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时间是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一个基本单位,每个时代的计时仪器都代表着当时最高的科技水平。今天,小编和你一起坐上时光机穿越历史,看钟表的前世今生!日晷:看影子,知时间远古时期,人们对计时精度要求不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的位置是他们判断时间的唯一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标准时间的需求逐渐显现。充满智慧的古人依据"不同  相似文献   

2.
关于时间,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什么,又似乎没有人能说清它究竟是什么。说得不客气一点,现代人对时间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古人的棍棒日晷仪(依靠插在地上的棍棒在阳光下的投影来计时)自然不能和当今最先进的NBS-6原子钟相比,它的误差30万年内还不足一秒。现代人对时间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太阳、月亮在天空中不同位置时,我们观察到的天体圆盘似乎不一样大。对于这个现象,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定无疑的解释,这个现象让古人和今人都颇费脑筋。地平线附近的太阳或月亮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们都比高悬天空时显得大,让人感觉甚至大50%,像一轮巨大的圆盘挂在天边。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常见而又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复杂得很。光线折射耍的戏?我们知道,太阳本身的实际大小不可能会变,夕阳显得大只  相似文献   

4.
从古老的挂钟、座钟到现代戴在手腕上的小巧手表,里边都有一个摆(摆是钟表的心脏)。那么摆是怎么发明的呢?据说,早在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医学,当时他才20岁。一天他到教堂去参加崇教仪式。忽然,一阵风吹来,使得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来回摆动,发出轻轻响声。伽利略抬头看着,似乎他发现了什么?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那摆动的吊灯,晃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相等。回家以后,这个贫苦的大学生就用最简单的材料做了一个机械摆,利用沙漏计时深入研究摆的运  相似文献   

5.
赵大明 《百科知识》2021,(22):14-17
日晷是古人发明的一种天文计时仪器.在钟表普及使用之前,日晷曾是古人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来到这个世界上,便置身两种生活维度—空间与时间.在人类的进化发展历程中,在日晷问世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如果说空间的维度是立体、清晰、完全可感触的,无所不在的时间维度却是混沌、无形、难以捉摸的.这种状况在一定意义上使人类的时间观与大多数动物相差无几,阻碍了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化动物向更高级发展阶段进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安广禄 《知识窗》2006,(12):51-51
金属钟表产生以前,古人测量时间的办法用的是沙漏和水钟,再早一些的时候则是用最原始的“立竿见影”方法来测量时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日晷”。人们在一块有刻度的圆石板中间立一根竹竿,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时,长长的竿子影子倒向西边。随着太阳慢慢地向天顶移动,竿子的影子也慢慢地缩短,并且慢慢地绕着竿子转动。到了正午时分,当太阳到达头顶时,竿子的影子最短。夏天时大部分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影子。正午过后,太阳则绕到了竿子的西边,竿子的影子也开始倒向东边。并且慢慢地变长。  相似文献   

7.
1月12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预告,2015年6月30日(格林尼治时间)实施一个正闰秒,全世界的钟表都需要拨慢一秒钟。闰秒并不罕见,从1972年至今,已经进行了25次闰秒的调整。闰秒的出现是因为地球自转变慢,日子越变越长,"世界时"与"原子时"出现了"钟差",需要调整统一,不然大约几千年以后,人类的使用时间将与自然时间出现近1小时的"时差"。一秒有多长,取决于一天  相似文献   

8.
时间是什么?     
要想知道钟点么?看表就是了。可是,还没有人懂得时间本身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人们对于时光的理解,往往限于计算时辰的手段而已。但是不论今日的计时技术多么细致入微,时间自身依旧深不可测。人类计量时间使用过各种各样的计量器。最早且最简便的就得数日规了。日规运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分,因而仅在日照条件下奏效。不久,其它的计时器也纷纷应运而生。呈"8"字形的沙漏系根据沙子从顶上容器漏到底下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18世纪机械钟表相继问世。到了今天,诸如数字  相似文献   

9.
时间是天体运动变化的标志: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亮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阴历月,公历一个月则是地球公转一周的1/12左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太阳处在上中天为12时,在下中天为零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温度、空气中的含氧量、来自空间的微粒辐射、地球的磁场强度等,也都随之变化;人类在适应自然界这些变化的同时,人体  相似文献   

10.
日晷的计时原理 立竿可以测影,测影可知时刻,这就是最简单的日晷计时原理. 要搞清楚日晷为什么能够计量时间,首先需要知道一些必要的天文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我们知道,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以地轴为中心轴不停地自转.公转一周为一年,并产生了四季,自转一周为一天,并产生了昼夜.  相似文献   

11.
月亮的圆和缺月亮自己是不发光的,它是反射太阳来的光而发亮的,而因为月亮和太阳的相互位置有变化的关系,所以我们从地球上看起来,月亮有了圆缺盈虧的现象。当月亮和太阳在同一个方向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它的黑暗面,也就是它没有被太阳照着的  相似文献   

12.
正角度、钟表的60进制都是为了等分方便确立的。圆周规定为360度的原因,现在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古埃及人认为360天为一年(虽然与实际有些出入),一年的时间正好观测到黄道面循环一周,而且古人用一种朴素的哲学上的统一观点,认为360是一个世界上的常数,因此后来在天文观测以及圆周丈量的时候,就用360作为圆周的度数。古巴比伦用的是60进制,至今人类在记录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5)
多功能数字种电路是采用数字显示的基本电路,按照时间"分"、"秒"进行计时,测算时间的一种装置。通过稳定测算可以保证精度,与传统的机械钟表相比,更加具有参考的意义。同时多功能数字时钟可以通过计时的方法,完成日期、星期的计算,可以对时间进行自动校正处理,具有直观的自动电子显示功能。本文将针对其原理、电路、功能、软件、仿真实验等多项功能进行组合分析,研究适合电路的有效制作方法,加强电路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设计角度,加强多功能性的应用创新,实现采用数字电子技术完成时间、计时等多项任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车站、码头的钟表,由于年久失修且少有人维护,出现了机械故障,或者不走或者走不准,给行人带来不便。如果由电台发射一个时间信号,钟表接收显示时间(如同传呼机那样)。这样,钟表内脏简化为接收显示两部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显示器。所有的表由于电台时标的高精度而统一?..  相似文献   

15.
电子万年历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日常计时工具,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流行。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时、分、秒进行计时,还具有闰年补偿等多种功能。对于数字电子万年历采用直观的数字显示,可以同时显示年、月、日、周、时、分、秒和温度等信息,还具有时间校准等功能。系统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来完成,C语言语法简洁,使用方便,用于完成软件设计非常方便。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逻辑关系简单明了,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没有计时,我们也就没有时间观念。早在文明诞生之初,人类便开始通过对时间的计量来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并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精度越来越高的计时器具。时间的计量细数计时器具的发展,最古老的要属太阳钟(圭表、日晷等)。有据可查的太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时间,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什么,又似乎没有人能说清它究竟是什么。说得不客气一点,现代人对时间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古人的棍棒日晷仪(依靠插在地上的棍棒在阳光下的  相似文献   

18.
蓝月亮升起     
如果有人告诉你以前有个蓝色月亮的时候,你一定觉得有些荒谬可笑,真有蓝色月亮吗?真有人过吗,什么时候过?在民间传说中倒是有个蓝月亮,那个蓝月亮是指阳历一个月中的第二个满月。通常,一个月中只有一个满月,但有时候也会莫明其妙地出现第二个满月。事实上这并不奇怪,两个满月间  相似文献   

19.
在大气压、风、洋流以及地核运动等变化的影响下,地球的自转时间一直都略有波动.2020年,人类度过了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最"快"的28天,其一天时间,也就是地球绕轴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比平均用时要快1毫秒左右.这种时间波动虽然微乎其微,但对计时来说是一个大麻烦.国际上使用超级精确的原子钟来调校协调世界时(UTC),各地则根据UTC来校准当地时间.  相似文献   

20.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个回归年.总长度需时365.2422天:农历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行12圈即12个朔望月为一年.一个朔望月.长度时间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是354.3672天.比公历一个回归年要少将近10.88天.三年后就少了30多天。以此发展下去,就会使气候颠倒,可能在新正大月里就立了秋,冬季就变成了夏天。会造成“十冬腊月涨大水,冲得满地高粱头”。出现这种时序错乱的怪现象,使天时和历法不相符合。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古人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来闰月的办法.保证了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这就是安排闰月的科学道理,农历三年逢一闰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