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自组织理论看民营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组织理论人的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要素协同统一的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的多元化行为,并且从管理、决策、财务、生产、营销、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各要素对企业多元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专业化与多元化战略本身并不具有优劣性,但只有在对自身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筛选工具才能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以效用理论为基础,从企业发展的行业要素、自身配置要素出发构建战略效用函数,通过专业化与多元化战略选择效用的比较,为企业专业化与多元化战略选择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数字创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跨行业和领域边界经营,产品多元化战略是驱动数字创业企业迅速成长形成商业生态的重要举措。已有产品多元化影响因素研究从内部资源视角或外部需求视角考虑单一要素的驱动作用,尚未深入探讨各前因要素之间的互动和因果复杂性机制。因此,本文采用fsQCA方法,探究资源侧和需求侧的5个前因条件对数字创业企业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协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创业企业的产品多元化驱动机制可分为3种模式:团队—用户质量驱动型、团队—用户数量驱动型、财务—用户驱动型。研究发现,单一的需求因素或单一的资源因素并不能直接驱动数字创业企业进行产品多元化,内部资源与外部需求的结合是数字创业企业进行产品多元化的真正驱动力。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了数字创业企业的产品多元化发展路径,对于把握数字经济背景下创业活动的全新内涵,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培育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是激活数据要素潜在价值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数据要素“权属不清”“难以定价”“交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文章首先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基本问题出发,讨论了数据要素在确权、定价和交易上的困境;之后,回顾了国际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我国数据交易市场发展进程中应对困境的关键举措;最后,立足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实践,从建设统一数据市场制度、试点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探索差异化的定价机制、布局多元化的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建议。期望该研究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关注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基于不同学科视角为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困境谏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目标行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能力和市场两维度,对企业多元化战略进行重新分类,研究了不同的多元化战略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联性、企业多元化行业识别和评估的步骤与方法。研究表明,核心能力和市场是表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要素,通过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两种战略的组合,可以分别用四种方法对企业多元化目标行业进行识别与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等。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鼓励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的科学化、多元化、国际化。未来15年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跻身创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进入时机与目标行业选择是目前国内企业选择多元化道路中的核心问题.通过能力和市场两维度,对企业多元化战略重新分类.研究了不同的多元化战略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联性、企业多元化进入时机与行业识别和评估的步骤与方法.研究表明.核心能力和市场是表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要素,通过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两种战略的组合,可以分别用四种方法对企业多元化目标行业进行识别与选择.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体系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即从过去的单一化、知识型教学体系逐步向复合型、能力型、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转变,文章对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实证分析表明:虽然自主创新内部各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状态,但从总体来看,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仍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国外大学科技园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探索建立大学科技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科技园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逐步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融汇的新焦点,并因地制宜地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投资主体、融资渠道和服务对象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