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院校开展高等数学实验的现实需要,提出多维度高等数学实验项目建设的方案,搭建数学实验网络学习平台,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实验"第二课堂",以便实现学生个性化的主动学习,创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主动去求知、探索、协作与交流的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6,(5):122-126
"互联网+"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向"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新模式,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与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能力的PSI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同时,文章还根据学情特点、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主张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搭建学生课堂内外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确立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目标等手段来实现PSI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用地方经济、行业发展和大众创业的真实数据案例重构虚拟仿真实验内涵,构建"知识共享云→开放项目资源库→O2O实验课程群",创新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搭建了具有"O2O协同+流程仿真"特色的实验→实训→实战→研究一体化教学平台,拓展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空间。遵循信息化时代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养成规律,构建"核心能力导向+专业群引领创业链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扩张"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边界,丰富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和Web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迅速增长,中国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Hadoop作为Apache基金会的开源项目,是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主要处理大量数据,在业界和应用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它非常必要。本文对Hadoop的特点及其子项目进行深入探讨,以Hadoop1.1.0为基础,设计面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系列实验,从环境搭建、并行编程到数据迁移等七个方面,它涉及到Hadoop的多个子项目,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和学习Hadoop,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便培养更好的Hadoop人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BlendingLearning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优势,通过对学习环境的设计,整合课程内容,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实施模块化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X-具,开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最终完成项目,依据评价标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客观评价。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逐步运用到教学中,但往往存在形式化、单向化、模糊化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搭建混合式教学模型,有利于促使教学内容融合、教学程序设计、教学主体角色分配;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技能养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开展了基于MOOC混合教学模式的物理全面开放实验室的探索。项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多种方式将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包括MOOC、新形态教材、虚拟仿真实验等;并建立了依托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MOOC学习、安全准入考核、仪器使用培训等内容智能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分层次开放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指导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全面开放实验室,打破了学时限制,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革探索,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对转子找静平衡实训项目进行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向"学习"转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海量用户数正在颠覆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也在持续创新。回顾信息管理专业发展历程的同时,结合"互联网+"创新技术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分析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内涵,修正人才培养目标,提出"451"与"0.5+1.5+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系统化综合实践指引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项目构成,搭建了大数据云挖掘下的实践学业发展平台,从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系统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互联网+"综合职业素养。最后,通过学习分析进行人才评估和推荐,实现人才培养的闭环。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搭建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教学平台,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在学生幼稚的心灵中,播下创新精神的种子,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现在,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新文科建设的开展,对文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科专业需与现代化技术结合,培养跨学科的通识应用型人才。文章对文学课程中"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梳理,尝试结合互联网应用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文科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两个教学班为观察对象,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应用于文科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正向课堂行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文学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灵活运用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应用,能够为培养具有通识型、创新应用型能力的新文科人才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项目教学法为培养数控综合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方向,但单一使用并不能提高教学效果。于是将数控仿真系统引入到项目教学法中,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学习数控理论与操作知识,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同时该系统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工件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节约了实践环节的培训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虚拟实验教学环境,丰富实验教学资源,基于互联网、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和虚拟交互设备等新媒介,按照"一个导向,两个特色,三个环境,四个阶段"的搭建思路,组建了虚拟船舶交互实验平台。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翻转课堂教学、船厂实习、学生科技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学手段缺乏改革创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实施、"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认证、学生创业孵化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适合信息通信类市场需求的人才。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提升了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拓宽了他们的就业面并提高了就业质量和创业机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教育"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本文以"互联网+教育"为视角,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模式的主要特征,即学习模式的移动性、智能性和多元性,剖析了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即"互联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理念与实践的行动不利、方式和方法的融合不够、载体和平台的构建不强,并从转变思想教学认识、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搭建网络教学平台、革新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了高职英语教学变革与创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高职英语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就业率为主,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课程,通过互联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程的实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互动率、改变课堂学习氛围。因此,本文将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进行高职英语"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初探,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高职英语课堂形式,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项目作业法"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项目作业法的运用既符合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江南大学经济管理综合训练中心借助实验条件建设、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等项目链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基于体验式的经管类虚拟仿真"三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平台,探索"以虚促实,虚实耦合"的实践教学路径,实现学、仿、研、训的教学过程。从学科专业角度,构建"实践共同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原动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精神"的内在统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行业特色和创新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本文从教育的现状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促使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筑设计类课程是一门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兼具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对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路径: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线上实施慕课、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翻转课堂等多平台联合教学;线下采取讲授、研讨、互动、交流等教学形式,结合展览、竞赛、讲座、工作坊、实体搭建等形式进行拓展.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拉近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距离,以切实实现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