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令彬 《教师》2011,(13):80-81
本学期湖南省新化县组织了全县小学语文、数学送课下乡活动,其中一节数学课是由罗梦秋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听课老师、学生评价较高。现摘录几个片断供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2.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声”字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片断解读]教师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教学中,靳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化。例如,在请同学们到黑板上画了原来小村庄很像样,有山坡、人家、树林、小河后,又要画空气清新。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根本无法画。但靳老师故意问大家:“怎么画空气清新呢?”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认为要画上小鸟、白云、太阳、花草等。对于同学们的独特见解,靳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他不但在黑板上按照同学们的意见画了小鸟,还称赞大家说得好。  相似文献   

4.
最近聆听了五年级一堂<找规律>的数学课,其中有两次精彩的数学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六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特级教师吴金根在执教该课时,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优化数学活动,让学生穿梭在思维的丛林中,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材内容《可能性》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是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师: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有什么方法开凿隧道?(学生分成十个设计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学习,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批注,画草图。)评议全班学生自然转换为工程师这一角色,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师:哪组小工程师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设计图。其他同学在听完了小工程师的介绍后,你可以作为同行提出质疑,也可以来当小记者采访采访他。评议及时转换角色。(一学生自告奋勇代表小组当解说员谈设计。)工程师(甲):各位同行,各位记者,我代表“第七工程设计小组”来介绍我们组的设计图,欢迎…  相似文献   

8.
高威华 《福建教育》2006,(12A):41-42
【片段一】引人入胜的”序幕”师:古时候,有一位糊涂的县官.听信师爷的谗言,把无辜的李四抓了起来。在审问时,他时李四说:“明天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到时我这里有两枚签,一枚签上写着‘死’宇,另一枚签上写着‘生’字,你抽到哪一枚签,就判你什么。”同学们,如果让李四来抽签的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9.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是苏教版教材四(上)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为后期第三学段学习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做准备。有幸聆听张冬梅老师执教此课,张老师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课堂中散发出浓浓的"哲学味",让我感触很深,现摘选片断与大家分享。【片断一】摸球活动——辩证思维的"味道"(在学生分组进行摸球活动结束后,出示口袋和用"正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学“可能性”时,我努力体现这一要求,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为主线,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对知只的体验、感悟.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亲历”水乡,领略船多 师:读读诗歌第二小节,你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船特别多?  相似文献   

12.
梅艳 《江西教育》2007,(6):39-40
在江苏省盐城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校李建国老师执教《槐乡五月》一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活动经验,离不开活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获得的。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现摘录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陆丽华老师执教的《认识米》其中的教学片断与老师们分享。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等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对游戏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李芹 《湖北教育》2005,(11):36-37
《可能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不确定现象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第25课:这是一篇“义包诗”,课文以生动的描写再现了唐代诗人李白创作《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情境。文中第3自然段通过人物对话,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白与盂浩然之间“话别”时的深情。前不久聆听我校两个老师《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有感于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教学片断,使我得益匪浅,特作整理,以自勉。  相似文献   

17.
一、精彩的导入,充满趣味的课堂引领 师:你们能猜出老师今年的年龄吗? 生:可能是40岁。 生:可能是50岁。 师:我有那么老吗?  相似文献   

18.
《可能性》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可能性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有些零散、杂乱,大多是建立在经验上,数学化的程度较低。因此,在教学时,我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观、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通过猜想——实验——统  相似文献   

19.
【案例呈现】 师: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甸诗,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云崖读出了金沙江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生:我从铁索读出红军过大渡河真不容易。 生:我读出了……为什么云崖会“暖”,铁索会“寒”?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内蒙古的张丹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举获得了特等奖。多次回放品味张老师的这节课,才明白了"特"在哪里。【片断一】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你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