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3.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  相似文献   

2.
《翠鸟》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特证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抓往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整体阅读——知道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翠鸟1激趣学文。教学伊始,教师出示彩邑翠...  相似文献   

3.
《翠鸟》一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神秘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动物是本篇课文表达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学会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是教学本文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翠鸟》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描写事物特征的记叙文,作者准确地抓住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按照观察的顺序,自上而下描述了翠鸟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艳丽色彩和外形神态,介绍了翠鸟捉鱼时动作的敏捷和神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学习《翠鸟》课前准备过程1.预习、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1)通过查字典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知道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是什么样的,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翠鸟的。(3)课文中描写了翠鸟什么活动,你试着…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孙飞 《山东教育》2003,(7):31-31
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特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翠鸟的可爱,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4.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语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翠鸟的可爱。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其他方式搜集有关翠鸟的图文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相似文献   

9.
《翠鸟》(六年制五册6课)是篇状物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对一般同学来讲,翠鸟是不熟悉的。为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学懂课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本课需要理解的新词近20个。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过程同理解课文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统一起来。根据本课词语的特点,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掌握。 1.通过看图(或标本)理解。在整体感知阶段,可出示苇秆上停着翠鸟的彩色挂图(或放幻灯),让  相似文献   

10.
《翠鸟》一文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词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翠鸟》一课所在的单元主题是“爱护周围的环境”。因此,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也是本课要渗透的人文性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翠鸟》是一篇状物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翠鸟的特点,从外形到习性、由静态到动态进行了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外形美丽、行动敏捷的翠鸟的喜爱之情。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与活动间的联系,受到爱鸟、爱大自然思想的感染,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物外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翠鸟》主要讲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根据中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教学中,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渗透下列学习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长句子意思的方法,为段的教学作铺垫。2.学习作者按部位观察、按顺序描写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介绍翠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翠鸟:又名“叼鱼郎”体长约15厘米,头大,  相似文献   

13.
图文对照学会观察──《翠鸟》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福建同安县实验小学陈荣艺《翠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课文层次分明,观察有序,用词准确生动,并配有大小两幅彩图,便于...  相似文献   

14.
学习目标:1.读中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感悟作者孕育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2.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以下词语:鲜艳、绣满、疾飞、锐利、小巧玲珑、注视、陡峭。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自然段。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1.用最响亮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板书:翠鸟)教师边板书边提示“翠”字的写法。2.让我们悄悄地走进—片芦苇地,去看看可爱的小翠鸟。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溪水还哗哗哗地响着呢。溪边长满…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中学习、吸收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 学生年龄小、刚涉入社会,许多事物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需要学习、借鉴。如《翠鸟》,作者是从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两方面进行观察的。先讲外形特点,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写了翠鸟红色的小爪,鲜艳的羽毛,灵活的眼睛,细长的嘴;再讲生活习性:“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捕食小鱼迅速、敏捷,栖息于陡峭石洞。学生通过阅读,既要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由外形到活动,由颜色到声音,从静态到动态的方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说明:《翠鸟》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在石壁上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十分喜爱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单元训练目标和教材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把小动物的外形写清楚,并适当地写一些活动情况。教学本课时,既要在三年级上写小动物外形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又要为  相似文献   

17.
《翠鸟》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鸟儿"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思路,建议本课教学时以抓住翠鸟的特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为重点,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阅读烛光]《不要捞蝌蚪》陈卓同学们,你们每个人一定有自己爱不释的东西吧。在习作中描写自己的心爱之物,我们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如何形象地把它的特点描绘出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让读后犹如亲临其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天,我们就以《翠鸟》一文为例,体会一下如写好小动物  相似文献   

19.
《翠鸟》(五册)以充满孩童稚气的笔调,细致地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生动地描绘了翠鸟的本领,有重点地说明了翠鸟的生活习性。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因而文章显得生动具体,富于情趣。文章开篇就着力对翠鸟的外形进行描写。作者首先抓住翠鸟“颜色鲜艳”这一特点,用“头上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背上羽毛象浅绿色的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群化,为此,我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并结合新教材特点,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让学生走向大自然,探索其中的奥秘。这一做法既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如学习完《翠鸟》后,我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包括其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然后依据课文的写法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让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