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使其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自觉地在学中问、问中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营造"问"的氛围,使学生敢问一是鼓励大胆质疑问难。教师要向学生作出承诺,即使问的问题再简单,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教师都会做到根据情况认真作答,或让会解答的学生帮助解答,或下课给予回答。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一种信任的心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52):57-58
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些不良趋势:改变之前的满堂灌为现在的满堂问。一节课40分钟,启动一问一答式,教师问的琐碎,无效;学生学得无聊,被动跟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不舍得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走过场,"回答"无惊喜。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提的问题要注重趣味性;提问方式,层次要分明;力争做到"问"到点子上,"学"得一级棒。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但很多课堂是满堂问,教师问,学生答.整个课堂,教师问得辛苦,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少在意学生"想不想吃""吃不吃得下""消没消化"等诸多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探究.  相似文献   

4.
<正>人们常说,学问,学问,要学到知识,就必须善问。作为师者,我们总是鼓励学生勤问、好问,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明理的途径。在要求学生善问的同时,教师也应做到善问,因为"问"不仅是学生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的重要手段。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当的问题最能引起学生集中精神,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促进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探索新知识、新问题。正因为如此,凡是有经验的教师不但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而且还善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要做到三点: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相信学生有提问的能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别怕影响考试成绩;给学生提问的自由,别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帮助学生从"不会问"到"会问",教师要从三方面入手:提出预习建议,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分享思考过程,给学生思考方法的示范;适时、恰当、得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能力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育过程,而课堂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我就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师务必做到三个"少"字1.课堂上尽量少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减少大量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提问,避免学生忙于回答,从而让他们有较多时间理解概念、法则、思考问题、议论各自的看法、练习巩固题目,至于课堂必要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提问,教师要注重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奚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88-189
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听老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只有学生能提出问题,才更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鼓励学生多多地去学去问。而如果要使我们的"问题教学"更有质量,教师就要做到合理引问——精确追问——延伸新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双结合,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这句名言给我们点出了"疑"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养成好问、主动求知的好习惯,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能否打开这个门,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中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高质量的问题。而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上课之前不打"无准备之仗"。精心备课,及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问"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培养问题意识非常重要,但目前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氛围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题要问,指导方法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11.
数学问题意识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从"敢问"走向"乐问",直至"善问"。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必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通过恰当提问,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课堂提问常出现误区,主要有四个:随意化、肤浅化、替代化和少数化。要走出误区,起码要做到三项结合,要掌握提问技巧。误区一:随意化教师提问随心所欲,该提不提,不该提的提了。问题模棱两可,学生无所适从。例如,一位地理教师上课时把地球仪放在讲桌上,校长在后面听课。这位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多了一样什么东西?"学生答"校长"。教师说"校长是东西吗?"不是东…  相似文献   

13.
英语口语教学中重要的是实践,即学生"说"的过程。如何解决学生"说"的问题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样说。那么,就要先从教师的"问"入手,把学生"说"变成是对教师问的回答,这样便解决了学生说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待学生学会问,便解决了怎样说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做到流利和准确,还需要大量的实践。近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英语口语四步教学法,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通过"问在开课时""问在新课时""问在尝试时""问在反馈时"四个途径,不断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常要求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要做到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拟定计划,然后实现解题目的.教学中,要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往往被有效的问题分析、计划制订所困扰.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解题的有效性呢?本文对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问题"进行再"问"的做法. 什么是对"问题"再"问"?就是指针对题目的问题中出现的概念或未知量进行设问.通过对"问题"的再"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构建问题,获取"怎么再问"的技能,从而弄清问题的实质.笔者就"与垂线段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课为例,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洛克说过:要有一颗父亲般的爱心,切实关心学生,对学生能够认真负责。这样才能让教育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在新课程的浪潮中,政治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政治本色来完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任务。要培养和造成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政治教师要有"三气"。一、正气首先,品格要正。政治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所说的,教师必须先说好;要求学生所做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并且必须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的发问.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学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会遇到学生问问题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意识".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就是学生所问的"问题"的背  相似文献   

18.
高中政治课堂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处理好"小"与"大"的关系,"小"是指教师问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大"是指教师所设置问题的内涵要大;还需要处理好"易"和"难"的关系,对有难度的问题通过设置数个存在逻辑关系的简单问题来实现。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还要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提问,抓关键词教会学生提问,考虑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学会层次性提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桂玲 《语文天地》2011,(20):39-4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爱问、要问、会问的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爱问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而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比例却很低,存在着"深浅不当""游离重点""过多太散"等问题。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多元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