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厌学、出走、自杀等问题频见报端,更令人担忧的是,另一些青少年则存在着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的潜在的自杀倾向。2001年一项调查显示,5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有自杀意念,其中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PTS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同伴关系量表(PRS),对603名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1)锻炼满足感、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均存在性别上差异;(2)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同伴关系和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3)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锻炼满足感不仅直接抑制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还会通过提高同伴关系间接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849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倾向显著正相关;(2)心理韧性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风险缓冲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各种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学生校车事故、交通、灾害事故、学生互相伤害或自杀等危及学生生命事件不断向我们敲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警钟。研究专家、业界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漠视生命的问题已经多年,但大多停留在研究和理论层面上。学校的生命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季丙焕 《教育艺术》2007,(11):54-54
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暴力、吸毒等轻生的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反响巨大.青少年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对他人他物生命的轻视,漠视他人他物的痛苦,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生命教育的内容,遵守生命教育的原则,努力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杀反映出一个人生命观的缺失.对于青少年的自杀问题,通常的看法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个人的心理扭曲与社会矛盾的转嫁,而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却很少听到愿负其责的声音.从课程设置、内容、实施与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生命教育在学校的缺失与低效问题,并提出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课程实施方式与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建议,期望对预防学生自杀并降低学生自杀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意义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6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均分为105.08±15.00,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宗教信仰主效应显著;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不存在性别、专业和宗教信仰差异,自杀意念阳性检出率为4.6%。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中度的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命价值与生命自主对自杀意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年因自杀死亡的人数上升,有一项对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5.8%的人有过自杀企图,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而对这一切他们的父母竟一无所知.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如何教育他们珍爱生命和善待生命,培养积极的、乐观进取的生存态度?生命价值观已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近年来,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自杀问题,而青少年的自杀率也有升高的趋势,有人估计每年约有25万青少年自杀身亡.另外,人们刻意追求娱乐或是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等等生活状态对青少年产生着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其中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效能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121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同时存在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论:应对效能可以有效地部分阻抗、中介和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杀意念作为实施自杀的第一个阶段,反映了个体具备伤害身心的意图但暂未实施具体计划或实际自伤行为。及时了解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在阐述自杀意念和情绪弹性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自杀意念与情绪弹性的关系及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方法,其中着重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策略,最后对自杀意念干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各类学校中学生不珍爱生命,自杀自残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如2013年南京市就发生了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自杀的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的生命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其原因是复杂的,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可能都忽略了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这一领域中。由于我们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导致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对生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珍惜,从而使得不善待、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因子,将生命教育的理念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真正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自杀的报道常常见之于报章杂志等诸媒体。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巳成为16-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2019年爆出不少因为电信诈骗而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事件,再加上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因为学习压力等问题的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也让失去孩子的家庭遭受无法承受的痛苦,增加了社会负担。青少年学生这种对生命轻视的现象,体现了当今社会对生命教育的缺乏,应当引起广泛的重视。文章旨在探讨关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缺乏生命教育的各方面因素,解释什么是生命教育,并针对如何在现实中推广和加强生命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明显上升,并且呈低龄化趋势!而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属于问题严重到无法面对世人,不得不终结生命的地步。这些悲剧之所以发生,除了家庭的溺爱和自杀者心理方面的原因外,还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血的教训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刘朝晖 《教师》2008,(2):78-79
热爱生命、珍惜健康,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生命与健康教育的缺失,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而迫切。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有关中小学生自伤、意外死亡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或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已经明显地暴露出许多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的欠缺,而青少年的自救与互救的能力低下,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种种现状值得我们反思:究竟这样的悲剧该如何避免?当下的生命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又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他们中自杀、暴力等等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实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教育十分必要,以便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9.
自杀意念是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导致自杀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乐观心理、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等,风险因素有欺凌行为、儿童期情感虐待、留守经历等。学校需要开展心理测评与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危机管理;家庭需要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挫折教育;社会需要形成健康的教育氛围,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全面的干预机制,从而减少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屡屡发生的青少年自杀、凶杀等事件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开展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可以完善青少年的主体发展,也可以给预防青少年自杀、犯罪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