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稻壳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的配比、不同的成型温度、不同的成型压力对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影响,综合评定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灰熔融性、焦渣特性、成型密度和外观品质。实验结果表明:75﹪玉米秸秆和25﹪水稻稻壳的配比,在32MPa的成型压力、180℃的成型温度条件下压缩成型的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正> 生物能源指的是利用淀粉质生物,如农作物秸秆、甘蔗、玉米、小麦、甜菜、木薯、马铃薯、棉籽、菜籽、林灌木等农林产品,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废弃物,加工成沼气、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直接作为动力来源,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由于农作物秸秆生长在土里,而燃料乙醇等又属能源,所以,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实验称为"从土里‘种’出能源"。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生物能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和利用绿色生物能源是本世纪能源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描述了"石油植物"、醇类燃料、沼气、生物质固化等绿色生物能源及利用状况,认为绿色生物能源是本世纪化石燃料的首选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4.
大事     
科技部征集09—10年度政府间科技合作备选项目 科技部3月24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对以下国别和领域征集2009—2010年度政府间科技合作备选项目。包括: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机制内的科研领域;中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作计划重点领域;意大利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包括太阳发电、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发电、氢能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领域;奥地利生物技术、健康研究(包括中医药)、环境技术与生态(含农林业)、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  相似文献   

5.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意识,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对象,通过课程改革和思政教学双向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热力循环,认识工质品质及其做功的基本原理,探索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构建全新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体系,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的,通过对一创新训练项目成果进行转化,设计出了一个仪器分析实验: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果中的可滴定酸,计算出总酸度,并通过回收率实验,考察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主导的创新训练成果成功转化成实验项目后,既能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开放实验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构建基于绿色能源岛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验时间实验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由学生自主设计。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石资源的不断消耗,生物质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桐油等天然植物油脂是制备生物质材料最佳的原材料,对于农林高校当属研究对象。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桐油的一个有机合成化学研究型创新实验项目。该实验合成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容易理解和掌握,涵盖了无机结构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点,适合作为农林院校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研究型创新实验项目。通过课本知识点梳理与复习、文献资料查阅与综述、实验方案拟定与实施、小组之间讨论与交流以及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工程性、先进性、课程性、综合性的项目库,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环节完成项目。以电子封装用高热导率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的项目为例,介绍了添加金属、陶瓷和碳系材料颗粒进行填充的思路,填料成分与粒度设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检测,导热复合材料封装应用等实验环节。基于CDIO的项目实现过程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工科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燃煤工业锅炉能效低、污染大。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来源广、污染物排放低的特点。结合油脂行业锅炉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例,论述其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不仅企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