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突发疾病和意外创伤造成的伤害引起了公众的重视。公众现场急救是公众在现场发现突发状况后给予的善意救助,专业的急救措施能在院前急救到来之前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挽救生命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文章对公众现场急救培训体系从急救培训现状、国内外培训体系等角度做了综合研究,并就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推进我国公众现场急救的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在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学生中的有效教学方式,推广现场自救互救技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选修课,学生采用自愿形式报名.通过对71名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视频演示、场景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完成该门课程的授课.结论:(1)目前大学生院前急救意识浅薄,现场急救普及率低;(2)教学方式应多样化,结合网络及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分组演练,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学效果比较好.(3)部分内容可联和消防、地震局等部门共同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凤妮 《考试周刊》2014,(44):170-171
随着近年来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安全隐患成为医院的主要安全问题。本文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的医疗安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医护专业学生在临床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隐患与解决办法。目前医学院应该更好地加强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医疗安全方面的教育,开设课程及测评,通过课堂理论方面和实际操作了解医护学生的安全认知性及对自身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是指病人自发病开始到医院就医这一阶段的抢救,包括现场急救与途中救治,是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院前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参加院前急救的护士要求能及时、正确、迅速的完成各项操作,还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认真观察病情的变化,这不仪是护理专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护理管理中法律意识的真切体现。  相似文献   

5.
进行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 临床实践证明,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残疾与死亡,应强化院前急救的作用.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与转送途中救护.现场急救分为家庭急救、公共场所急救、野外急救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每次灾害的袭击都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医疗救援实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而灾害护理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公众的认可。针对灾害发生时可能引起的护理相关问题,对护士针对性地开展灾前、灾时、灾后灾害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在社会各阶层教育体系中推广灾害护理学教育,加强护士及公众对灾害护理自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灾害护理教育逐渐得到普及,尽量减少由于灾害对所在地区人群身心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在〈急救护理〉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的现实问题和现代工程的生命性要求现代工程教育观视学生为"生命体"。在工程教育中,可通过教师培训、生命教育课程、体验性实践、品德养成性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实践生命教育理念,提升工科大学生的生命素质。  相似文献   

9.
关于学生急救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中,突发事故或意外伤害往往给人们的身体或生命带来一些威胁.因此,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十分必要.急救主要是指院前急救,即对伤病者进行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救护,以维持其基本生命特征和减轻痛苦的紧急救护措施.新学年伊始,笔者对广东医学院的部分新生作了一次现场急救知识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立法是我国健康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已经构建了由《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和相关地方立法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院前急救规范体系。但是在实现维护患者权利、规范急救行为、保障急救服务这三个立法价值目标上,我国现行院前急救法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在总结现有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未来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应当着重加强患者权利的平衡保护,建立急救行为的衔接机制,明确院前急救的相关法律责任,健全对院前急救服务受众和实施者的双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顺应全球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职业胜任力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了护理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和对策:倡导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等护理教学中的本土化过程;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主动实践;课程设置中体现社会与文化元素;建设面向大众医疗护理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基础护理是学校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护理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护理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对学生护理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高校应当根据当前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基于实践教学方式的护理课程改革,进而实现对学生护理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部分,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医疗机构内部的诊疗活动,它对院前急救人员的素质及培养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还要有精诚团结的精神、精湛的急救技术和严格的纪律观念,并注重在这几个方面对院前急救人才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金属矿加工技术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的问题,进行小班教学改革,主要从师生情、教学内容分类授课、课后作业及强化过程性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实践表明,采用小班授课,精心设计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课程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教育形式单调、极少被作为单独的教育内容、忽视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生命教育师资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小学生命教育一直以来收效甚微,教育者可通过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采用多种实施途径、注重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生命教育体系等对策,提高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探究微格教学系统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对护理实训基地中微格教学系统的构成、功能、应用原则及作用、教师培训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推动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运用微格教学系统开展护理实训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培养学生工作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17.
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护理人才,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也决定了涉外护理教育应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在培养计划中,除了要考虑到必要的人文课程、专业课程和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多元文化外,“中医护理”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为发扬中国护理的特色及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涉外护理教育中的“中医护理”课程应作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学生创业SYB这门培训课程来看,学校日益重视承担培训课程主讲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成长,教师也越来越重视SYB培训课程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这门课程教学团队多名主讲教师按要求在10年的教学培训实践中,不断探究对这门课程的教与学,始终坚持把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课堂提问教学法、课堂练习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以及快速阅读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贯穿于整个SYB教学培训的全部过程.根据内容与课时的要求,适时掌握使用,保证了教学质量.使SYB这门培训教学课程做到了既教授给学生掌握创办企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素养;既满足学生创办微小企业的需求,又让数千名学生在校有了更多的参加培训准备创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教师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后现代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从后现代视角来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反思者、课程网络的开发者和社区活动的协调者的角色.为培养这样的教师角色,需要从提高师生间主体间性、采用建构性教学方法、用生态学观念组织教学和变革师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的考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动态考核相结合,课程教学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92名学生进行护理《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考核的改革效果调查.结果 98.60%的学生认可该课程的整体考核方式,91.30%学生赞成学生自评,94.74%学生赞成小组间评价的方式,92.39%学生认为促进知识的掌握,86.96%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97.83%学生认为能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结论 护理《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