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心理素质及发展变化,以期为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对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12级本科大学生,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连续两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将他们在大一、大二上学期时的调查数据与国内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本科新生SCL-90的各因子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总体是在健康水平上,不过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2012级学生在大二时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某几项因子上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呈阳性反应,值得引起关注。进而得出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民办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南通大学本科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筛查出需要关注的新生群体,使用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南通大学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差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不同群体新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整体而言,男生优于女生,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公办生优于民办生,城市学生优于城镇和农村学生。由此可见,学校应尽早对大学新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不同群体新生开展分类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次普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乐观问卷、适应能力问卷和急性应激事件量表等多种工具,对北京城市学院2007级新生6288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得出结论:(1)北京城市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和北京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但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五个因子的情况低于国内正常人的平均水平;(2)家庭条件、父母的婚姻状况以及近亲是否有精神问题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地方高校新生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从家居环境(城镇或农村)、子女构成(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关系状况、家庭收入状况、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类型等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差异研究.结果:家住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学生(P<0.001);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比非独生子女学生更健康(P<0.001);家庭的人际关系越和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P<0.001);家贫学生在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比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严重(P(0.01);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性与母亲职业类型、母亲文化程度息息相关(P<0.001),母亲职业类型越好、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依家庭背景因素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家庭联系,针对差异作出合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某应用型本科院校——金陵科技学院农林类学生的心理调查,研究发现:农林类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学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农林类毕业生在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惧因子、偏执因子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江苏省毕业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解决对策包括:引导农林类新生设计合理的生涯规划;帮助农林类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的观念;营造农林类学生良好的校内外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四川民办高校心理异常学生的人口学影响因素及三届异常学生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两所民办高校三年新生做心理健康调查,筛查出的心理健康异常者进行人口学分析以及横断研究.结果:心理异常总体水平在家庭经济状况上差异显著,抑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不同家庭氛围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具有统计学意义,父母的文化程度和与子女的关系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躯体症状和强迫症状有显著意义.2013~2015级的心理异常水平学生心理状态波动不大.结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变量对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们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在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对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民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调查了山东省376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出民办高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在人际敏感及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的结论,提出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家庭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交互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民办高校学生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某民办高校的90名低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学生,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性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学生接受综合性交互性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学生的心理状态。结果:在了解自我、自信心、交往技巧等方面,观察组学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交互性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校统招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燕 《陕西教育》2009,(7):251-251
目的:了解目前民办高校统招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PI对某民办高校1178名统招新生进行测试.结论:①民办高校统招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②影响民办高校统招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气氛和性别.  相似文献   

11.
沈琼 《考试周刊》2009,(16):183-185
本文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SCT)》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市某民办高校152名专科大学生进行了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年级差异显著;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其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广东某高校七年新生共23142人的心理普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新生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情况良好,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该学生群体有共同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总结了七年来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与规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对分校学生特别是异地分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基于具体而真实的实验数据资料,认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起始于新生的入学教育,应及时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有的放矢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辅导及咨询工作,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卑、焦虑和逆反心理是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三大问题。这些常见异常心理主要是因为民办高校学生能力素质、认知水平和社会、学校、家庭支持不到位所导致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某理工科高校2013级7491名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分析了影响理工科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大多数新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9.6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方面。(3)性别、寄养经历等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4)独生子女与否以及家庭来源地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广州地区某高职院校2004-2007级新生4414人进行测量发现,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2007级与2004、2005、2006级新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家庭、兴趣爱好、轻生意念、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高职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问题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及较少问题家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兴趣贫乏的学生;有轻生意念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较严重问题;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的明朗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民办高校811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的大一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总体学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特殊性,其入校成绩分数不高,学习费用昂贵,大部分学生入校后都有比较大的思想压力。为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我们进行了新生的scl-90量表的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科技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城乡之间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家庭构成、家庭人均关系、家庭年人均收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皆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了解新疆维、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un 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对维、汉大学新生共1537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为19.26%;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为25.95%;心理健康良好学生为54.78%。维、汉大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及在关键项目的表现以及自我评价均有不同程度差异。结论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需要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关注,并且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特点要采取不同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医科大学新生UPI与SCL-90结果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1279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问题检出率为11.4%,UPI结果中A、B类学生占22.3%(264/1184).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抑郁、焦虑等方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性别、专业满意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结论:医科大学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有一定比例,对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