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这东西     
说了几十年话,听了几十年话,教了几十年语文,越来越觉得世界上真正变化无穷的是人的语言。就说“东西”这个词,字典上说是泛指一切物件,但实际上一切是“东西”不是“东西”的东西,都可以叫“东西”。 “语言这东西”、“金钱这东西”、“爱情这东西”……什么不是“东西”?连人在内:“好东西”、“坏东西”、“鬼东西”、“狗东西”、“什么东西”、“不成东西”……虽然不雅但确有其说。  相似文献   

2.
论读书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我们读到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3.
甲(外国留学生)老师,您好!乙(中国老师)你好!甲老师,我来中国学习汉语,已经好几年了,可对“东西”这个词我还是搞不清楚。请老师您再详细讲一讲。乙好。汉语中“东西”这个词,一般是用来代指事物的,凡具体的与抽象的事物都可以称为东西。譬如我桌上摆的书本、墨水、钢笔可统称为东西。汉语中“东西”这个词,有时也可以用来指人……甲啊,老师,“东西”这个词原来这么简单呀!我知道了。乙啊?!你这就知道了?那我来考考你!甲行呀,您出题吧。乙什么是东西?甲这桌子是东西,这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您也是东西。乙哎……(忙制止)不对,不对,学生可不…  相似文献   

4.
终点,起点     
很多人谈到现在的教育时同意这样的说法: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中学的东西,中学学大学的东西,到了大学再返过头来学幼儿园应该学的东西,比如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5.
时良忠 《陕西教育》2011,(12):20-20
惠特曼说:“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何让最美的东西留在孩子最初的视野里?近几年来。我积极探索育人新路,全面开展经典阅读.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法法的世界我已经会爬了。我喜欢在床上、沙发上自由地来回爬动,只是大人们总爱警告我,不让我靠近床的边沿。其实,我只是想从床的上面往地上看一看,或是往地上扔点什么东西,并不是真的要从床上爬下去。我最喜欢扔东西了,不同的东西扔到地上会有不同的样子:有的呆在那里一动不动,有的会向前滚去,还有的会发出声音来,挺有意思的。我扔了东西,大人们就去捡。有时大人们把东西捡起来后收起来,不再让我玩了。于是,我就拿起身边所有的东西往地上扔,直到身边没有东西可扔为止。  相似文献   

7.
刷牙     
这天早上,小猴起得很早,他正想到处走走,忽然看见地上有个圆管状的黑色的东西。大家快来看,这是什么东西呀?小猴叫了起来。邻居们都围了上来。大家都没见过这个东西,只有大嘴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叫牙膏。  相似文献   

8.
作文招招鲜     
我们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一个技巧:通感。眼睛是看东西的,负责“视觉”; 耳朵是听东西的,负责“听觉”; 鼻子是闻东西的,负责“嗅觉”; 舌子是品东西的,负责“味觉”; 而“身”,你一碰,就会有一种感觉,叫“触觉”。这五个部门本来是“黄牛角,水牛角,各管各”的,可什么东西时间一长,就成了习惯。一习惯,就少了趣味,少了刺激。我们要是将其打乱打乱呢?比如,让耳朵来看东西,让眼睛来听东西,让鼻子  相似文献   

9.
富乌鸦     
树上落了一只嘴里衔着一大块什么东西的乌鸦,许多追踪这只富有者的乌鸦立刻成群飞来,它们全都落下来,一声不响,一动不动。那只嘴里叼着东西的乌鸦已经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着,不是吗,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一大块东西吞下去呀。它也不能飞下去,在地上从容不迫地把这块东西啄碎。乌鸦们会猛扑过去,于是就要开始一场通常所说的混战了。它只好停在那儿,保卫嘴巴里的那块东西。不过也许是因为嘴里叼着东西呼吸困难,也许是因为以前它被大家追赶,已经弄得筋疲力尽——只见它摇晃了一下,突然失落了叼着的那块东西。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在这场混战中…  相似文献   

10.
开心果网站     
“把”和“被”学生:“‘把’和‘被’能连用吗?”老师:“不能。”学生:“把被叠起来,不是连用了吗?”“东西”趣释有一位外国教授,向学生解释汉语“东西”一词时,说:“中国人称物体为东西,这东西,那东西,都称为东西。但  相似文献   

11.
黄山纸盒     
我和哥哥去游黄山,一边上山一边吃东西。上到山顶一个亭子里,东西吃完了,哥哥随手将装东西的纸盒向亭外扔掉。  相似文献   

12.
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时,内心深处都对知识、学习和教学作了自己的隐喻。如果我们认为知识像东西,那么,学习就像接受东西,教学就顺理成章地像传递东西。如果教学像传递东西,我们的责任就是传递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我们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的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  相似文献   

13.
我饿了,我想要点儿吃的东西。 我渴了,我想要点儿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上的直观性原则是近代教育史上,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来的。他在《大教学论》中,第一次从理论上广泛而明确地论证了直观性原则。他说:“只要可能就应当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如果某种东西能用好几种感官去接受,那就  相似文献   

15.
欺夏 《快乐阅读》2008,(11):12-17
一"喂,你的东西掉了。"有人在后面喊。谁啊,不管他,又不是我的东西,继续走。"前面穿短袖的女孩,你等一等。"短袖?真是的,大夏天穿短袖的人多了去的。哎呀,什么东西啊,一直在喊,送给你好了,当然,前提是东西不是我的,嘿嘿!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在幼儿园里。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良好的习惯造就了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由此可见,有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我的好妈妈     
有一次,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下次再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了。”我就说:“好的。”听了妈妈的教育,我再也没拿别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钱这东西     
什么东西,没有它的日子不好过,有了它的日子过得也不见得好?什么东西,少了很难熬,多了也可能更难熬?什么东西,你把它缝在内裤里,心惊胆战地出远门?什么东西,害得人们兄弟失和、夫妻反目、朋友成仇?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爸爸个子不高,胖胖的,一脸慈爱,对我和妈妈总是笑嘻嘻的。可是他爱扔东西,特别是扔起我的东西毫不留情。家里的旧东西、破东西和用不着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垃圾,该扔。其实有些东西只是现在用不着,以后也许还用得着,扔了以后下次要用时,他一定会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时,爸爸看到我的桌子上、抽屉里堆得满满的,他就会拎着两个垃圾袋帮我整理房间。当他走后,桌子上、抽屉里都干净了,可是我的宝贝也找不到了,原来我的玩意儿在他的眼里都是废物。不过,现在我明白了,平时要勤整理房间,这样,爸爸才不会把我的宝贝东西当垃圾扔了。爱扔…  相似文献   

20.
送别篇     
友情,友谊的同义词。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它还是一种只有付出了才可以得到的东西。它和亲情、爱情一样,是一种抽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那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想知道的话,你只有自己去亲身体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