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产业区是近二、三十年来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我国浙江温台地区的“块状经济”,在性质上极为类似意大利的新产业区。浙江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新产业区的首批发源地,关键在于经济转轨时期,其良好的政策和人环境催生出一系列与市场经济高度兼容的优势制度。通过分析浙江新产业区制度结构的形成路径、比较优势及未来展望,既总结一些可供其他地区学习的经验,又为处在新竞争环境下的浙江新产业区提出某些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领域出现了很多大的争论,其中,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和“素质教育”之争,是最为突出的两次。这些争论一方面呈现出我国教育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推动了学者、政策制定者、教师、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却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概念的滥用和理解的混乱。近年来新概念、新术语满天飞,一些学者或者从国外翻译引进、或者自创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个别学者甚至将这些理论提到“为了民族的复兴”的高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肖明 《培训与研究》2001,18(2):14-20
本对质量概念的形成与演化作了历史的考察,对伽利略和笛卡儿在惯性概念形成中的历史作用作出评价,提出了牛顿所定义的是“物质的量”而非“质量”的观点,并对质量概念新发展所引发的一些争论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社会劳动分工,表现为不同部门之间产品交换的部门分工,也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产品交换的地域分工。劳动分工首先以部门分工出现,但当它落实在一定空间上时,便成了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反映了部门分工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决定着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5.
合理地布局生产力,正确地进行经济区划,既是劳动地域分工的需要,又能推动劳动地域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省级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区划,必须服从全国劳动地域统一分工的要求,通过省域内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对全国生产力布局进行必要补充。因此,本文将结合省域内资源分异特点和经济格局,对逐步合理地安排湖北省生产力布局,使之形成具有地区专业化分工特点和协调发展的地区经济结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剥离中小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不断促进生产专业化,扩大和加深社会分工,推进经济现代化,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推进生产专业化,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分工的一员。然而,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先建企业,后建城市)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承担了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现象在全国相当普遍。目前,仅企业办中小学就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据统计,全国共有企业…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形成条件及表现形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企业社会责任不是抽象的道德和义务.而是社会环境和企业互动关系客观变化的历史趋势。以往被看作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现在何以自动地通过“生产守则”等形式“承担起”社会责任,其原因应该从企业利益实现机制的客观变化等因素中寻找。本文在此方法基础上定义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充分发育的市民社会、充分发展的垄断以及共有制的普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条件,三者关系的不同格局产生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种表现形式;企业社会责任是历史性的存在,在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将扬弃其自身。这时,企业的边界与社会大众的边界重合或融合,作为外部压力的企业社会责任最终成为企业自身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十五”计划开局之年和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新一轮的税制改革逐渐拉开帷幕。本次财税改革将对企业税负、对企业公平、对企业投资、对企业生产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并对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统计学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几次重大的争论,这些争论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政治算术”与“国势学”的争论,明确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的争论,构筑了统计学的完整体系;“经典统计学”与“贝叶斯统计学”的争论,带来了统计哲学观的新变化;信念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贝叶斯统计学的争论,使统计推断科学化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入。正是通过这些争论完善了现代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最早给企业家下了较严格定义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 ,他在 1 80 0年前后说 :“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较低、产量较小的领域转到生产率较高、产量更大的领域的人 ,便是企业家。”之后的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都是运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均衡价格与产量 ,使生产经营活动仅为一种计算的过程 ,而不需要或体现不出企业家的才能。一、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明确地在土地、资产和劳动三生产要素之外 ,提出“具有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第一个生产要素的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把生产和销售两者统一的观点纳入到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协作劳动,分工合作,职业教育就应运而生了,如师傅带徒弟的行为就相当于原始的职业教育。工业革命爆发后,人类进入工业化生产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岗位分工也越来越专业化,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诞生了。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令人称道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在德国,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方向性分流,学生三天半在企业,两天半在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双元制”。又如英国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度等。勿庸置疑,职业教育对西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职业教育在中国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2.
葛光明 《职教论坛》2002,(22):22-22,24
一、创办现代物流专业的必要性物流科学登上历史舞台不过数十年。由于它对社会经济和企业经营有强大的影响力,引起了经济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被称为经济领域“未开发的新大陆”、“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脚下的金矿”。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社会化、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以充分发挥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的企业优势,使社会综合物流成本得到有效抑制。现代社会更需要在改善和发展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和创建物流制度环境的同时,进行企业物流的重组和改造,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从“九五”期间起,我国的物流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在…  相似文献   

13.
李仁君 《天中学刊》2002,17(3):30-34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分工与交换的经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分工与交换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的自然分工,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使得分工与交换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又将人类的分工与交换推向了新的阶段。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由古代思想家到当代学者对分工与交换提出了种种解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交换中分享比较利益是分工与交换产生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14.
苏禾 《华章》2011,(2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分工是游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大分工是商业分离出来;第四次大分工是工业产业化的出现.本文提出的第五次社会大分工,是针对在当今社会的有些人往往容易忽视了一个大的世界历史背景,没有看到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及由于这次大分工所产生的后果.第五次大分工的显著标志是分离出来许多新产业,而不是一个产业;第五次大分工的突出特点是,继人类历史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后,又出现了脑力劳动的大分工.由此,本文创新提出了当代的“第五次社会大分工”,并对大分工的标志,及其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办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变革:一是企业与社会职能相分离,企业形成独立人格;二是企业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形成经济、社会双重人格。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一种道德责任,并以存在着经济责任为前提。某些学者借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名义,开出的实际上是一张“企业办社会”的药方,依此药方,企业将丧失独立人格并向旧体制回归。  相似文献   

16.
关于推进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之一,是农业生产领域中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逐步推进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对我国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的一个战略方向,各级政府对此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4期,发表了尹中曦老师撰写的《简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以下简称《简析》)一文。《简析》一文认为,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主要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际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确立三个方面阐明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可以说这些条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但“这三个条件只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之一,是农业生产加工领域中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放在对甘肃省典型地区中药种植与交易模式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甘肃中药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甘肃中药业在中药产业链中的比较优势,分析了甘肃中药业在中药产业链中的产业定位。探讨作为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甘肃省如何立足于资源优势,通过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和专业市场的建设,将中药材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推动甘肃中药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比较教育学天然具有跨国性,学者们往往能在与别国学者的互动中获得参照,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品格。回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几代比较教育学人所形成的这一学术共同体具有以下三种鲜明的文化品格:第一,研究主体不仅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而且表现出鲜明的“天下”志向;第二,研究内容反映“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服务中国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将教育前沿领域的中国关切与世界需要相连接;第三,研究过程突出彰显了“和合共生”的方法准则,不仅关注多样的国别与问题,而且努力促进各种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融通创新。新时代,继承并发展这些文化品格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分工发展史角度出发,剖析了分工深化和职业演进的逻辑主线,以及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促进专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新职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纵观人类社会分工史,可以总结为六次社会大分工,在每次社会分工大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职业,新旧职业交替见证了社会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从数字技术、产品、人才、企业等多维度促进了专业化发展,开启了"分工深化→新职业产生→专业化发展→生产率提高→市场扩张→分工深化"循环持续机制,发挥了"永动机"作用。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不仅促使我国传统产业活力得到极大释放,而且也驱动新兴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速的新动能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