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发学生学业求助的有效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求助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工具性求助,指学生向帮助者寻求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执行性求助,指学生面对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时却直接要求答案或请求别人替他完成;回避求助,指学生虽然需要帮助却不主动求助。其中,回避求助是最为消极的方式,执行性求助虽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但因自己并未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无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工具性求助是最为积极的求助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通过以求助行为为…  相似文献   

2.
莫芬 《广西教育》2010,(20):20-21
历史学业求助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科目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向他人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的行为活动。历史学业求助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工具性学业求助、执行性学业求助和回避性学业求助。工具性求助指学生向帮助者询问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一些信息,期望利用这些信息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执行性求助指学生不经努力就直接向老师或同学询问正确的答案或要求帮助者代替自己完成任务;回避性求助指学生虽然需要帮助却不主动求助。  相似文献   

3.
于清亮 《教育探索》2006,12(3):109-110
一、学业求助的内涵和性质 1.学业求助的内涵学业求助是指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学业求助是一种依赖性的行为。应尽量避免。随着对学业求助研究的开展,人们日益重视了学业求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Nelson-LeGall 于1981年的研究中提到寻求帮助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性技巧,同时又将学业求助行为分为工具性求助和执行性求助。执行性求助也称为非适应性求助,指儿童在面对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时,却请求他人替他完成。工具性求助也称为适应性求助,指儿童借助于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这些求助往往是小到足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遇到学业困难的时候,是消极等待,还是干脆放弃;是盲目坚持,还是适时地寻求帮助;在寻求帮助时,是希望别人完全替他解决,还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是学习策略优劣的重要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而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策略,而非依赖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遇到学业困难的时候,是消极等待,还是干脆放弃;是盲目坚持,还是适时地寻求帮助;在寻求帮助时,是希望别人完全替他解决,还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是学习策略优劣的重要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而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策略,而非依赖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职校生学业求助的特点,分析职校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及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之间的关系。发现职校生学业求助行为水平低下,遇到学习困难更倾向于执行性求助或回避求助。职校生工具性学业求助和回避性学业求助三个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执行性学业求助三个年级之间存在差异。职校男生的工具性求助极其显著(p〈0.001)的低于女生;执行性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回避性求助行为极其显著(p〈0.001)的高于女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求助行为有显著关系。自我效能低的学生更不愿意求助或作执行性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8.
论学业求助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遇到学业困难的时候,是消极等待,还是干脆放弃;是盲目坚持,还是适时的寻求帮助;在寻求帮助时,是希望别人完全替他解决,还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学习策略优劣的重要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而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策略,而非依赖性的表现,在课堂中,将他人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9.
论学业求助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 ,是消极等待 ,还是干脆放弃 ;是盲目坚持 ,还是适时的寻求帮助 ;在寻求帮助时 ,是希望别人完全替他解决 ,还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 ,是学习策略优劣的重要表现。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而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 ,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策略 ,而非依赖性的表现。在课堂中 ,将他人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加以利用 ,以应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这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控学习策略。但在实际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学业求助量表》对63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执行性求助极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初二、初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2.重点学校学生的工具性求助极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而普通学校学生的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却极显著高于重点学校;3.女生的工具性求助极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回避求助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进行积极地学业求助,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当前远程学习者在学业求助行为倾向、求助对象、求助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远程学习者具有比较积极地学业求助行为倾向,能够进行工具性求助,但也存在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等不良的学业求助策略。以网络课程为平台,建设学业求助的硬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同伴协作为途径,设计学业求助的软环境;激发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效能,促进远程学习者的学业求助策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学业求助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手段,但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并不愿求助或不会有效求助,解决这一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大有帮助。一要寻求适量的求助对象,二要掌握一定的求助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而要更多地增加研究性学习。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充当的角度也进行转换: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从问题的解决转换为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启发;从知识的权威转换为学习活动的参与、合作;从旧的知识的复制转换为新知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探索性数学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在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之中通过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的学习方式。这个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在问题情境之中学习,学习所利用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学习的方法以学生独立的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学习活动达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贵在“研究性”,贵在创新。它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同社会实…  相似文献   

16.
请求性公文是指一个单位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请求解决自己的困难或问题的一类公务文书,它主要指请示,也包括部分公函和需要上级批转的报告等文种。 请求性公文是应用文教学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文种。可以说,除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之外,任何机关或单位都必须为着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而写请求性公文。所以,请求性公文是各个机关或单位经常写,而且必须写好,力求写出高水平、高质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高校683名本科生为被试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其学业求助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正相关,工具性求助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为负相关。进一步阶层回归分析显示,学业求助中的工具性求助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活动中,问题提出是指通过对情境的探索产生新问题,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问题提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灵活的思维,强化问题解决技能,拓展其数学感知,帮助学生丰富和巩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我们对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系70名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大一学生39名,大三学生31名)进行了调查,主要了解职前小学教师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整体水平;职前小学教师“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否因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有关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解决是人类高级思维活动的过程和高级形式学习的过程。问题解决教学是针对传统教育弊端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独立或合作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问题解决技能,最终达到发展思维品质,培养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的。它是一种能克服传统教学弊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如何理解数学中的"问题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问题一般指对人类具有智力挑战特征的、没有现成方法、程序或算法可以直接套用的那类问题。问题情境状态下,要对学生本人构成问题,必须满足:第一,具有非常规性。第二,具有开放性。第三,具有探索性。第四,具有趣味性。第五,具有适度性。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一个目的,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实施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袁征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某种问题解决的方法: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