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妈妈,对不起     
我的妈妈是位勤劳、慈祥的母亲,她对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关心、爱护,但是我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却经常惹她伤心、生气。记得有一天,我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碎了。妈妈回到家,发现地上有许多碎片,便知道是花瓶碎了。她走到我身边,关切地问道:“孩子,是你把花瓶打碎的吗?”我害怕挨打,便摇了摇头。晚上,爸爸回来了,妈妈又问爸爸,爸爸一脸无辜的样子说不知道。这时,妈妈愁眉苦脸地说:“谁  相似文献   

2.
诚实     
这天,妈妈上班去了,只有乐乐一个人在家。电视看累了。乐乐就看起了妈妈给他买的连环画——《诚实的孩子》。故事说的是一个小朋友打碎了一个花瓶,怕被妈妈责骂,就撒谎说是家里的小花猫打碎的。最后在妈妈的教育下,小朋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乐乐看得认真,没注意到家里那只馋嘴的猫偷偷地跳上了桌子,然后打碎了桌上的花瓶。  相似文献   

3.
丫丫童语     
丁丁爸爸,做父亲的一般比儿子知道得多是吗?爸爸是的。丁丁那蒸汽机谁发明的?爸爸瓦特啊。丁丁为什么瓦特的父亲没有发明蒸汽机呢?爸爸……谁发明蒸汽机放学后,莎莎一个人在幼儿园门口哭。老师莎莎,你怎么了?莎莎妈妈没来接我……老师乖,把妈妈的电话给老师,老师帮你找妈妈。莎莎呜,呜……妈妈的电话在她的手提包里。妈妈的电话  相似文献   

4.
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一天,小男孩在家里玩的时候,失手打碎了窗台旁祖传的古董花瓶。男孩怕妈妈责备,笨拙地试图用胶水把碎片粘回原样,。晚上妈妈回家后,一眼就看出了花瓶的异样,她问孩子:“花瓶怎么了?”男孩红着脸说:“一只猫从窗外跳进来,撞倒了花瓶……”妈妈很清楚地记得她出门前关好了窗,孩子是在撒谎她不动声色地说:“是我大意了,忘了关好窗子。”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三册4课《诚实的孩子》,写的是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教材为小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可以使孩子们受到诚实美德的教育。但是,列宁打碎了花瓶,当时说了谎,是后来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承认的,为什么还说他是诚实的孩子呢?有学生曾经这样提问过。这个问题,应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读课文,一句一句地理解,最后归纳,明确认识。读、想与讲同步进行,使语言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与发展认识能力结合起来。第一段,只一句话,讲在姑妈家,列宁当时八岁,是个孩子。第二段,是写列宁在姑妈家打碎花瓶的事。怎么打碎的?因为玩得“高兴”,“不小心”,列宁碰了桌子,花瓶被打碎。打碎花瓶固  相似文献   

6.
莎莎就喜欢喊妈妈。早晨醒来,她小嘴一张:“妈妈,我要起床啦!”吃饭的时候,她小嘴一噘,“妈妈,快来喂莎莎!”妈妈对着她直摇头:“唉,真是一个懒娃娃。”在幼儿园做游戏,莎莎争着当娃娃的妈妈。该起床了,莎莎忙着给娃娃穿衣服,又忙着帮娃娃洗脸刷牙;“爸爸”回到家,他看看娃娃,又望望累得满脸是汗的莎莎妈妈,“(?)哧”一声笑出声:“哎呀,娃娃的裤子穿反了,衣服的钮扣也没有扣齐。”娃娃该吃饭了,要妈妈喂饭,可莎莎就是喂不好,到处是饭粒和汤水。“爸爸”直摇头:“你呀,不是一个好妈妈!”气得莎莎眼泪吧嗒吧嗒一串串落下。  相似文献   

7.
张玲 《早期教育》2005,(1):18-18
妈妈叫我把她给我讲的故事记下来,以后好给我的孩子讲,妈妈还说我的孩子会说:“爸爸,给我讲故事。”我告诉妈妈,我不当爸爸,我要当妈妈。妈妈说我是男孩子,应该当爸爸,可是我还是不想当爸爸,我想当妈妈,因为我喜欢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8.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引用列宁母亲教育列宁的一段故事。列宁8岁时,父亲带他和哥哥姐姐到姑妈家去串门。他在和哥哥姐姐以及表兄表姐们玩的时候.不小心摔破了一只花瓶。当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把花瓶打碎了的时候,一个个都说不是自己,列宁也跟着说:“不是我。”后来,这事让列宁的母亲玛丽娅知道了,她没有采取打骂逼供的做法,而是给列宁讲了一个诚实孩  相似文献   

9.
《诚实的孩子》(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四课),记叙了列宁小时候打碎了姑妈家的一只花瓶,先说谎不承认,后来主动认错的事。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列宁是个知错就改的诚实孩子。列宁小时候去姑妈家做客,表兄弟、表姐妹相见,非常高兴,就在屋里你追我赶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列宁不小心,把桌上的花瓶打碎了。当时  相似文献   

10.
童心童言     
减轻处罚 我正在看书,方方跑过来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妈妈,我把花瓶打碎了。”我正看得入迷,就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你不要去碰了。”方方又说:“我把花瓶打碎了。”我说:“妈妈知道了,你不用讲两遍。”方方说:“你不是说了吗,我做错事  相似文献   

11.
爸爸是妈妈的什么,看了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爸爸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妈妈长得也非常漂亮,他们俩天生绝配。妈妈说爸爸是她的“开心果”。每当妈妈遇到不称心的事,爸爸总会安慰她。有一次,妈妈在跳舞比赛中没得第一,回来给爸爸讲了。爸爸马上站起来说:“报告‘长官’,我马上叫裁判给你打100分,让你得第一名。”妈妈笑了,说:“人家裁判这么傻,会听你的?”妈妈一笑把比赛输掉的烦恼全忘光了。现在啊,爸爸是妈妈的“开心果”。还有一次,他们一起去逛街,逛到一半,一个人影蹿过来,很快打开了妈妈的包,要抢钱包。也怪那小偷运气不好,遇到我爸爸…  相似文献   

12.
<正>一、陪伴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说孩子读书的过程其实就应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渡过的。孩子小,没有辩别是非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时需要看家长,她会模仿。那我们做家长的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榜样,陪着孩子共同学习,读书。我的孩子1岁的时候,也正是她的爸爸考博期间,爸爸每天伏在桌子旁学习、看书,我就抱着她在一旁边看书边讲故事……那时孩子还不知道书的概念,但她知道妈妈爸爸都在看这个东西,而且每次我都要给她不停  相似文献   

13.
吴淡如 《课外阅读》2012,(23):14-15
亲爱的孩子:不久前,我访问了一位很优秀的专业女性。她说起自己成长的故事时,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痛着。她是个不被妈妈喜欢的孩子。她的妈妈在很年轻时,喜欢上她的爸爸,有了她以后,才发现她的爸爸老早就有自己的家庭。妈妈万般不愿意地把她生下来,在她很小的时候,和她的继父结婚了。她的妈妈又接二连三地生了一群弟弟妹妹。幸运的是,继父对她很好;不幸的是,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人间游戏》里看到过这么一个例子:Johnny是一个5岁的孩子,当他的父母和朋友正在厨房的餐桌前喝咖啡的时候,他从房间跑进跑出,快乐地在拉着他最喜欢的玩具卡车。突然客厅里传来了一阵撞击声。他的妈妈走进客厅,发现一个玻璃花瓶从桌上倒下来,打碎了。"谁干的?"她问。"Doggie(狗)。"他回答。妈妈气得脸红脖子粗,因为她知道5分钟之前她已经让狗出去了。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妈妈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当他们又累又渴休息的时候,妈妈发现身边只剩下两个苹果。她就对孩子说:“宝宝,咱们的水都喝光了,只剩下两个苹果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孩子赶紧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妈妈当时非常失望和生气,但是她还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于是她耐着性子说:“宝宝,你为什么要把两个苹果都咬了呢?”孩子仰起那稚嫩的小脸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尝尝哪个更甜,我想把那个最甜的给你吃。”此时,妈妈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我想这个故事显然是告诫教育者一定要善于倾听,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了解孩子真实的所思所想,这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对此真是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6.
曾经在《人间游戏》里看到过这么一个例子:Johnny是一个5岁的孩子,当他的父母和朋友正在厨房的餐桌前喝咖啡的时候,他从房间跑进跑出,快乐地在拉着他最喜欢的玩具卡车。突然客厅里传来了一阵撞击声。他的妈妈走进客厅,发现一个玻璃花瓶从桌上倒下来;打碎了。“谁干的?”她问。“Doggie(狗)。”他回答。妈妈气得脸红脖子粗,因为她知道5分钟之前她已经让狗出去了。她直截了当地击破小男孩的谎言:“我不要一个撒谎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布布的思念     
飞机很快消失在布布的视野里,隔着候机厅高大明净的落地玻璃窗,外面只有看不到尽头的蓝天,还有一朵朵孤单的白云。她不知道白云的妈妈是不是也在地球的另一边。耳旁还在响着播音阿姨甜美的声音,可是她已经不感兴趣了,而是想发泄出什么。她猛地转头,看见爸爸正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看着自己。她在这一刻才真正地明白妈妈去美国这一整年意味着什么。刚才为了让妈妈放心,少一点牵挂,她硬是把眼泪憋在了心里,现在她再也不能抑制自己了,大哭着扑到了爸爸的怀里。虽然,她一直是很懂事的孩子,但是,懂事的孩子往往是把脆弱掩藏在心里的。爸爸费劲儿地…  相似文献   

18.
浸染     
(一) 当一位妈妈把全家都喜欢的花瓶碰掉之后,孩子立刻埋怨起来。爸爸却对孩子说:“妈妈累了一天了,不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这个话题围绕"诚实"这一主题进行,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受到良好的做人教育。教材安排了这样两幅情境图:一是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二是小松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围绕这两幅情境图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事情该怎么做。为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我在教学时具体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  相似文献   

20.
《诚实的孩子》一文讲列宁小时候打碎姑妈家的一只花瓶,先是说了谎,后来主动认错的事,说明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些内容学生似乎很能理解,其实不尽然。有一位教师在讲读完课文后提问:“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小朋友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要象列宁那样,说了谎就写信给姑妈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按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