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意图 一次,我们班挂镜子的钉子掉了,我就把镜子随手放在了窗台上。中午的时候,从窗外透进的阳光照在镜子上,在灭花板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看着说着,兴致非常高。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息和发起的互动要及时反馈与回应,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一、情景描述情景一在“有趣的光斑”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兴奋地在活动室四处玩着镜子,大多数孩子都照出了光斑,但仍有几个孩子没成功。尽管咪咪不停地晃动镜子,但还是照不出光斑。旁边的俊俊看见咪咪把镜子的正面朝下了就帮她调整了镜子的方向,光斑产生了。教师将孩子们集中在身边,问:“刚才玩得开心吗?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光斑呢?”大家正在讨论,俊俊突然站起来自豪地说:“咪咪照不出光斑,是我帮她照出来的。”教师并没理会,继…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和探索的对象.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大自然"时,幼儿对仿生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大大小小     
<正>活动名称救救蛋宝宝。设计意图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此,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激发幼儿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让孩子们和蛋玩游戏,激发幼儿探索蛋宝宝在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盐后浮起来的现象,从中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操作,引导幼儿发现盐水能使蛋浮出水面。2.乐于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3.喜欢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栾德青 《早期教育》2010,(10):35-35
设计意图: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直管玩具.孩子们用沙子、小石子、小珠子等做实验,发现它们有的能通过直管.有的不能,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为什么”。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和探究点,在玩直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哪些材料能穿越弯管,意在通过操作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感知到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基本原理.由此初步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大班活动“钟表店”的设计和实施(一)活动设计/潘静设计意图:这几天,班里有个孩子带来了一只好看的钟,它上面有很多卡通动物图案,转动时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对它爱不释手。当时恰逢班上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其中就有预设的“钟表店”这一学习活动。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对钟表有所了解,并体会钟表能让人们更好地掌握时间。活动目标:1.感受钟表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2.了解钟表的特征和使用方法。活动准备:1.记录纸、记号笔。2.各种各样的钟。活动过程:1.了解钟表在人…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 孩子们总喜欢躲在卫生间、洗手间里对各种各样的管子产生好奇,为了让幼儿认识弯管、三通管这些特殊的接头管,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弯弯曲曲的管子》.让幼儿在玩与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体验游戏活动中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几种常见接头管的兴趣,体验伙伴合作的快乐.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管子不同的运动方向,感知接头管的输送功能,了解接头管在生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张庆春 《山东教育》2012,(27):40-41
活动由来风轻云淡,秋高气爽,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秋天正悄悄地走近,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幼儿园门前种植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树,每当午饭后散步时,孩子们总会去抱抱、摸摸、靠靠,还有的用小手比划着说:"我的手可以把这棵树包起来,你们来试试,行吗?"看到孩子们对树有这样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设计开展了"我来测量树"这一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探索的平台。活动一、我来测量树  相似文献   

9.
我园一位教师曾进行过类似活动。设计程序虽不完全一样,但内容大体相同,目标也基本一致。活动中出现了以下情况:孩子们因为首次使用放大镜,他们对放大镜的探索兴趣远远超过了对指纹的探索兴趣。他们不仅用放大镜观察指纹,还观察同伴的眼睛、鼻子、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风、雨、雪、虹、雷鸣、闪电等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设想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现象,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教会幼儿形象地记录气象的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在我班孩子已有听说新闻的经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电视新闻”这一情境,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听、说、想象的自由空间,让孩子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情感。目的:1.通过听新闻和编播新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兴趣。2.引导幼儿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3.让幼儿学会关心周围发生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 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和探索的对象。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大自然”时.幼儿对仿生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走进‘仿生王国”’,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在领域教学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仿生现象及仿生形式,感受仿生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观看、操作和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其乐于探索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设计背景晨间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玩皮球,好的皮球给孩子一抢而空,只留下几个没气的皮球在那儿无人问津。于是我问小朋友:“谁能使瘪了的皮球鼓起来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来孩子们对膨胀现象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只是对物体膨胀的原因了解甚少,对膨胀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科学问题还缺乏探究。因此,一次“有趣的膨胀”的探索活动就形成了,意在激发幼儿探索膨胀现象的欲望,培养他们积极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科学精神。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感知各种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原因。2.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平行班开展活动,由于两个班教室的空间布局不同,孩子们围绕“哪个班的教室大”这一问题展开了争论。于是,我抓住孩子这一感兴趣的问题,设计组织了这个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比较教室的大小。2通过探索,知道比较物体大小应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3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相互协商、共同解决困难。准备:1孩子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2事先与平行班的教师联系,做好幼儿测量活动的准备工作。3.尺子,积木,椅子,绳子,笔,记录纸。过程:一、交谈:哪个班的教室大有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大一班和我们班哪个班…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夏天的农村,知了猴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孩子们对它的外部特征已经很熟悉。傍晚,正是知了猴出洞的时刻,这时带孩子们去抠,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件美差。设计本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去观察知了猴的特征,旨在通过抠知了猴让孩子们体验亲手抓获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活动目标1.学会抠知了猴,了解知了猴的生活环境。2.激发探索兴趣,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象。3.能共同分享抠到知了猴后的喜悦。活动准备提前联系好果园。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发抠知了猴的兴趣小朋友都知道知了是知了猴变的,可是,知…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经常拿小器械往天上扔。看到自己制作的飞毯被风吹的跑走了时,他们兴奋地大喊:“老师,我的飞毯飞走了!”“老师,我的飞毯落到小朋友头上了……”看到孩子们对空中落下来的物体这么感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探索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叶子"主题活动进行一段时间了.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对其特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一天,一帆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段葱管,很神秘地告诉大家:"我的葱叶子还会‘唱歌'呢!"大家看了一帆的表现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叶子还会‘唱歌'吗?怎样才能让叶子‘唱歌'呢?"根据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利用我园地处农村的有利自然资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8.
捉泥鳅     
张立 《学前教育》2006,(2):54-55
设计意图 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着几条泥鳅。前段时间,孩子们在给泥鳅换水时不小心把泥鳅掉在了地上.几个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泥鳅不容易抓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自然生成了——《泥鳅》这一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和认识蝴蝶、蜜蜂、饲养蚕等活动,小朋友的观察兴趣越来越浓,探索欲望越来越强烈。近来又发现孩子们迷上了蚂蚁,常常三五成群地蹲在一起,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蚂蚁的行踪,激动地谈论着有关蚂蚁的趣事……孩子们的兴趣就是需要。本着集激发幼儿观察兴趣、丰富知识、开发  相似文献   

20.
趣味识字     
<正>纵观汉字的结构特点,虽然复杂,但也有其规律。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规律,进一步提高识字能力呢?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1.情境生趣。有趣的情节、生动的画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自然而然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秋姑娘也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大家想不想听听?孩子们听了先是一惊,然后异口同声地大声喊道:"想!"随后我就打开"信",读了起来。读完以后,我发现他们可爱的小脸既兴奋又专注,完全融入了情境。于是,我趁热打铁接着读:"秋姑娘知道我们一(2)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