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设计开发了集教学、效果评价与师生互动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在平台的教学模块设计中引入"基于问题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建立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问题库,可进行知识巩固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竞赛题目求解实验和实际问题设计实验,适应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竞赛预备生的实验需求。在教学效果评价模块设计中引入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从多维度考查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系统工程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面广、理论性强的特点.以往的实验教学缺乏有效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手段,同时也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授课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借鉴"基于问题学习"和"翻转课堂"思想,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重新编写实验教学指导书;从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取水电站选址、...  相似文献   

3.
目前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存在教学观念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应该从课程设置的目的出发,通过空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教学将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导入性实验、计算机实验和结合雷达模拟机项目实验三个阶段,从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对实验教学的课程考核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实验课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155-158
目前高校开设的Petri网相关课程通常只关注Petri网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的研究生课程"Petri网系统建模与仿真"则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密切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密切结合,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及应对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物流仿真类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兼顾,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混合式学习能够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借用线上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工具,对“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层次化、模块化和迭代化设计;合理分配教与学学时,兼顾线上学习的灵活性和课堂教学的互动优势,采用混合模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思辨能力;对课程考核进行持续改进,考核环节贯穿全过程,构建多维评价视角,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形势下新工科建设对车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文章从课程内容、案例教学、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出发,对车辆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改进策略,即完善车辆动力学、传动、制动、转向等子系统实验课程内容,针对车辆系统复杂工程问题求解开发相应的案例库模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探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车辆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笔者总结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平时作业和实践环节、考评方法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改进教学,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仿真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9.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本文结合讲授学习法和问题学习法的优缺点,在课程中采用将两者融合的双轨式教学方法,设计了用于课堂讲授和小组团队协同工作的问题库,描述了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进度分别实施讲授学习和问题学习的教学过程,对双轨式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评价和学生成绩评价,给出了改进该课程双轨式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考核方式是工程实践类课程建设的三大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空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考核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分析了本课程传统考核的不足,提出了考核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制定了考核内容,设计了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本科“电力电子技术建模与仿真”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与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实验环节设计方案,包括实验课时、实验内容及实验平台的设计。其中多层次实验内容设计和Matlab/PSpice混合仿真系统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相关电路的电磁关系、工作和设计原理,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综合设计电力电子系统的能力以及英语的应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以较少的投入,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作为工业工程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的质量提升对于工业工程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提升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首先,在总结多年实践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分析课程设计的支撑体系入手,讨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已进行的包括教学安排、内容设计上的改革举措及其已达到的效果;最后,通过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提出了教师整体教学、学生个人学习和学生团队学习"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为全面提升学生运用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秘书写作是秘书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的以讲授、文体训练、讲评为主的授课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对秘书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入该课程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与尝试。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条件大部分高校都能具备,核心内容包括剧本的创作与演练、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作文效用的检验与范文点评。这种教学法如果运用熟练、得当,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提升教学水平和秘书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新颁发的课程标准,不仅事关中学教育的突破和发展,也与高校师范教育息息相关。本文以物理教法实验为例,阐述高校师范教育者认真并学习掌握课程标准,树立新理念,精心组织以人为本的合作、探究、创新的物理教法实验课,对师范生接受课程标准、创新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面向应用,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给出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并探讨了对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的改进方法,以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实验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建立科学考核方式是启发学生深入实验过程、积极思考的途径。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是成功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Visual Basic软件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构成,讨论了天线模型的建立、天线方向性图和天线输入阻抗的测量,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所设计的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实现了天线的方向性图和输入阻抗的测量过程。应用表明,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具有交互性好、实用和逼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运动控制"涉及电机、电力电子以及控制理论等相关课程。为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内容枯燥、难于理解、实验设备有限等弊端,该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于任课教师已有科研成果,采用了场路耦合联合仿真建模方法,为学生直观展示电力电功率变换、电机内磁场变化以及PWM斩波技术等相关教学内容,易于学生综合性掌握相关知识点。建立"课堂—建模仿真—实验室"的新型教学模式主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感器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及内容,为强化学生对传感器的使用与设计,在分析现有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感器电路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设计了传感器电路实验台,给出了结构框图,并从实验选题、教学内容、进度管理、考核形式及教学分析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了阐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强调传感器应用,突出动手实践。通过与理论教学的相结合,可引导学生应用传感器技术开展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统计质量管理实验中质量特性与测量系统不匹配、检验过程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实验教学方案。在深入分析实验需求的基础上,将关键质量特性由工件的几何尺寸变更为物理质量,并根据测量设备的精度,按需定制出一批具有既定公差范围的实物工件,以提高质量特性与测量系统的匹配程度。根据统计过程控制的真实流程,结合定制工件的质量特性数据,构建出一个能够模拟工件下线、抽检及异常识别功能的虚拟情境,增强了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联系。经过验证,实验工件的定制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改进后的实验教学方法能够大幅减少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深化实验者对质量工具的认识,有助于改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