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95-100
在扬弃19世纪兰克模式的基础上,年鉴学派在20世纪成长为西方史坛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模式,具有倡导总体史观、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强调史学家的主体认识作用和用问题史学取代叙述史学四个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剧烈震荡,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冲击之下,传统史学衰落下去,法国年鉴学派应运而生。年鉴派第一代代表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弗费尔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建立了年鉴学派的史观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全面超越了传统史学,丰富了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年鉴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萌芽、4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70年代以来成为驾驭新史学潮流的史学流派。年鉴学派突破了传统史学的框架,同时年鉴学派史家对史学自身的反思和对其他学派的借鉴也使年鉴学派的影响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4.
法国年鉴学派在20世纪的崛起与发展是现代国际史学的重要篇章。如果我们把19世纪的兰克史学称作为上一世纪史学发展主流的话,那么由年鉴派所奠立的史学新范型,无疑应是本世纪西方史学乃至世界史学发展的一种主流。一年鉴学派是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于1929年创立的,它得名于是年发刊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简称年鉴)。在它创业的初期,年鉴学派还只是孤零零的几个人,在传统史学的汪洋大海中,就像人们所形容的那样,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玩具船,然而它却使世界历史学改变了方向”。年鉴学派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当代…  相似文献   

5.
从"实证"到"年鉴"--论西方史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诞生的法国年鉴学派是现代西方史学的重要代表,其创始人费弗尔、布洛赫以及年鉴学派第二代、第三代的史学家,在批判十八世纪实证主义史学的同时,全面重构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完成了西方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本文从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论述西方现代史学这一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术界一直流行写民族国家史,兰克学派、年鉴学派等都在致力于书写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探索中付出过巨大的努力。时至今日,传承自年鉴学派的全球史观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全球视角审视世界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引领世界史学迈上一个新的学术高峰。  相似文献   

7.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是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杰出巨作,在此书中,作者从总体历史的思想出发,努力把16世纪后半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1556-1598年)的地中海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总体史观和问题意识贯穿始终。该书重视环境的作用,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与环境互动和牵制的双重作用,对环境史学的启示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8.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是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杰出巨作,在此书中,作者从总体历史的思想出发,努力把16世纪后半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1556-1598年)的地中海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总体史观和问题意识贯穿始终。该书重视环境的作用,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与环境互动和牵制的双重作用,对环境史学的启示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的人常常注意到现代中国史坛主要被两大史学流派——史料学派和史观学派把持。史料学派忽视理论的重要性,于是竟形成一种史料丰富而史学贫乏的奇怪局面;史观学派则过分强调理论作用,习惯于用一种超历史的历史哲学代替具体的史学研究,看问题从现实政治的需要出发,从而否定了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在这两个尖锐对立、各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史学的变革 ,是以法国年鉴学派的出现为标志的。所谓年鉴学派 ,是指法国自 1 92 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所组成的一个史学派别。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 ,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方法引入历史研究领域 ,倡导整体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教育公共意识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它是社会秩序构建的基础。受中国传统家国观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缺失了公共意识。我们要辩证地分析传统教育,并通过公共意识的培育,促进传统教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ZHANG Teng-long 《海外英语》2014,(5):156-157,167
Tourist textsfeature vividness and distinctiveness and its translation is a typical cross-cultural activity.By applying crosscultural consciousness to the tourist material's translation,foreigners can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easily.Therefore,cross-cultural consciousn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This thesis,taking Qi culture as an example,explores some typical tourist attractions from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allusions and legend as well as traditional customs.The analysis of Qi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cludes business culture,Pu culture and filial piety culture.So,in order to transmit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to foreign tourists accurately,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inter-cultural consciousness to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s.  相似文献   

13.
全文从《杀夫》的文本出发,回复到李昂写作的历史上下文之中去,力求说明以《杀夫》作为女性主义写作代表的失误与偏识。事实上,《杀夫》只是一篇在启蒙传统之下的对于经典的戏仿,它的创新性明显不足,标志性意义明显不强。《杀夫》对于反封建、性意识等问题的启蒙向度十分明显,却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思潮甚嚣尘上的今天 ,历史叙事与大众传播媒介相结合 ,不觉沦为了受众一种粗浅的消费品。在这种背景之下 ,近年出齐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具有独特的意义。作者秉持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重新观照历史人物 ,力图挖掘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grammatic ways in which the Children’s Defense Fund Freedom Schools® program develops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ractices?amongst its summer interns,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 of developing sociopolitical consciousness.?This paper places specific focus on the role that historical knowledge, the acknowledgement of a ‘we’ discourse and instilling a lifelong commitment to service plays in cultivating teacher socio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aims to serve as a case for lessons to be learned by traditional, university-bas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committed to preparing teachers to teach in culturally responsive ways.  相似文献   

16.
吴钧 《西北师大学报》2007,44(6):101-104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价值概念,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鲁迅是20世纪中华大地上最具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他的精神始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文化发展的方向。本文从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与翻译思想着手来论说鲁迅的忧患意识,进而分析其历史渊源及传统,以及在新世纪继续保持忧患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在西方已成为高产的领域,并且出现了蔚为壮观的多种观点与视角的并存与竞争.在我国,公立学校制度作为一种问题域也已渐渐明晰起来,对公立学校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在逐步增加.但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需研究的问题也成堆.那种既有历史眼光,又有问题和参与意识,而且不放弃理性思考的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正在面临着时代的召唤.  相似文献   

18.
1980年,《神秘的大佛》在大陆公映,意味着武侠动作电影在大陆地区销声匿迹了三十多年之后重新回到银幕上,并拉开了1980年代大陆武侠动作电影创作浪潮的序幕。本文尝试从类型借鉴、张扬娱乐意识、探索民族风格以及对传统电影观念的继承与改造等几个维度入手,对这部影片做泛文本(影片本身及其身处的舆论环境)阅读,进而审视和重估这部武侠动作电影的艺术成就与历史价值,以期拓展中国电影史的书写空间。  相似文献   

19.
问题意识是美术史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前提。问题从哪儿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似乎难以提供这样的语境,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的方法应是多角度的。开阔学术视野、拓展研究范围、改变教育观念及探索史论编撰和教学中的阐述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值得美术史论教学研究者们探讨的问题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史学思潮,包括地主阶级改革派史学思潮、资产阶级改良派史学思潮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史学思潮。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注入救亡图存在的民族危机意识,传统的历史变化观点注入近代改良的社会思路,传统史学的朴素的历史观点注入了近化进化论的思想,是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