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莹 《教师》2011,(11):9-9
小学生品德评价的核心是育人,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德育要求和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是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师生间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和充满信心的有效交往过程。教师是品德教育的指导者、组织者,除平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品德教育外,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指出: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要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及社会技能为教学目标。从小学阶段学生道德和品质发展的特点来看,品德与社会课在小学阶段的开设,是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生活的良好培养。教师将以新课标为大背景,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思考如何提高这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以及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德育教师作为德育的核心,要发挥好自身在班级管理和德育中的作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小学生思想、行为、品德和素质的全面良好发展,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文章立足于小学德育教师角度,针对性讨论了提升德育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江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开展了品德教育创新研究,重点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评价进行实践创新,具体包括品德评价指标内容的创新设计、品德评价程序方法的创新操作.从效果来看,品德发展评价的实践创新使评价本身更加客观公正,有助教师道德教育,也有助学生品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生品德评定改革初探王震亚《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定可以衡量学”生所达到的道德水平,引导他们学习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检查品德教育效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过去,...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感恩教育关乎到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是班主任或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学科教师的责任。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在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提升品德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品德学科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搞好学生的品德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品德评价存在片面和单一的问题,因此学生的品德评价,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把理性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本文从小学生品德评价的原则、品德评价的策略和判断品德评价有效性的方法三个方面探讨适合小学生品德评价的有效策略。为推进和改善学生品德评价,增强德育实效性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德育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启蒙阶段,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德育对少年儿童具有定向和奠基作用。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致力于学生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培养。   一、以高尚的师德教育和影响学生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其思想、知识,特别是师德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道德行为对于处于良好品德形成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师德的示范作用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评价语则是德育过程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董继荣 《广西教育》2014,(41):22-22
正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评价意义重大,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公允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品德培育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开展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时,应该客观、公平地表扬学生在日常表现、品德等方面的优点,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发展性评价和开放性评价。一、发展性评价教师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成长、变化,不要一成不变,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待事物。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一所小学为例,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维度进行调查。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对家长和教师访谈,了解到现阶段内蒙古部分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完善的课堂监测督查机制,导致品德课堂被其他课程随意占用;品德课教师兼职任用现象普遍,导致品德教师的非专业化发展;教育评价侧重语数外成绩,导致小学品德课被排挤、被边缘化。通过反思提出如下对策:逐步完善内蒙古小学生品德课堂的监测督导机制;教育领导部门要规范小学生品德课教师的专职化发展;在教育改革中切实转变基础教育的评价机制,以此推动内蒙古小学品德课程如期有效开展,保障小学德育课程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中受到品德教育。教师可通过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对品德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通过品德教学,可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此,本文主要探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德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德育过程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德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把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的道德品质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幼儿德育也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革,以及如何优化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促进幼儿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我园注重了幼儿品德教育过程的优化,结合我园的办园特色(数学),对幼儿德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讨,下面谈谈我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品德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依据一定的品德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品德行为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它是外界的品德规范内化为个体品德的重要环节,是品德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无论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是对评价的导向、诊断、强化、调节等功能的发挥,自我评价都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近些年来,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倾向,致使学生的品德的自我评价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文将针对这一状况,提出系统的意见和建议.一、学生品德自我评价的教育价值(一)、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第一,通过品德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开展品德教育,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教育是否具有针对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能否发挥的重要标志.品德教育过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它既是教师输出、获取、处理、反馈信息的过程.学生品德的培养,仅靠教师的输出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学生输入,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慎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品德教育不但对幼儿个体一生品德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全社会的幼儿德育具有示范、引领、辐射的重要作用。然而,通过对3所幼儿园的教师德育活动和对幼儿品德行为的追踪观察,对样本幼儿家长的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教师德育场合过分集中于课堂、德育方式过分集中于说教、德育花费时间太少、德育工作必要的环节缺失、德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是制约当前我国幼儿园德育成效的重要原因,使幼儿园德育普遍存在低效性现象。为此,必须改革幼儿园品德教育模式,以提高幼儿园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明确指出: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品德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道德心理、道德环境、道德评价,教师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心理的培养,采取各种措施使道德环境得到优化,并完善道德评价机制,使三个要素互相促进,从而提高整体的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作用,除了作为授课者在课堂上宣讲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一种品格,一种德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道德品质的优劣是影响学生高尚品德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论述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说明师德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小学生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更加重视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培育新世纪创新人才打下基础。教师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塑造方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品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现阶段,很多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的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这门课程在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由于我国长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品德评价方式主要是一种教师评价,即只有教师才具有品德评价的权利,而学生则没有。让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就是要把品德评价的权利重新赋予学生,使学生成为品德评价的主体,进而参与到整个品德评价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品德自我评价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认为要想真正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品德自我评价者,必须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道德发展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和自我矫正,最终实现自身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