民的方式,为大众诠释了奥运精神;用最直接的方式,为大众树立了健身理念;用最艺术的方式,引导大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依据青少年体育暴力的相关理论,在系统分析青少年体育暴力问题基础上,提出影响青少年体育暴力的主客观因素:个性特征、认知偏差、情绪效应和个性弱化是影响青少年体育暴力的的主观因素;情境因素(项目特点、竞争与攻击、比分差距、比赛结果和比赛规则)和社会因素(榜样作用、家庭引导、媒体感染、相关人员和机构影响)是影响青少年体育暴力的客观因素。采用质性研究对青少年体育暴力的测量维度进行初步建构。青少年体育暴力由青少年体育暴力认知观念、青少年体育暴力情绪和青少年体育暴力行为三个维度构成,其中,青少年体育暴力认知观念维度包括面子主义、猜疑、敌意、不服、报复心理和怨恨6个观测指标;青少年体育暴力情绪维度包括易怒、冲动和缺乏自制3个观测指标;青少年体育暴力行为维度包括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2个观测指标。在确定了青少年体育暴力测量维度后,阐述了《青少年体育暴力量表》的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体育话语能力是新时期国家体育战略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实践命题,更是国家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利的延伸,主要对国家体育话语能力及其构建进行研究。国家体育话语能力的构建主要依靠体育主管部门的话语能力、媒体对体育传播的话语能力以及体育参与者个体的话语能力来实现。国家体育话语能力的构建策略为:(1)体育主管部门的话语导向展现新体育观,避免民族主义和政治功能的过度宣扬,应关注国民体育基本权利,体现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推动中国体育由金牌至上论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化;(2)媒体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应逐渐淡化金牌至上和泛政治化倾向,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应避免民族主义的过分张扬;(3)作为体育竞赛的参与主体——运动员应该从容高迈,寻找东西方不同价值形态下的共性部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从自身做起,逐渐走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体育纸质媒体在目前传媒生存环境中面临的竞争、挑战,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提出纸质媒体生存策略.其宏观策略为:结缘网络,增强互动性;加强整合,扩大生存空间;加强策划,出奇制胜.其微观策略为:加大预测性报道力度;增加综述性报道内容;安排体育评论篇幅、传播自己声音;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专业特色和报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角色分析与对象化词汇层面理清媒体建构男性话语权力的策略,初步探究在足球运动领域男性话语权力的合法地位与女性话语缺失(女性"失语症")形成的必然性.在寻找女性"失语症"的根源的同时,提出女性体育报道应采用策划性报道和以软新闻报导为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体育“暴力”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宗教仪式和竞技体育中"暴力"文化的比较研究,从暴力与集体记忆、暴力与社会秩序、暴力与"虐恋"文化3个层次,探讨竞技体育"暴力"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以及它所隐喻的社会结构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绿色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绿色体育的发展.主要结论:绿色体育亲近自然,是人与自然、人自身和谐发展的体现.当前体育的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如体育的过度商业化、职业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体育暴力、兴奋剂、"假体育"等.实现绿色体育,应注重思想建设,纳体育于教育;强化管理;坚持反兴奋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体育彩经类报纸的诞生以及报道内容和媒体形态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研究表明:体育彩经类报纸的报道内容大体一致,大部分内容涉及体育彩票;报道的媒体形式多元化,如网站、电子报、手机报等;存在博彩信息时效性不足、不法博彩广告泛滥等问题;建议提高专业水准、打造购彩一体化的新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社会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等方面对国外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国外体育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体育暴力等。提出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中应注意: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关注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培养思维能力,深入分析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强化责任观念,探索体育社会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的嬗变: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了数字崇拜的思想渊源,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的兴盛和表现形态,并从经济转型、国民体育意识以及体育文化等方面论述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的民意基础已经形成。基于以上理解,从"合理性"角度论述中国体育挣脱金牌的枷锁,寻求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战略转型。因此,体育行政部门应改革体育考核评价机制;媒体建构多元化的金牌报道;运动员不再以成败论英雄等。只有这样转变以金牌为导向的数字崇拜,关注群众体育和国民体质,让更多人自觉落实健康的理念,中国才会真正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2.
体育暴力的心理学致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暴力一直是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体育暴力产生的原因,为对体育暴力现象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做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乡村庭院体育空间的发展价值、现实样态及其优化路径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庭院体育空间是乡村家庭体育的主要场所,是村民活力的展现地,对促进乡村体育发展、发扬民间体育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现实样态:缺乏村民参与,空间创设缺场;缺乏科学指导,空间利用较低;缺乏体育消费,空间基础薄弱;缺乏媒体导向,空间热不高。优化路径:加强数字体育发展,带动村民参与体验;注重绿色科学发展,推进生态体育建设;优化体育消费空间,增强庭院体育功能;发挥媒体作用机制,美化休闲体育庭院。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体育旅游与奥运关系进行分析,对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旅游业的影响进行讨论,对后奥运时代体育旅游如何发展提出建议:建立科学发展观;奥运体育设施开放使用,结合现有设施特点,开发创新性的"内容旅游";以奥运功能拉动体育旅游,打造城市体育旅游新形象;采取体验式经营手段的营销策略;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体育旅游产品;在整合自身经济性与公益性目标上基础坚持理性化原则;加强体育和旅游部门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体育旅游,防止产生生态污染.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学校独角戏论"、"专门体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与发展。"独角戏化"使学校体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体育,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品质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体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体育观,以"合力体育论"、"生活体育论"和"终身体育论"超越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亮 《体育学刊》2011,18(3):34-40
对"体育公共服务"概念的形成及不同时期概念表达形式的内涵与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体育公共服务"的逻辑起点是重视大众体育需求、以体育公共利益为导向,其价值取向是实现公平与正义,内在目标是实现均衡发展;对存在学术争议的用语进行了比较,认为采用"体育公共服务"较"公共体育服务"更为合适,并从体育公共利益需求与价值选择出发,重新界定了"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从差异性、同质性与补偿性3种体育公共利益出发,将体育公共服务分为生存发展型服务、精神满足型服务以及权益伦理型服务,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要在政府为主体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中的攻击与暴力:运动心理学界的一次争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近年来,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围绕竞技体育中攻击与暴力的问题展开了一次争论。起因是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发表《体育中攻击与暴力: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立场》文章后受到质疑,于是双方在体育中攻击与暴力的本质、运动员和观众攻击与暴力的区分、媒体的影响、裁判员的角色以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忠告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介绍、审视这次争论基础上,对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贺蕾 《体育科研》2016,(5):29-34
在城市体育文化传播视角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上海3家主流媒体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站(简称上海F1中国大奖赛)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报道数量上看,除2004年外,2004—2015年上海3家主流媒体报道报道总量相对稳定,总体走势趋于减少;从内容分布来看,报道客体以比赛现场和车手特写/专访为主;从报道框架来看,以专业框架为主,倾向于将上海F1中国大奖赛作为体育专业问题进行报道。从城市体育文化传播视角看,作为城市体育文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媒体的传播力尚不足与上海建设全球著名城市的目标相匹配。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研究结果也显示出这种状况有所改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3家主流媒体对传播上海城市体育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开始逐步进入一种自觉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从概念史视角对体育概念进行谱系性分析。荷马时代的体育代表着高贵,是英雄的象征;古希腊城邦时期,体育从作为公民身份的标志与公民教育的内容,演变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在中世纪,体育从彰显暴力的比武大赛,最终演变为一种文明化、仪式化的表演;现代体育伴随着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兴起,呈现为人的自由。"体育"一词尽管是从日本传入我国的,但我国近代体育内容表现为欧美体育的属性。对体育概念演变分析,目的是防止一种单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对人们了解体育,欣赏体育进而爱好体育,参与体育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体育生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大学生接触体育情况、动机,体育媒体的消费以及影响其体育生活的因素的调查分析,提出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的正面影响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体育媒体传播中的体育暴力等不良行为,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观,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