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锷的政党政治观,是蔡锷政治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政党及职能的看法,军人不入党论、稳健强固之政党组织论、平近渐进的国家主义政党政策现,更能折射出将军思想之异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观进行了评析.文章认为,我们在总体上否定、批判伯恩施坦社会主义观的同时.肯定、汲取其中某些合理的思想因素,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吕振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者之一。他不但是中国西周社会封建论的最早提出者,也是最早应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思想文化史,进行开拓性研究的学者。他对墨子和墨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评论,把我国“五·四”以来的“扬墨抑儒”的学术思潮,推进到了马克思主义新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认真深入研究他的墨学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形成,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具有投资和消费性的服务领域相融合的结果,是经济学的产物。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的形成,冲击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转变了人们以往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在高等学校广泛应用,对我国高等教育理论构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他的哲学认识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它在认识方法的层次上 ,将经验推理的性质、特点和局限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使经验哲学获得了更能显示其本质特征的新的涵义。但是 ,休谟把因果联系仅仅看成是观念之间的习惯性联想 ,走向了唯心主义决定论 ,又由于他否定理性思维的指导作用 ,人们就无法揭示事物背后的因果必然规律 ,这就会理所当然地导致非决定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教学观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知识观、学习观和师生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我国现在的教学改革带来不少启示。但作为发展中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仍有其偏颇和不足之处。且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也并非真正契合建构主义的本质精髓,对建构主义的理解还有着断章取义的曲解与误读。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陶行知有关"大众语"、"大众文"的观点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侧重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评析,认为他的大众语文观与其教育理论和实践有内在的联系,而他的诗文创作则是大众语文观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   总被引:308,自引:1,他引:308  
本文首先描绘建构主义的基本轮廓,看看其中的不同倾向,它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分歧又在哪里?如何看待它们的分歧?而后对其认识论基础作简要评析。本文并不涉及建构主义的方方面面,而是围绕学习理论的核心问题来展开。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1898~194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教育家。他曾长期担任中学大学的国文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的语文教学观,尤其是作文教学观,很有创见。这里,我们仅列举其作文教学观之要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因素,以及如何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变化的社会中实现政治有秩序运行以促进政治稳定,是贯穿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一书的核心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的政治稳定观,并且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指出该书存在的缺陷。一、政治不稳定因素亨氏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剖析造成政治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期望和指望之间的差距造成的,期望指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出通儒的国度,大凡有成就者,大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学识。明朝大思想家、作家李贽就是如此,他既是思想家、作家、又是教书授徒的教育家。在思想上,他以“异端”自居,被称为“异端之尤”;在文学上,他认为天下之至文皆出于童心,即赤子之心,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作文教学观主要以书答、杂述、专论等方式来阐发,颇有“摅其胸中之独  相似文献   

12.
周国平是一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他对死亡的思考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从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中对挚友郭世英之死的怀念,到《父亲的死》一文中对父亲未尽孝道的内疚,再到纪实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父女诀别的悲痛,无不与死亡进行深度接触,这也使他对于死亡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一文中他集中对死亡进行探讨,他认为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对于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弗洛姆认为自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积极的自由,一种是消极的自由。积极的自由就是指自发的做事,消极的自由指的是解脱什么的束缚。弗洛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了人类既追求自由又想摆脱自由的矛盾心理,以此分析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及现代人的心理空虚,这些对现实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功能主义教育功能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功能主义教育功能观的演进脉络,指出其目标指向大致包括促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流动及促进社会变迁三个方面。功能主义教育功能观实质是教育正向功能观,该观点是功能主义社会观的重要反映,既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至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北魏政权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先后主持下,进行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持续改制,全面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这场一千五百年前的重大改革,史学界已有诸多论述。本文拟着重对孝文帝拓跋宏的传统观作一些剖析,并联系其传统观  相似文献   

16.
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是关于实真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逻辑的任务是仅仅说明最普遍的东西,对后有思维领域都有效的东西。弗雷格运用逻辑与语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真”,通过严格的形式语言和系统的逻辑演算的方法求真。他的论述涉及逻辑研究的对象及方式,逻辑和心理学的区别,这些论述反映了他对逻辑这门学科性质的独特认识,他的观点对现代逻辑和20世纪哲学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流派的领军人物,在其教育主张中,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论点,被认为是其教育本质观的核心所在。杜威教育本质观的确具有其无法忽视的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叶斯泊森认为语言学家应忠实记录语言的使用情况,而不是人为地去规范语言的使用;应结合语言的发展史去研究语言,才能赋予语言理论最大的解释力;语言的本质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交际活动,必须结合使用者、使用情景、使用方式来考察语言;必须看到人类共同的生物基础和认知基础使得多样的语言中呈现出“人类共性成分”。以上观点可归纳为描写主义倾向、历史主义倾向、交际主义倾向、认知主义倾向。当今语言理论的发展事实验证了叶氏观点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     
~~华盛顿~~  相似文献   

20.
周国平是一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他对死亡的思考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从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中对挚友郭世英之死的怀念,到<父亲的死>一文中对父亲未尽孝道的内疚,再到纪实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父女诀别的悲痛,无不与死亡进行深度接触,这也使他对于死亡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一文中他集中对死亡进行探讨,他认为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对于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