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以前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从最原始的"家访""电话",到现在的"校信通短信""家长学校""教育博客",家长和学校的沟通走上了一条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人文性、主体性、全面性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呈现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在科技迅速更新换代的今天,家园联系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电话、手机、网络等方便快捷的现代联系方式的介入,使得"家访"这种联系方式却呈现出逐渐被淡化的趋势。同时随着现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家庭、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使得教师和家长双方都不太乐意主动采取家访这种形式,家访遇到了"挑战"。本文将试图从"家访的作用"、"家访的策略"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有效地重拾家园合作中的这一"法宝"。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家访逐渐被家长会、家委会成员沟通等方式所取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传统家访所带来的"心灵触动"以及"感动效应"正在悄悄流失,家访演变为"校访",形同虚设。如何将家访深入人心,切实提高家访工作的成效,成为德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一、正视家访,直面问题1.教师重视不够如今学校都重视家访工作,并也提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社会呼唤教师家访学生、家长呼唤家访,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巧妙”的家访。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家校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多,家访逐渐被冷落了。本文就家访被冷落的原因、家访的独特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家访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家访,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到学生家里走访,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贯的优良作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通讯方式的普及,使得传统意义的家访已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是不再家访了。本文着重阐述了传统方式的家访减少的原因、传统家访方式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如何创新传统家访模式等问题,旨在呼吁教育工作者不要丢弃传统的家访方式,而应使其回归教育。  相似文献   

7.
宋亮 《教育》2013,(7):46
"老师来啦!"远远地看到自己的老师唐智向家门口走来,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学生、留守儿童房茫向老师打招呼。从2011年6月开始,"课外访万家"活动在湖北省中小学校展开,4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走入学生家庭,让家访老传统焕发出新魅力。每逢周末、节假日,南湖中学教师唐智都会带着成绩册、记录本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探望式""鼓励式""会商式"的家访。家访活动开始一年多后,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唐智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家访拉近了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能够换个角度看学生,就像家长看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家访经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在人们看来就是"厌烦""可恶""无奈"和"同情"的代名词。现代教育中,如何转变和减少学困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唯有备课时心系学困生、教学时关注学困生、批改作业时脑中思考学困生、辅导时言语关爱学困生、考查时恰当定位学困生、家访时尊重学困生,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且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重新拾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9.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将家访列为"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既是对传统教育精髓的继承,也是针对当代教育现状的回归性创新.但是,如果用单一的且有些近似于统一模式的方式对家访工作进行行政性的规约和考评,不但会削弱家访应有的教育功效,而且会引起教育诸方面因素的消极反应.再加上现代社会主体价值观的不断演变和升华,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与教育行政命令产生锚层反应,导致紧张乃至抵触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正"家访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纽带。"[1]因此,家访一直受到学校重视,并被列入教育内容。传统的家访,主要是指教师亲自到学生家里去进行查看和访问,对学生的监护人包括父母、祖辈、兄弟姐妹等进行调查和访谈,从而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等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然而,传统家访逐渐"式微",逐渐被电子家访所"替代"。电子家  相似文献   

11.
家访,作为家校沟通的教育方式历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近年来,基于各种信息联络方式的兴起和教育自身的功利性倾向的发展,家访已逐渐淡出我们的教育,有些地方甚至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三结合教育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打印文件,仅作为供上级领导查阅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杨慧 《学子》2014,(18)
正在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已逐渐成为非主流的联系方式。但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家访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可以全面了解走出校门的学生及他们背后的家庭,家访既是为了走进学生家庭,更是为了走进学生心灵。成功的家访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仅自己有成就感,而且我们的学生将最终受益。而家访也会出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这些细节如果不及时给予关注,也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或许还会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3.
王福权 《生活教育》2014,(12):106-108
"舌尖上的家访"是建立在家访基础上的,即教师采用到学生家庭与家长和学生吃顿饭的方式,通过友好和谐的氛围达成家校合作的目的。这种新颖模式不带功利目的,充满人情味,有利拉近家长和教师心灵的距离,为共同教育孩子形成合力。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观点:一、"舌尖上的家访"改变了传统的功利性家校沟通方式;二、"舌尖上的家访"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情感沟通,形成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朋友关系;三、"舌尖上的家访"促进了师生的情感沟通,形成平等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四、"舌尖上的家访"促进了教师对教育情感的再认识,可提升教育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慧 《学子》2014,(9):1-1
在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已逐渐成为非主流的联系方式。但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家访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可以全面了解走出校门的学生及他们背后的家庭,家访既是为了走进学生家庭,更是为了走进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5.
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工作,是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连续性的重要途径.做好新时期家访有"六宜六忌". 一、宜面向全体,忌关注少数 班级教育是一种集体教育形式,班主任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为此,接到班级管理工作任务后,班主任不能只根据学生家庭情况表"圈定"少数家访对象,而要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地对每一个学生家庭进行访问.  相似文献   

16.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文章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及时联系,用爱感化家长""有效家访,用心沟通家长""适时鼓励,用真打动家长"三个方面,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很多,新时代的教育已融入了新理念、新形势。自全省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以来,老师们大胆创新家访形式,变传统的"告状式"家访为家长、孩子乐于接受的主动式家访,融洽了家校关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教育形象。  相似文献   

18.
何谓家访? 顾名思义,家访是教师主动到学生家里,就孩子的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曾几何时,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然而,今天的教师却在进行艰难的“家访突围”——因为时间紧、教务重、家校沟通渠道多,家访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是否要给家访以生存空间?教师还需不需要家访?家访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中还有无价值可言?我们追寻这些话题。追寻家访在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新魅力,以期得到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付灿军 《辅导员》2010,(6):13-13
家访,作为家校沟通的教育方式历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近年来,基于各种信息联络方式的兴起和教育自身的功利性倾向的发展,家访已逐渐淡出我们的教育,有些地方甚至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三结合”教育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打印文件”,仅作为供上级领导查阅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重点包括"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并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比如"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