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建筑工程的多个相关领域都已广泛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模拟、碰撞检测等,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与BIM相关的课程比较少,有很多高校暂未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应用专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解决工程问题。通过BIM案例工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弥补课外实践的不足,提高创新能力和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BIM技术及虚拟模拟建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装配过程,推动了我国预制装配建造技术的发展。为适应预制化建筑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将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基于该建设实践,探讨了虚拟工业化装配仿真教学线下"实践面——工地现场施工技术"与线上"应用面——协同仿真建造实验"相结合、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相结合的创新型途径,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以及新型工业化装配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创建的特色,发展和推进BIM技术在虚拟装配流程实验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近两年来BIM人才培养工作为例,从BIM研究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BIM师资队伍建设、BIM基础课程教学、BIM专业应用分析课程教学和BIM毕业设计等方面介绍了BIM技术人才培养的方法,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结合新工科理念,将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有机融入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兴工科和原有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实践证明,此项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BIM需求增加与相关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在总结国内外高校BIM教学模式、组织方式、课程设置、培养层次等方面教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辅助教学体系。在分析专业辅助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管理、技术专业平台课与BIM的关系。分析了某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实验教学、BIM大赛、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措施与经验,以期为同类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工程管理类专业一般包括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观念与技术的冲击下,工程管理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日益迫切。高校作为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基地,应积极探索BIM技术融入专业教学的模式。本文基于工程管理类专业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4大平台课程体系,探索单独开设BIM课程,多课程融合和毕业设计等模式进行工程管理类专业BIM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为高校BIM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了BIM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并为BIM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可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基于BIM的教学改革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筑信息化是现阶段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强大趋势,因而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需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基于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相关院校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介绍该专业德国合作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建筑信息化方面的教学特色,分析该专业借鉴德国应用型高校教学经验及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开展的多课程交叉的建筑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设计、实施步骤、相应举措及成效分析等,以期将建筑信息化技术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具有相应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场浇筑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到施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迄今还没有建筑装配技术专业,"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当务之急。分析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开展"装配式建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并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很多具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批BIM技术人才。参考国内外BIM人才培养方式,从课程体系建设、教育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及学科竞赛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BIM教学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内容,期望能为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