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原始人那里,由于对生老病死做梦等生理自然现象的无知而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相信人的肉体虽然死亡了,但人的灵魂是将永恒存在的,因此,他们对尸体就再也不敢漠然视之了。为了表示对尸体的尊重,他们就不再把尸体弃之荒野或者仅仅是简单的掩埋,丧葬习俗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明器是我国古代殉葬的用品,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就是墓葬建筑,而墓葬建筑和习俗最终来源于人类原始的“灵魂不死”的思想观念,因此,明器产生的思想根源事实上就是原始人的“灵魂不死”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
贵州镇宁蒙正苗族的"活人坟"与汉水流域的"自死窑",同属于老人自死习俗,本质都是原始灵魂信仰及"神灵转移"观念;活人坟传说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老人自死习俗传说"的异文类型.活人坟遗迹与有关文献、口述实例,说明这一习俗在蒙正苗族存在并延续到上世纪,并对汉水流域老人自死习俗下限年代有启示;竹(王)崇拜体现于生活中的"供竹...  相似文献   

3.
在楚地汉族中,日常生活习俗中还遣留着种种关于鸡的信仰,结合各地鸡信仰的习俗,考证了这些习俗背后代表的真正含义,即鸡与生育信仰、灵魂神鬼及盟誓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鬼专指死人,在灵魂不灭观念支配下,先民认为死者的灵魂就是鬼.灵魂的聚居处,就是鬼的生活场所.部落不同,人们幻想中的鬼的所在地也不同.东夷族认为人死后鬼魂归山,变成山鬼,山是鬼的聚居地.这是楚文化中的东夷文化基因.本文以人死为鬼这一观念作为研究山鬼形象的出发点,认为山鬼是人死之后所变的鬼.<山鬼>表现的是鬼魂归山观念,描述的是女鬼在深山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认识水平的低下,人类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对自然灾害无法抵抗,于是便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社会属性,使之人格化,这样便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万物有灵”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又产生了“灵魂不死”观念。侗族先民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是不死不灭的,他们生活在另一个“极乐世界”,过  相似文献   

6.
冥婚是中国婚姻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菊英的出嫁》通过对冥婚习俗的反思,进入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之列。冥婚背后存在着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内涵:一是人有灵魂及灵魂不死的观念,二是父母的心理补偿,三是为了“香火”的传承。因此,菊英娘为菊英举行“冥婚”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集体无意识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冥婚是中国婚姻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菊英的出嫁》通过对冥婚习俗的反思,进入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之列。冥婚背后存在着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内涵:一是人有灵魂及灵魂不死的观念,二是父母的心理补偿,三是为了“香火”的传承。因此,菊英娘为菊英举行“冥婚”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集体无意识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汉画像石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韦华 《文教资料》2009,(24):87-88
本文探索了汉画像石所蕴涵的时代精神,将汉画像石引入本原文化领域进行理解,认识了汉画像石中图象的符号呈现,阐述了"事死如事生"观念对汉画像石的影响,并研究了汉民族对"灵魂"往何处去的追问和对"灵魂不死"信仰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佛教东来,给中国文化输入了无数的新鲜血液。民间风俗,作为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自然因此而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而其中尤以丧俗为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本就有灵魂的观念,人死灵魂不灭,这个灵魂,即人们俗称之“鬼”或“鬼魂”。佛教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这与汉民族本有的“灵魂”说相结合,就使人又产生了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或为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等畜生,或成为饿鬼,或堕入十八层地狱,受尽诸种痛苦、折磨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民间的丧俗自然添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形式。而有些本为佛家所行的丧葬仪式自然就更直接  相似文献   

10.
彝族灵魂观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死。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了以后,灵魂就离开了人的躯体到处游荡,所以要请毕摩(巫师)作祭,悼念死者,给死者的灵魂指路,让他尽快回到祖先的发祥地,同幽冥世界的祖宗在一起,重新劳动生息,接受子孙的祭祀,庇护后人繁荣昌盛。彝族灵魂观具有多元性、游动性、永久性、现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纪念碑     
赤脚的笛声踏着你的睡眠沉落的生命锁进圣谕的核心没有人贴近你的胸口海湾里的岛屿时隐时现再远一点一群朝圣的人漫游过几千年的海岸线你的神秘和安详被他们从眼中看见树木呼吸你黑色的宁静阳光摄取你孤独的诗篇你从记忆之水中上岸在事件的巷口在血泊中间战士死了如同弃置在沙滩上的沉船不需要你支撑他们的脸面石质的囹圄囚禁自由的灵魂趁着鲜血还有余温故事还没有在遗忘里腐烂不死的魂魄们逃走吧去远处的岛屿涉越蔚蓝的海湾纪念碑@肖铁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神仙思想已经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屈原的神仙思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楚地旧有的昆仑神话中的“不死”观念,二是齐、燕一带新兴的方仙道。时不我待的时间紧迫感和日益加剧的生命悲剧意识,是屈原接受神仙思想的主要原因。神仙思想是影响屈原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国殇》中两句诗所隐含的制度与习俗."左骖殪兮右刃伤"反映了古代车战或平时左骖的地位,因为左骖决定车子的安危和车上人的命运."身既死兮神以灵"则体现了古人形神分离的观念,其影响传至后世.  相似文献   

14.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将它塑造成狰狞凶恶的形象,是为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是古人想像中的驱邪镇恶之神。古人深信死后会遭受鬼魅等怪物的侵害和滋扰,于是,想象出一种能够征服妖魔鬼怪的神物镇墓兽。本文依据固原境内墓葬发掘出土的北朝至唐代镇墓兽,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其演变过程及衰退原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灵魂     
灵魂是什么形状?像一朵云彩,一团气体,还是一坨泥巴?它是什么颜色?纯白、漆黑,还是五颜六色?它栖居在哪儿?它以什么为食?它会死吗?常听到"不死的灵魂"的说法,是否所有的灵魂都是不死的?假若灵魂有死的有不死的,那么怎样的灵魂会死去?怎样的灵魂会永生?假若不死的灵魂愈来愈多,会不会挤满天空,阻塞阳光和雨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瑶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活着,是因为有魂魄附在身体。如果人的魂魄失落了回不来了,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他的魂魄再附于其他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他才能转世。因此对活着的人来说,必须非常小心地保护他的魂魄,不让它离开身体,失落到别的地方去。万一失落了,就要想办法把它招回来。对亡人的魂魄则必须超度,让它到极乐世界去,不要回来作祟。瑶人的魂魄观念,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三魂七魄”说。“三魂七魄”,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涵义。如阿昌族的“三魂”是指人死后有三魂,一魂送坟  相似文献   

17.
封建制度长期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小镇,旧道德、旧观念、旧习俗已牢牢地占据了人们愚昧、麻木、迷信的心灵。“吃人”与“被吃”反复上演。萧红继承了鲁迅的创作精神,对国民性格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学是民族灵魂的书写,善恶美丑、人性人情的复杂多样以自叙传的形式表现出来,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化、普遍性、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7,(1):64-71
兽角装饰是镇墓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镇墓辟邪、引魂升天等诸多意义,贯穿了镇墓兽发展的全过程。镇墓兽历经千年的演变,其兽角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但它无论作为楚式镇墓兽的鹿角,还是东汉镇墓兽的神角,亦或是晋代之后镇墓兽的角状鬃,它都为完善镇墓兽的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亦是镇墓兽这一古老葬俗从战国传承发展到唐朝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9.
从游仙的形态与指向两个方面,对先唐文学中游仙主题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认为"仙"代表着不死的信仰,包括灵魂不死与肉体不死的双重含义;而"游"则代表了求仙的努力和成仙的境界,它存在神游与形游两种状态,指向仙境、人间、甚至冥界.先唐文学游仙主题的表现模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神鱼送尸”、“水仙”、“江神”等民间关于屈原之死的传说,实际是楚地民间水(鱼)中转生信仰对“屈原之死”的价值判断.屈原自沉前的诗篇告诉我们,诀别人世前的屈原,是激情的,但也是理性的,而诗中密集的水意象、浓浓的“昆仑”情结等水文化符号,亦暗示着屈原价值判断中对楚民族水中转生信仰的文化认同.故屈原之死的方式选择,深受楚地民间信仰的影响,楚民水(鱼)中转生信仰是重要的文化性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