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志高 《良师》2011,(11):49-49
前几年,我随同一个文化代表团去了位于德国西部、距德国著名的“香水之城”科隆约50公里的杜塞尔多市。短暂的几天交流,我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2.
原作节选 第1章 1632年,我生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我们不是本地人.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他移居英国后,先住在赫尔市,经商发家后就收了生意,最后搬到约克市定居,并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母亲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而给我取名叫鲁滨逊·克罗伊茨内.由于英国人一读“克罗伊茨内”这个德国姓,发音就走样,结果大家就叫我们“克罗索”,以至连我们自己也这么叫,这么写了.所以,我的朋友们都叫我克罗索.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因煤气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年年都有发生。虽然北方城市集中供暖有近十多年的时间了,(过去都是燃煤取暖),但现在城市中仍然还有用煤炉取暖的居民(多是困难居民),农村家庭中则主要是燃煤取暖,所以因煤气中毒造成伤亡的事件,经常发生。围绕这个问题,在学习了“气体交换”一节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家庭煤气中毒的调查”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我这次出国培训,主要是学习德国机械制造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这肯定对我的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背着行囊,乘坐国际航班前往德国的浙江宁波职工万亚勇在出发前一脸兴奋地说。只要技术过硬,一线工人也能喝上"洋墨水",记者从宁波市政府获悉,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宁波市政府出资送19名高技能职工赴德学习培训。11月1日~14日,万亚勇和其他18名企业技术工人将到德国柏林和杜塞尔多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印象中 ,跳蚤市场似乎成为普通德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在德国 ,无论是大、中城市 ,还是小城市 ,甚至有些村镇都有跳蚤市场。跳蚤市场一般都是在周末或固定的日子举办。德国专门出版一种名叫《跳蚤市场和旧货市场》的小册子 ,刊登着全国各地跳蚤市场和旧货市场开办的时间和地点。为什么叫“跳蚤市场”?顾名思义 ,可能是卖的旧货中带有跳蚤 ,一位德国朋友证实了我的推断。她说 ,过去拿到市场来卖的旧货中难免夹有跳蚤 ,故把卖旧货的市场取名“跳蚤市场” ,名称就这样沿袭下来了。当然现在跳蚤市场卖的旧货是没有跳蚤的。卖主们总是把…  相似文献   

6.
教学《高大的皂荚树》一文时,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我未曾料到的问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不准玩火。为什么课文里的同学要烧皂荚树枯叶取暖?难道他们的老师不管吗?” 我好生尴尬。《规范》张贴在教室墙壁上,提醒学生时时对照执行。其第十九条是: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危险的游戏。我很清楚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在校烧枯叶取暖确实有悖于《规范》,如若指导不当,学生会产生误解。“轻烟飘舞”、“火苗跳动”、“同学欢叫”,似乎为了取暖就可以燃烧枯叶,似乎玩火烧树叶成了趣事。就曾有学生把烧空地枯草烫了伙伴的手脸当作趣事来写。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想同经理谈生意。 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经理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政府部门?”我说:“我不能代表政府。”  相似文献   

8.
德国:帮未成年人戒掉网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在世界各地,青少年上网成瘾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去年4月26日,德国爱尔富特市一名中学生开枪打死了13名老师、2名同学和1名警察后自杀,引起社会震惊。据调查,德国有60万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德国一项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约占青少年罪犯的50%。为了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日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青少年戒除上网瘾的诊所。该机构可容纳60人就诊,服务对象为10岁至17岁的未成年人。机构负责人加尔纽博士认为,10岁至17岁是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大学实习时,我上过一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  相似文献   

10.
现在,在世界各地,青少年上网成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2002年4月26日,德国爱尔富特市一名中学生开枪打死13名老师、2名同学和1名警察后自杀,引起社会震惊。据调查,该学生整天沉溺于暴力网络游戏,导致“虚拟游戏”变成现实惨剧。目前德国有60万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一项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约占青少年罪犯的50%,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起青少年因网络而引起性或暴力犯罪的案件。为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不久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助青少年戒除上网瘾的诊所…  相似文献   

11.
善良的妈妈     
使我骄傲的是,我有一个善良的妈妈。一个西北风呼呼刮着的冬日,我和妈妈靠在火炉边取暖吃饭。突然进来了一位老太太,她说:“好心人,给点饭吃吧?”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妈妈抬眼看了  相似文献   

12.
宠物调查     
《小读者》2005,(1)
一家宠物食品商店对住户进行电话市场调查。接电话的是一个小朋友。市调员问:“小朋友,你家里有没有养小狗、小猫、小兔子或是小鸟?”小孩:“没有,我妈妈都没有生。”市调员:“……”宠物调查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一列火车进入了隧道,车厢里顿时一片黑暗。只听一声亲吻,接着是一个非常响亮的耳光。不一会儿,火车出了隧道,邻座四个素不相识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吭声,一个德国军官的左脸颊发红微肿。老太心里赞叹:“这姑娘人美性子也刚烈。”姑娘纳闷:“这德国人居然不吻我而去吻老太,真是怪事。”德国军官心里暗骂:“这罗马尼亚人最不是东西,他偷着去亲那姑娘,我却稀里糊涂挨了姑娘一巴掌。”罗马尼亚人暗笑:“我吻了自己手心,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太棒了!那德国人还在梦里呢!” …  相似文献   

14.
高峰 《留学生》2012,(10):38-39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城管”——城市管理,每一种商品都有分类,但是德国的城市管理和商品分类尤其细致,这种细致体现了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精神。德国人管理城市犹如操作一架精密机器,从每一个细节中都可以看出德国人的严谨和对人性的关怀。我在德国柏林、波茨坦、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就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法治化管理的细节。  相似文献   

15.
阿菲的旅途     
我叫阿菲,是个细菌。今天,我乘火车来到了一个奇异的地方。在火车上,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是火车上的服务员。她听见我的声音的时候,还以为自己遇到了怪兽呢!这个地方叫“文字市”,“文字市”的人都长得奇形怪状的,很像文字。我来到一家专门为细菌开的饭馆,要了一碗面条,发现这里的面条上面还刻着字!仔细一看,面条上写着“细菌专用面条”。“文字市”所有的东西都好像一个个文字,有的甚至还像甲骨文!我来到一家细菌宾馆,跟服务员说我想要一个房间。可服务员却说了一大通我听不懂的语言。无奈之下,只好拿出“细菌语言翻译器”,才听懂了服务员的话。原来,那服务员说:“您好,小姐!欢迎来到文字市细菌宾馆。我们这里有好吃的细菌料理和舒服的细菌温泉。如果您要住房,请到701房。”说完,递给我一张像“永”字的房卡。我便走向形状像甲骨文的电梯。走进房间,我发现床是用大理石板做的,又发现旁边有一张床垫,就把它盖到大理石板上。盖上以后,我觉得不对劲。于是我掀开床垫,竟发现大理石板可以打开。打开以后,一瞧,里面是细菌温泉!于是,我舒舒服服的在干净的温泉里洗了个澡,就上床睡觉了……啊,文字市真是太有趣了!我简直都不想回我家了。我玩到第N天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相似文献   

16.
《小读者》2013,(2):70-70
功略一放假了,乡下的表弟到花妹家来玩。“姐姐,城里有暖气真好。我们乡下,每年冬天都会有人因为取暖死掉呢!”“啊!真的?”“是呀,去年我同桌的奶奶在家里用木炭炉取暖,就差一点中毒了,幸好被人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鞭笞     
很多次都想拿起笔,书写心中的忏悔,对一个学生的忏悔。我参加工作7年来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给了我思想的源泉和动力。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秋收起义的圣地——文家市。文家市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小镇。我就在镇上的一所高中任职,那里的学生很纯朴,就如那里的“山清水秀”。我担任了班主任,有一天班上一位同学仅有的一点伙食费被盗了,年轻气盛的我发誓一定要把“盗贼”揪出来“正法”。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有同学来报告说怀疑是杨辉所为。我未加分析,也没有进一步了解情况,就直…  相似文献   

18.
瞿晓 《留学生》2009,(11):49-49
有人曾说,德国餐馆的菜单上,都该印上一句话:“全世界的菜单都一致化!”这虽是句玩笑话,但从另一面却反映了德国的生活特点。留德几年里,我对德国的“衣食住行”也有一些自己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1,(2):32-33
放假了,乡下的表弟到花妹家来玩。“姐姐,城里有暖气真好。我们乡下,每年冬天都会有人因为取暖死掉呢!”“啊!真的?…‘是呀,去年我同桌的奶奶在家里用木炭炉取暖,就差一点中毒了,幸好被人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20.
可爱的德语     
甜苇 《留学生》2011,(11):52-52
“一个聪明的人,学会英语需要3个月,学会法语需要3年,学会德语需要30年。”这是马克·吐温的话。 德语难学,这虽然是一个没有量化考核的主观看法,却几乎得到世界上许多人的承认,马克·吐温甚至称它为一门“恐怖的语言”。 我刚到德国时,我的德国朋友“白胡子爷爷”就问我是否觉得德语难学?我说:“是。”他说:“这就对了。德语非常难学,以至于我们德国人自己都说不好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