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州,古三辅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同州一地从明至清编修了明天启五年(1625)《同州志》、清乾隆六年(1741)《同州府志》、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同州府志》、清咸丰二年(1852)《同州府志》、清光绪七年(1881)《同州府续志》等五部地方志,为研究同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对于同州地区的方志研究,却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明(天启)《同州志》为该地传世的第一部方志,为研究同州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中华再造善本》与《续修四库全书》均影印《广舆图》,二者版本著录不同,《中华再造善本》著录为"万历七年钱岱刻本",《续修四库全书》著录为"嘉靖四十年胡松刻本"。本文通过《广舆图》嘉靖、万历刻本的版本特征的梳理,认为二者影印底本应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嘉靖三十四年前后的初刻本。  相似文献   

3.
许潮创作的《武陵春》继承了《桃花源记》的故事主题、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从遇仙主体的深化、对社会犀利的批判、人物形象的丰富和剧作诗化特征四个方面对《桃花源记》进行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嘉靖抄本《蔡伯皆》,也称嘉靖写本《琵琶记》,是1958年初在广东省揭阳县渔湖公社西寨村的一座墓葬中发现的。它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它的整理和研究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沈迎懿 《考试周刊》2010,(29):31-33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文章写于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时年作者19岁,补文部分作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其时作者31岁。一篇写家庭琐事的短文能四五百年传诵不衰,主要原因在于文章于细微处洋溢着真挚的亲情。  相似文献   

6.
明有二陆时雍,一为浙江桐乡陆时雍,字仲昭,一字昭仲,浙江桐乡县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贡生,是我国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诗歌批评家。《明史》、《清史稿》均无传。一为浙江归安陆时雍,字幼淳,归安人,嘉靖进士。疑此二人事迹相混,文章拟对二人生平进行考证。同时笔者将对《唐诗镜》作者桐乡陆时雍的生卒年进行详考。  相似文献   

7.
杨贺 《文教资料》2011,(36):26-28
明代有二陆时雍,一为浙江桐乡陆时雍.字仲昭,一字昭仲,浙江桐乡县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贡生,是我国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诗歌批评家。《明史》、《清史稿》均无传。一为浙江归安陆时雍,字幼淳,归安人.嘉靖进士。疑此二人事迹相混,本文拟对二人生平进行考证。同时笔者将对《唐诗镜》作者桐乡陆时雍的生卒年进行详考。  相似文献   

8.
看《大家》     
叶开的《青春期》(长篇小说·上)是本期“前沿”栏目唯一刊发的小说。在文学的牧场中,叶开放开蹄子恣意撒欢。具体点评待下期出齐再总体进行。本期“你们”栏目所刊小说为甫跃辉的中篇《鱼王》。作为复旦大学文学写作专业研究生,甫跃辉近两三年在写作上崭露头角。较之于他之前的小说(如发在《山花》上的几篇:《街市》、《金色》与《少年游》等),这篇《鱼壬》已经充分显露出他在经营文学世界时所锻就的从容开阔的气度。在《鱼王》的前半部分,租下白水湖养鱼的外来渔民老刁与儿子海天在性格上相似得几近合一:老实本分、略带羞赧却都豪饮烈酒,  相似文献   

9.
粤诗总集是研究岭南诗歌的重要资料,根据《四库全书》系列丛书及《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书的著录,考证出现存最早的粤诗总集为明代谈恺《广中五先生诗》二卷,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后重刻数次,大致还有十种左右版本,如明嘉靖乙丑(1565)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附汪广洋诗五卷,明嘉靖隆庆间刊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广中四杰集》,明崇祯丁丑(1637)葛征奇《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琯朗《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乾隆戊辰(1748)一篑山房本、《四库全书》收清抄本《广州四先生诗》四卷、清嘉庆间刊罗学鹏《广东文献》初集卷之九至十四《南园前五子集》、清同治九年(1870)南海陈氏樵山草堂刻本《南园前五先生诗》五卷《南园后五先生诗》二十五卷附刻南园花信诗一卷及现代整理本1990年梁守中、郑力民点校《南园前五先生诗、南园后五先生诗》,可见其影响之大。广中五先生即南园五子,开岭南诗派风气之先,自此之后,粤诗总集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是昆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于粱氏生卒年及《浣纱记》的创作时间,学界存在争论。经考证,梁生于正德十五年庚辰(公元1520年1月-1521年2月),卒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2月~公元1593年2月);《浣纱记》创作于嘉靖末年,约公元1562-1566年间。  相似文献   

11.
王三毛 《现代语文》2006,(10):10-11
王质(1135—1189),其先郓州人,后徙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绍兴三十年进士,官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通判荆南府,后奉祠山居。今存《诗总闻》、《雪山集》、《绍陶录》等。《诗总闻》为宋代去毛序研究《诗经》的三家作之一。李家树认为:“王质的《诗总闻》在宋代甚至整个‘诗经学’的历史上是一本忽略和被低估了的《诗经》专。”“真正打倒《毛诗序》的,在南宋是郑樵和王质。”  相似文献   

12.
吴梅先生认为南杂剧形成于徐渭纯用南曲创作的《女状元》 ,论者对此大都表示赞同。事实上 ,在徐渭之前 ,许潮的《泰和记》、汪道昆的《大雅堂乐府》中已有纯用南曲创作的南杂剧  相似文献   

13.
吴梅先生认为南杂剧形成于徐渭纯用南曲创作的《女状元》,论对此大都表示赞同。事实上,在徐渭之前,许潮的《泰和记》、汪道混的《大雅堂乐府》中已有纯用南曲创作的南杂剧。  相似文献   

14.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由康镕编修,宋纲编纂的《荣河县志》,是荣河县志中现存最早的版本。该县志分为两卷。第一卷中的“祠祀志”和“古迹志”分别记载了诸葛武侯庙和诸葛武侯墓。  相似文献   

15.
林偕春(1537—1604年),字孚元,号警庸,晚年自号云山居士,云霄人。祖居佳州郭墩,因近海多盗,后迁居莆美前涂村。林偕春生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四月初四,自幼聪明颖慧,在父亲训导下攻读经书,四十年(1561年)举于乡,四十四年(1565年)成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担任史职。人们尊称他为“太史公”。  相似文献   

16.
嘉靖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间(1543-1547),苏志皋任口北道右参议,他“畅晓夷情,谙练戎务”,将所见所闻及文献记载汇编成《译语》一书。《译语》是明朝现存第一部全面记载蒙古情况的笔记体史书,作者虽未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整理,但因“经历其地而备尝其事”,史料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7.
在所有关于陈三五娘的文学作品如歌谣、说唱、戏曲、小说、传说等诸种体裁中,今天能够看到的最古老的版本却属戏曲类型,有刊刻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荔镜记》和刊刻于万历九年(1581年)的《荔枝记》。但是,嘉靖本和万历本都不是原创本。从万历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存在着一个编成于成化十二年至嘉靖三年(1476-1524年)间的《荔枝记》,这个本子就是为编万历本时所依据的前本。在没有新材料出现之前,要断定传奇小说与戏文产生孰前孰后,为时尚早。最早的《荔枝记》戏文,应当有“六姐(娘)”这一人物及有关情节,明代中叶时删去此部分,单留下五娘与陈三、林大鼻感情纠葛一线。然而,嘉靖、万历两本都留下了删改未尽的痕迹,可从后世流传下来的唱本及传说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8.
一、陆游和《入蜀记》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人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人蜀记》。  相似文献   

19.
宁夏出土文献有图录型成果出版,个案研究多集中于唐及唐以前出土文献,明朝出土石刻文献研究还很薄弱。《明昭毅将军红山杨公合葬墓志铭》由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宁夏举人黄鹍撰写,碑文主要记志主杨钊生平及其七代世系。文章据拓片重新繁体录文,并结合传世文献主要从杨钊世系、杨钊抗击吉囊寇边入侵及铭文撰者等方面对志文予以疏证。杨钊可能是随父杨英于明弘治四年(1491)十月迁至宁夏前卫,后迁至宁夏后卫,嘉靖十三年(1534)七月蒙古鞋靼吉囊部入寇内侵安定、会宁等地,杨钊奋勇抗敌,后立功升迁。  相似文献   

20.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为其字,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春,滕子京遭人诬告贬职岳州(巴陵郡)知军州事,翌年(1045年)重修岳阳楼,从此与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